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性区域活动
(2014-10-02 12:39:56)
标签:
育儿 |
分类: 学习心得 |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学习性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教育主体,侧重开放教育”的活动,在幼儿园被广泛地开展;其主要依托于情境、道具来实现活动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同时,区域活动的规则中承载独有的教育价值,可利用区域活动提高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由此可知,抓好区域活动规则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在愈来愈强调主体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今天,自主性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显得极其重要。那么,如何使区域活动更有实效性?
1、为幼儿创造适宜的活动区。杜威曾说过:“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中,早已暗含着教育所追求的东西。”教师要站在教育的角度去把握幼儿的兴趣、需求中所蕴含的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及可开发的教育生长点,为幼儿创造适宜的活动区。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以操作为主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另外,在区域的设置过程中要将学习性区域与社会性区域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从中体验到社会生活准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结合主题活动投放相应材料。区域活动其实与集体活动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结合主题活动开展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能更好地互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重温了集体活动的知识,使原有的经验在自主游戏中获得提升。于是在材料投放以前,教师要认真分析各活动区的教育功能,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历、知识经验及能力提供足够并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区材料。我班的区域材料投放,是根据主题活动内容,科学地投放与主题相关的区域材料。“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以往幼儿虽然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区域内自由选择玩具,可是对区域的布局,玩具的取放都是有一定限制的,现在我们投放材料时以幼儿为中心,满足幼儿需求的同时允许幼儿不受区域限制,自由取放玩具,也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开放的区域,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
教师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多则滥,滥则泛。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幼儿投放活动,但也易造成幼儿玩得分心,玩得眼花,一会儿拿这个玩玩,一会儿拿那个玩玩,只学会了拿起一物——摆放片刻——丢弃——另换一物,显然这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更自信。
3、教师要正确自我定位,要以伙伴的姿态去引导幼儿。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如下定位:“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幼儿中的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幼儿站在一条战线上,变成幼儿,与幼儿共享欢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真正融入到幼儿的活动中。
我们要有正确的区域活动的观念,把学习性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不断地去学习借鉴—实践创造—反思提高,从而更深入的认识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出一个适合他们的“特殊”舞台,才能让幼儿们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