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璞石

(2011-11-13 09:30:26)

    我家小区又名璞园,璞的涵义之一指未雕琢过的玉石,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玉浑金(亦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之二喻人的天真状态,质朴,淳朴:抱~。返~归真。

    那么玉又指什么呢?美石名玉,历来被视为风雅之物。

    玉至少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7000年的历史。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玉的踪迹,至四五千年前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时期,玉器主要是用来祭神和图腾,由部落首领或诬师掌管。至商周玉器成为了一种礼器,也是达官贵人拥有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妇好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玉器成为佐证。

    记得小时候我们读过史记完璧归赵的故事,秦国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的形象让我们记忆犹新,这也证明古人对玉的崇敬和礼拜。

    春秋之前玉主要体现的是威严、高贵和美感。春秋晚期孔子等人倡导“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等学说,文献中常见的玉有“德”之论及“首德次符”、“玉不琢不成器”等等,对玉的特性赋予了人格化推崇,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和宽容,坚韧质地象征智慧和勇敢,敲击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象征清廉和正直。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玉的喜爱和重视。

    古人制作一块精美的玉器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因材施艺、精雕细琢方能成就美玉,而制玉工具却非常简陋,用的是河床里的石英沙粒或是坚硬的沙鱼牙齿,他山之石也可攻玉。从充满神秘的红山玉龙,到美轮美奂的唐代玉飞天;从寓意深刻的战国玉璧,到做工精良的明清玉山子,每一件玉器都演绎着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璞石未启,它不过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切磋琢磨,温润毕显,它就是充满灵性的精神载体,厚德载物。

    当今社会虽然有点浮燥,有点急功近利,但我们的玉文化能包罗万象、海纳百川。有很多酷爱美玉的靓男倩女没听说过“首德次符”,他们喜欢的就是天然丽质;也有的不理会前人“玉不琢不成器”的古训,他们收藏的就是璞石。我想等到大家不为生计奔波,不为名利角逐的不久将来,定会有雅兴欣赏玉的含蓄内敛、秀外慧中的传统美德及引人入胜的文化典故。

    欢迎各位来我家璞园作客,吟茗冷暖,共同琢出我们心中的美石,笑看大器晚成。

http://s4/middle/94b41492gb197a69f9a1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