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1-24 11:36:57)
标签:

365

分类: 2017小课题过程性资料

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教学设计

代王初级中学·任军平

 

 学目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教学难点:对“特征”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利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假设你们面前有一条河,大家到河对岸去,应该怎么去?

对,大家的方法都很好!但究竟是趟河、是过桥还是乘船呢?这就要根据情况来选择。比如现在是冬天,河水也很浅,你就可以趟过去。但如果河水很深,而河上又 没有桥,那你就只有乘船了。总之,到河的对岸,这是我们的目的。现在,如果我把 “过河”比作说明的目的,那么我们过河的各种方法就是说明方法。

师:大家想—想:我们写说明文的目的是什么?

幻灯片展示

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

一、 说明文写作基本要求:

     同学们,学了三四单元的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请你说说一篇好的说明文应具备哪些特征?

    1)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师:这节课,让我们重点来学习一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说明。

二、 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师:现在我们先来做个猜谜游戏,请同学们,看完这些文字后告诉我谜底,而他们的谜底要么是咱们身边的景点,要么是咱们陕西独特的民间艺术,请同学们猜一猜。

幻灯片展示

一张红纸不算大,剪刀代笔巧画画。画鱼画猪画人物,贴在窗上叫窗花。(剪纸)

唱戏吼起来。(秦腔)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华清宫)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骊山烽火台)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快而且很迅速关键准确无误。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大家仅靠文字就能立刻猜到他表述的是什么呢,这几段文字在介绍对象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秦腔的最大特点就是“吼”,粗犷豪迈;剪纸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剪刀构图;华清宫依山而建,宫门重重;千金一笑是骊山烽火台的经典故事发人深省。

师归纳小结:写特征不仅要写出它的独有标志,而且还必须写得细致具体。

解释特征:可供识别事物特殊象征或标志。或者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事物特征是供识别事物特殊象征或标志。或者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事物特征主要是从空间(大小),时间(久暂),状态(长短、方圆),性质(软硬、冷热),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标志(各种符号)等方面,又往往通过事物之间的关系比较而反映出来的。(幻灯片展示)

三、 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抓住事物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问题。

抓住事物主要特征方法

幻灯片展示

1. 仔细观察事物 

2. 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3. 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突出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仔细观察事物

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首先必须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怎样才能了解事物呢?最根本的办法是在生活实践中细致观察事物。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更要下功夫仔细观察,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它的特征,认清它的本质。可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摸,必要时还要动手做实验,以获得这些事物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如对一朵花,要从形、色、香等几方面观察。要说明自行车的构造,除仔细观察外,不妨动手拆一拆,装一装,通过实践全面掌握自行车的构造。有的事物的某些特征,还要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才能了解清楚。如要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就要随时观察,看它白天、晚上怎么样,春天、冬天怎么样,晴天、雨天怎么样等等,而且要多观察几只燕子,才能了解得更加全面。郑板桥把竹画得形神俱备,这与他长期仔细观察,胸有成竹不无关系。写文章也应如此。有些事物不是观察就能了解清楚的,如写历史事物、古代制度等,不可能完全依靠观察,需要采用其他方式调查研究,或者借助他人的经验。因此,可以通过查阅词典、辞海、知识手册或有关书籍研究资料或请教他人来掌握事物的特征。如作者写《南州六月荔枝丹》时,便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 

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范畴上讲,特征大体上分为外部特征、内部构造特征、发生发展特征、成因特征和功用特征。从主次地位讲,特征为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全面列出某一事物的全面特征,以便抓住某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例如写“蟋蟀”,主要抓住“好斗”的特征来介绍。再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则主要抓住其手工操作和制作过程中的繁复、精细的特点进行介绍。又如,“能制造和利用生产工具,能思想,有语言,直立行走”,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但前三个是本质的,有决定性的,后一个是非本质的,派生性的,写作时只要抓住前面三点说明就行了。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会使文章详略不当,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 

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突出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世间万物复杂多样,其特征也多种多样。如写“蜜蜂”,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A.形状特征;B.生理特征;C.生活习性特征;D.功能特征。那么多特征,在同一篇说明文中,是否全都写出来呢?

这要根据写作的目的和读者对象有选择有重点地突出介绍事物的主要特征,其它特征可以略写或不写。以“荔枝”为例,如果写作目的是打开一般读者的眼界,丰富人们的知识,那么可以抓住荔枝的品种多这个特征,也可以抓住其生态特征进行说明,荔枝的习性和特点:荔枝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成熟时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荔枝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它的遗传性,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对低温,但最低气温在-2-4℃又会遭受冻害;开花期天气晴朗温暖而不干热最有利,湿度过低,阴雨连绵,天气干热或强劲北风均不利开花授粉。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灾害天气,会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如果为了宣传其经济价值,动员大家食用或栽种,则可以抓住其“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及其叶、茎、枝、根、花、果、皮、核都是“宝”的特征介绍。如果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使更多的人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品尝到荔枝,可抓住它虽不耐贮藏但仍可贮藏的保鲜方法介绍。总的来说,一篇说明文,以抓住其中一个特征集中介绍为宜,如果想介绍几个方面的知识,则可以抓住几个特征来写。 

4)寻找勾连事物的特征,深入说明 

一个事物的多方面特征是互相依存,多方联系的。要抓住其特征,不仅要观察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还必须分析研究,找到并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点,这样事物的许多特征就可以找出来了。比如青蛙的主要功能是捕捉害虫,可由此联想到它捉虫的特征:有一双对静止物体“视而不见”对运动物体“明察秋毫”的眼睛,还有一条长舌和一双有力的后腿。再如猫的功能是捕捉老鼠,由此可以想到它有一日数变的两个瞳孔,这两个瞳孔如照相机一样,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相应放大,因此它白天黑夜都能看清物体,利于捕鼠。 

为了深入地说明事物特征,我们说明事物时,不能只停留在回答了为什么,还必须解释说明,揭示出某一事物特征产生的原因,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写“方形西瓜”,为什么让西瓜长成方形,怎样才能使西瓜长成方形等。这样,不仅增长了读者的知识,而且也较好地把握了说明的重点和说明的中心。

四、 实战演练

    1.剪纸

    幻灯片展示:

剪纸图片及特征

历史悠久淳朴粗犷简炼明朗形式多样形象逼真生动有趣(基本特征)

是农村妇女智慧的结晶(本质特征)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上面所学知识,围绕陕西剪纸写一段说明行文字。

范文:

陕西民间剪纸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传说中的黄帝就葬于陕西境内的共同陵桥山,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都发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周秦汉唐等13朝都在陕西建都,留下了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

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主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 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如一些剪纸继承汉代画像石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生动,想象力丰富。如农家春节门上贴的《瓜子娃娃》的四肢用纸剪出,头用瓜子代替。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采。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所以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你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待以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差距地区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剪纸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库淑兰是旬邑县民间拼贴剪纸的高手,今年八十多岁,陕西省文化厅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她把拼贴剪纸发展到极致,使专家学者惊叹不已,台湾汉声为库淑兰出版了大型专辑画册。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进行报导。合阳县罗占花老人创作的纸塑剪纸,人物的造型采自于戏剧,把戏剧人物的一招一式刻画的栩栩如生。渭北的单色剪纸受其皮影造型的影响,而西府的单色剪纸受木板年画影响,可以看出中原文化深厚的底蕴。

2.  秦腔

 幻灯片展示陕西秦腔图片及特点

幻灯片播放秦腔《下河东》片段,让学生感受秦腔的特点。

    师:同学们听完这段唱段后有何感受,希望同学们下去之后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我们陕西民俗文化秦腔的魅力。

五、 布置作业

1、以《陕西剪纸的自白》为题写一段说明文字。300-500字。

    2、知识积累

       A骊山的神话传说

       B华清宫的凄美故事及历史背景

       C骊山烽火台的历史意义                

       D进一步了解陕西秦腔的发展及其艺术特色(查阅资料)

 

 

板书设计 

抓住事物主要特征说明

 

                  1.仔细观察事物;

 

2. 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3.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突出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课堂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形,而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便离不开细致的观察,为此,在教学环节中涉及了很多特征鲜明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供学生观察,学生见到熟知的事物可以立刻给出它的主要特征,如此让难以理解的概念浅显易懂,易把握;尤其是秦腔,这对于土生土长的陕西娃来说是再熟悉不过得了,一听到秦腔片段,孩子们情绪高涨,课堂气氛热烈,这和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天生豪放洒脱的性格特征令他们更容易被这种粗犷、高昂激越的声音所感染,激发了孩子们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本节课需要改进的是,如果能够现场教学剪纸的话,将会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剪纸的精妙之处,写作本就源自于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的种种感受,说明文也是对事物的一种再现,学生参与了体验了,才能更为准确的把握剪纸的特征,而不仅仅停留于对剪纸概念上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体会剪纸的智慧,即开拓了写作路径,也锻炼了学生思维,体验了民俗文化的内涵,也培养了动手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