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转变

(2014-11-14 16:27:06)

1.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的表现

       多少世纪以来,西方人头脑中的真实,就是环绕在他们周围的可视的客观世界,艺术的职责在于模仿再现这些真实的客观对象。这种观念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曾谈到人有模仿的本能。作为一种美学体系,它则是确立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还完善了这一真实的概念,以透视、解剖、明暗等科学法则发展和充实了再现客观对象、描写真实的艺术手法。画家们描绘人物、风景、静物和一切可见的对象时,把模仿再现客观对象作为绘画和雕塑不可动摇的基础。在他们看来,艺术不模仿客观对象还成何艺术呢!

  这种模仿客观对象的观念保持到19世纪却突然受到严重的挑战。照相术的产生和普及对模仿写实的艺术构成了相当的威胁,造成了画家们的危机感。恰好这时,日本的浮世绘和中国的绘画艺术传到西方,东方艺术的表现性、平面感使西方画家眼界大开,他们看到,原来非写实的、平面的和写意性的东方艺术同样有魅力!模仿写实仅仅是一种艺术观,冲破这种传统艺术观,艺术将会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塞尚梵高等后印象派画家首先冲破了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至20世纪,这种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摄影、电影、电视等多种现代化手段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美术不再是反映和记录客观对象的唯一形象化手段。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哲学观点及学说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从对客观世界的关注转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兴趣,发现了世界上最深奥最神秘的东西原来就是人的内心。模仿写实描绘的只是客观真实,表现主观感情的绘画描绘的则是心灵的真实。这种心灵的真实,正是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和新天地。于是,表现心灵的真实,表现纯粹的主观情感,成为20世纪上半叶最具突破性的观点。野兽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出现,就是这种艺术观的具体实践。

http://s7/mw690/002IQWzTzy6NBAsHS3I66&690红色餐桌》  亨利·马蒂斯

  2.放弃了统一的绝对的美的标准

  传统西方艺术用模仿写实的手法反映客观对象,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去描写自然界中各种真实形象,无论他们采用什么风格和手法,也无论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他们造就的艺术品大都是具象的,同客观世界相联系的。观众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一总以自然对象作参考去比较、认识和理解作品,以是否与对象肖似来评价作品。这种写实的作品人人都能看懂,能接受。因此从古希腊到19世纪模仿写实艺术发展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人们逐步建立起一种统一的、绝对的美的标准,这就是真实和优美。真实基于客观现实,优美基于古典艺术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真实和优美的艺术标准,在人们的头脑中影响极其深远。

http://s2/mw690/002IQWzTzy6NBAvvdEB41&690蒙娜丽莎》  达芬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