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区的有效创设
(2015-01-13 09:29:32)
标签:
育儿 |
分类: 学习心得 |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特别是益智区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地投放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们的益智区叫“益智天地”,孩子们在其间自行操作、摆弄、摸索、尝试,在不断的发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了“益智天地”。那五颜六色的几何形体让孩子们既摸到了形又欣赏了色;那大大小小的小棍让孩子不知不觉比较了大小又区分了高矮;那变幻多端的小小橡皮筋让孩子们感到创造力的神奇。
我在中班益智区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针对孩子年龄特点、主题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适时适宜地投放材料,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幼儿是在操作中感知、体验和发展的。益智区材料的投放应注重操作性是否强,是否便于幼儿开展自主性的探索活动,还要蕴含要求幼儿探索解决的问题。如我们投放的“看谁滑得快”操作材料,不但为幼儿提供了同一性质不同形状的材料,而且设计了操作记录表,要求幼儿必须多次操作各种材料,经过观察、比较后才能得出结论,并在表格对应材料的地方作出记录。再如“有趣的磁铁”操作材料,我们在薯片桶上面架一块有机玻璃,在有机玻璃上贴上大马路的实线、虚线、斑马线,幼儿自主探索,把装有磁铁或铁制品的小汽车放到玻璃上,拿一块磁铁在玻璃下面带动玻璃上面的小汽车一起移动,玩起了在马路上开汽车的游戏。随着游戏的深入,有的男孩子还开动脑筋,玩起了汽车转圈和汽车飘移的游戏。新奇的操作探索,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满足感。从上述两种操作材料可以看出,幼儿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的操作性强,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操作材料后所获得的有益经验。
中班孩子还是无意注意为主,以感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如果我们在活动中能多提供一些设计新颖有趣,特别是带点神秘感的材料,就容易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使他们在兴奋愉悦的状态下进行操作探索活动,促进其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好玩的气球”,是在一个大纸箱上面挖一个大洞,洞口密封套一个大塑料袋,箱子侧面再挖一个洞,箱子里面放一个气球,用扇子在侧面的洞口扇,因为用力的大小不同,气球就会在塑料袋里忽高忽低地飞。因为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幼儿都排队等候操作。
在那奇妙的思维、有趣的想象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天赋和潜能,感受到智慧的翅膀在翩翩飞舞。让孩子们拥有一块这样的天地吧,相信那智慧的光环定会闪现出更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