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球面”的球心、曲率、面积和体积
杨明昆 王严学
杨昭国
(ygyzg@126.com)
1.“曳物线”
从曲线C上某一动点P的切线与某一定直线l的交点Q到点P的线段长恒为定值,则称曲线C为曳物线。直线l为其渐近线。[1]
http://s16/mw690/002IPJOJzy6OvgtUuqXcf&690
图1 “曳物线”
2.“伪球面”
由“曳物线”绕其渐近线旋转而形成的回转曲面叫做“伪球面”。这种曲面的全曲率在每一点都是常数且是负的。[1]
考虑OXZ平面上的曳物线:如果曲线C上任意一点P的切线与z轴的交点Q到点P的线段长恒为定值RS,则称曲线C为曳物线。z轴称为曳物线的渐近线。
设曳物线C的方程为z=z(x)。若曳物线C上一点P(x,z)处的切线方程为Z-z=Z’(x)(X-x),则切线与z轴的交点为Q(0,z-Z’(x)x)。
由∣PQ∣=RS,可知:在直角三角形△PTQ中,∣PQ∣2=∣QT∣2+∣TP∣2,即RS2=(Z’(x)x)2+x2,可得Z’(x)=±(√RS2-x2)/x,亦即dz=±((√RS2-x2)/x)dx。
http://s3/mw690/002IPJOJzy6Ovgvztya52&690
图2
令x=RSsint(0<t≤π/2),有dz=±RS(cos2t/sint)dt=±RS((1-sin2t)/sint)dt=±RS(1/sint-sint)dt=±RS(1/(2tan(t/2)cos2(t/2))-sint)dt,即:dz=±RS(1/(2tan(t/2)cos2(t/2))-sint)dt,于是有:z=±RS(lntan(t/2)+cost)。
于是,OXZ平面上以z轴为渐近线、定值为RS的曳物线方程是①:
http://s12/mw690/002IPJOJzy6Ovgy2rkD3b&690
上述以z轴为渐近线、定值为RS的曳物线,绕它的渐近线z轴旋转而形成的回转曲面——“伪球面”RS,其在OXYZ直角坐标系中的参数方程是②:
http://s10/mw690/002IPJOJzy6OvgzeFvPd9&690
其中,0≤θ≤2π。
2.1“球心”
称“伪球面”内的“渐近线”为“伪球面的球心”
[2]。下图所示的“喇叭形”,就是一个以RS为半径的“伪球面”。[3]
http://s16/mw690/002IPJOJzy6OvgATF152f&690
图3 “伪球面”
在这里,“伪球面”的“球心”是一条直线——“伪球面”内的“渐近线”——形成“伪球面”的“曳物线”的“渐近线”。
我们的讨论认为,“奇点视界”就是一个“伪球面”,还是一个“三维球面”:在“四维空间”中,其中的“任意一点”
——都是由一个“点”——“奇点”“大爆炸”而来——与“奇点”等距。[4][5]
2.2“曲率”
对于上述的“伪球面”RS的曲率K,可以用下述的“参数曲率公式”③计算[6]:
http://s7/mw690/002IPJOJzy6OvgFxIx0f6&690
把x(t)=RSsintcosθ,x’(t)=RScostcosθ,x’’(t)=-RSsintcosθ,y’(t)=sinθcost,y’’(t)=-sinθsint,z’(t)=RScos2t/sint,z’’(t)=-RS(cost+sin2tcost)/sin2t代入③,计算可得:K=-1/RS2。
或者用“回转面曲率公式”④计算[6]:
http://s2/mw690/002IPJOJzy6OvgI1C8h11&690
把x(t)=RSsint,x’(t)=RScost,x’’(t)=-RSsint,z’(t)=RScos2t/sint,z’’(t)=-RS(cost+sin2tcost)/sin2t代入④,计算可得:K=-1/RS2。即⑤:
http://s1/mw690/002IPJOJzy6OvgKJfCoc0&690
2.3“面积”
上述“伪球面”RS是对应“曳物线”绕其“渐近线”的“回转面”,其面积记作S。
用垂直于z轴的两平行平面截取“伪球体”,可得高为dz、半径为x的一个圆柱的“面积微元”ds。
http://s9/mw690/002IPJOJzy6OvgMCi8Mf8&690
图4
由此可知,ds=2πxdz,把x=RSsint,dz=RS(cos2t/sint)dt代入得:ds=2πRSsintdz=2πRSsint(RS(cos2t/sint))dt=2πRS2cos2tdt,即:ds=2πRS2cos2tdt。
因此:S=∫ds=∫2πRS2cos2tdt
=2πRS2∫cos2tdt=2πRS2∫((1+cos2t)/2)dt=πRS2∫(1+cos2t)dt==πRS2+πRS2∫cos(2t)dt
=πRS2+ (πRS2/2)
sin2t︱0π/2。
考虑到是积分的结果是“面积”,应该是:面积(πRS2/2)
sin2t︱0π/2=(πRS2/2)
(sin2t︱0π/4-sin2t︱π/4π/2)=(πRS2/2)
(1+1)=πRS2。所以,S=2πRS2。即⑥:
http://s4/mw690/002IPJOJzy6OvgPgRF133&690
考虑到,与z轴正半轴对称的负半轴上的“曳物线”,将形成“对称”的“伪球面”。
http://s14/mw690/002IPJOJzy6OvgR0J3v9d&690
图5 “正半轴”的“伪球面”
于是有半径为RS的全部的“伪球面“的面积⑦:
http://s15/mw690/002IPJOJzy6OvgSpSXk8e&690
可见,半径为RS的“伪球面”的“面积”,与半径为RS的“球面面积”是一样的。
2.4“体积”
上述“伪球面”RS和平面OXY围成的空间,称为半径是RS
的“伪球体”RS。“伪球体”RS的体积也称为“伪球面”RS的体积,记作V。
同样地,用垂直于z轴的两平行平面截取“伪球体”,可得高为dz、半径为x的一个圆柱体的“体积微元”dv。dv=πx2dz,把x=RSsint,dz=RS(cos2t/sint)dt代入得:dv=πRS2sin2tdz=πRS2sin2t(RS(cos2t/sint))dt=πRS3sintcos2tdt,即:dv=πRS3sintcos2tdt。
因此:V=∫dv=∫πRS3sintcos2tdt=πRS3∫sintcos2tdt=πRS3∫sintcos2tdt=(πRS3/3)cos3t︱π/20=πRS3/3,即V=πRS3/3。亦即⑧:
http://s11/mw690/002IPJOJzy6OvgUW9wm6a&690
与z轴正半轴对称的负半轴上的“曳物线”,将形成“对称”的“伪球面”。
http://s11/mw690/002IPJOJzy6OvgW8I3g9a&690
图6 “伪球体”
所以,半径为RS的“伪球面”(“双侧对称”),围成的“伪球体”的“体积”是⑨:
http://s12/mw690/002IPJOJzy6OvgY0ry32b&690
可见,半径为RS的“伪球体”的“体积”,只有半径为RS的“球体体积”的一半。
参考资料:
[1]《曳物线》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25293.htm)
[2]《“伪球面”——“宇宙的另一极”》(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b2f1e50101f51j.html)
[3]《伪球面》百度百科(http://wenku.baidu.com/view/f4ccd1ea0975f46527d3e165.html)
[4]《我们在“奇点视界”—“三维球面”之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b2f1e50102vjck.html)
[5]《“三维球面”是一个“‘伪球面’空间”》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b2f1e50102vjy8.html)
[6]《曲率》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曲率)
[7]相关资料请参考《“引力场”与“空间场”》
(http://blog.sina.com.cn/u/2494755301)
(杨明昆 王严学 杨昭国 期待您的交流、讨论ygyzg@126.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