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返断背山

(2013-05-13 22:37:02)
标签:

瓷器

    这次去大英博物馆主要去查征一些瓷器的确切年代,比如师兄化重金买了一个完整的碗底,外底"坛"字款,内底“宣德年制”四字款,他翻阅了台北故宫的相关资料,证实台北故宫有个“坛”字底款的宣德碗。我去年在大英博物馆也拍摄到有个外底"坛",内底“宣德年制”款的小碗,由于拍摄得有点模糊,这小碗旁放着一个成化纪年款的圆砚,当时也没仔细翻阅资料,故曾怀疑过此碗是成化的。这次我特意在现场仔细观赏并查阅了资料,证实大英博物馆的小碗为宣德朝,另外其资料表明"坛"字款至成化朝也可能有生产。师兄的碗底青花有点发灰,重笔处有点黑疵,此块碗底应该属宣德年间。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师兄高价购进的瓷片.
重返断背山                           去年拍摄的大英博物馆藏坛字小碗

重返断背山
今年拍摄的此碗和资料照: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此外还有一些成化款的斗彩小杯,去年由于拍了成千上万张照片,一时没记住这些小杯是本朝的还是后朝仿的,这次一并查阅并了却疑云,证实这些小杯为18世纪仿,康雍乾时期,我估计为唐英仿(釉水没有真品莹润)。

去年拍摄的仿成化小杯: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今年拍摄的仿成化小杯: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以前我曾提到过某某馆的“菜单上”出现过的正德斗彩出戟六管耳瓶(好像去年已上拍),在耿老的书上也写明正德一朝始出此器型,资料表明戴维德基金会也有藏,有青花的也有斗彩(俩口都有残)。只是去年来大英博物馆其没有展出,这次凑巧展出,对此觉得异常亲切,随手查阅资料却意外发现这两件东西标的是万历朝,不见有款识,不知戴维德基金会是如何断代的,值得探讨。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某某馆相关图片和资料: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下面上挂一些感兴趣的有明一朝的器物,与诸位分享。

下图 资料显示左盘为成化(成化五彩少见,多见斗彩),中间的碗为嘉靖(本人以为此碗带有弘治韵味):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大明年制”应该从成化起就有。
重返断背山
下图资料显示右:嘉靖;左:成化: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可以关注成化带孔雀绿的红绿彩。嘉靖五彩也常带有孔雀绿.

下面一组瓷器大家是否能确定年代?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正德釉里红难得一见。
重返断背山
下面两高足碗心都有大明万历款:
重返断背山 万历釉里红也少见。
重返断背山
下面带宣德款的青花碗能猜出来吗?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下面是带花款的正德碗: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弘治青花大瓶: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下图资料显示为正德: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对此孔雀绿罐大英博物馆的资料解释中误加了“故宫”两个字,其实罐上只有四个字:“内府供用”,而非“内府故宫供用”六字。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类似的镂空小碗上博曾有一对,但标的是崇祯款: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黄釉盘足底皆涂有姜黄色护胎釉及支钉痕: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下面的宣德款,字体宽博,与正德本朝款的“年”和"制"字如出一辙.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忍不住再挂上一些有明一朝的巅峰之作:

永乐甜白: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成化的诱惑无法抵挡: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重返断背山

下面的小盅可以和上面清仿的作比较,红色比清仿的浓厚,黄色淡雅,青花素描,釉肥多汁,款更古拙。

重返断背山

大英博物馆里的乡亲们再次让我魂牵梦绕,古人思念亲人的时候都以断肠来形容,我目前只能用最潮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惦念:断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