“生煎和锅贴,长发和短发”
标签:
美食生活 |
分类: 美食与生活 |

两只生煎,两只锅贴。真蛮不错的,吃的时间嘛也刚刚好。
这家的生煎,底子很脆,肉质新鲜,调味微甜很鲜;汤汁不会很多也不会少,就是刚刚好。这家的锅贴,锅贴和和生煎有什么不一样?一直说不好,它俩很像,但肯定不一样,除了名字,主要好像差在皮子上。锅贴皮子薄些,面不发的,底也是脆脆的,但比生煎的也要薄。于是,这口感上就有区别了。
这家的生煎和锅贴,馅的调味完全一样,但锅贴好像比生煎更好吃一丢丢。锅贴的个头似乎大些,锅贴的形状,给了内部更大的空间,于是皮,肉,汁,一口下去的舌尖上的感觉不一样。这个,也算是蛮奇妙的,明明看起来除了形状什么都一样,口感就是不同,于是就有人爱生煎,有人爱锅贴。
很巧,开吃不久前面就坐下两个女孩,一个长发一个短发。开始没注意,多看她们一眼是因为她们回头了两三次。后来,听到她们好像点了一两生煎一两锅贴和双档汤。喔,可能在抄我的单吧。

大大方方吃我的,不知不觉想起了从前。。
曾经和她约好在虹口足球场站碰头,她画完画我上完课。那是个冬日,但阳光灿烂的日子,总是暖的,尤其心怀期待。好像旅行,从坐上开往火车站机场的车的那一刻,旅行就开始了。我们一坐上地铁,就开始微信不断。我先到,下了地铁,站在原地等她
。。
我们坐同一线路的轻轨,但不同向。喔,看到她了,面对面,隔着铁轨。看到她我是真开心,虽然隔很远,还是马上举起了手机,拍下了同样笑容灿烂,向我挥舞双手的她
。
然后,我们一路手挽着手,走向山阴路上她找的那家。途径鲁迅公园,公园周围的环境很好,是虹口繁华区域。一路走着,性子温温的我们,虽然有一句没一句的,但有时也会抢了对方的跑道。
瞬间停下
,笑着看着对方
“你先说”
“不,你先说”
要说的太多啦!
那家据她说是网红,据说很火。
虽然见面前她发了餐厅的消息给我,但我并不在意这些,她喜欢就好,见面才重要。但看到餐厅的名字,说实话觉得有点怪,又是“寿”,又是“斋的。去了我才知道原来这样啊,讲真没想过我们会在点心店,这样的点心店吃东西。每天坐拥江景的她,也下凡改性啦!那时我还不太知道网红,更不知道点心店也可以是网红,我总是慢一拍。
慢归慢,很快我便投入其中,进入角色。投入,对啊,那家真要排队,排队不说,排队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然容易被人挤了或错过了。我们,还不能一起排队!我木,负责排队;她灵活,负责占座位。不然,等吃的拿在手上了,没位子又没有了方向。多亏她想在前面!
那家没有生煎锅贴,那天我们吃小笼吃面条。人是真多,生意是真火,坐着吃的,前后左右都有“保镖”贴身守护。我哪受得起此般待遇,哪里坐得住,吃得下?不能说是胡乱吞下吧,也是匆匆下肚了。
但即便如此情况下,还是觉得好吃的。好吃,其实也还好啦。小笼和面条,锅贴和生煎,不都是我们的日常嘛 。
那天,我们也是边吃边看对方,再看看四周,中间忍不住会微微或扑哧一笑。。我们,也是一个长发一个短发
,就像前面的两个,我们很开心。。
抬头。。
短发长发的女孩已经在我走神时离开了
。。
她们,也会有下一场吗?好像从前的我们?那时,总是她起意安排:吃饭,看剧看展看电影;或看剧看展看电影,下午茶,吃饭;或者
, 或者
。。我觉得很好,但不知道时间久了她是否会觉得厌倦?她也让我出点子,而我好像很没上进心,很没劲,总是享受她带给我的喜悦,然后再跟上她的步伐。
那天以后,我们有很多的“以后”,并以为“以后”会一直“以后”下去
, 直到有一天突然觉得好像已经很久没有“以后”了 。。

回神
当然,生煎锅贴好不好吃,就看大师傅了,大师傅的手艺太重要了。看着大师傅锅前锅后的忙碌,麻利的身手,和时间紧密相关,很精准。好像多或少一个动作,快或者慢一步,都不行。这么想着,生煎锅贴要好吃还当真不容易呢!
好吃,在上海要说锅贴生煎如何如何的好吃,还真有些难,太日常了,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嘛,还要吹嘘得如何如何的上什么美食榜
,特色棒吗?怎么说呢,能长久开着的,味道应该都不会错。味道差些,还能开着的,价格一定好些 。味道和价格,说来说去也就这样了
。
如果吃个生煎还要觅来觅去的,要么压根就不是在上海,要么就是食客太矫情啦!
于是赶紧的,我说这家的锅贴生煎好吃哒,遇见的长发短发女孩好看哒,同样也是长发短发的我们要好哒!
后一篇:“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