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正德胎体较成化弘治重,厚薄均匀,洁白坚细,釉质肥厚细润釉面光亮莹澈。
正德素三彩是承上启下时期,虽然数量不多,但工艺有了发展,纹样基本承袭成化,先在成型的胎上刻划而成(刻痕较深,线条古拙),烧成涩胎再施彩低温二次烧成。内里高温釉,素面,器外底温彩绘的装饰是正德素三彩的特色。圆点及圆点组成的边饰在正德素三彩中甚为流行。色彩以黄、绿、紫褐、黑、白为主,此外孔雀绿比较突出,不失浓艳之感。正德素三彩在中国陶瓷史赢得极高声誉。
青花早期产品与弘治几无差别,中期采用江西瑞洲石子青,青花蓝中闪灰,呈色不如宣德、成化精美。晚期采用回青,蓝色浓翠略泛紫红,釉内气泡密集。缠枝莲龙发展到正德时,画面给人密不透风感觉,纹样不如前朝精细,缠枝蔓卷略有零乱感,莲花日趋简练、写实,花瓣短小、紧密,与番莲纹不同,永宣时期,花间龙常以莲花和牡丹等组合在一起,明中期开始基本只与莲花组合,吉祥意识淡薄了,佛教意味更浓。正德前各朝器底以一降龙为多,正德以升龙为常见。
生产规模较弘治扩大,产量大增,伊斯兰教和道教题材图案颇流行,正德期开始出现蟹、蜗牛等充满生活情趣的图案。勾云与如意带状云头纹为正德朝的流行纹样。风格较弘治更写意奔放,线条流畅古拙。龙纹已失去了凶猛威武的风格,虽呲牙咧嘴,但神态温顺、龙爪无力、龙龙短小,此种龙形对明晚期龙纹产生直接影响。
下面是大英博物馆及大维德基金会的正德瓷器: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