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看法——李旭
(2013-04-23 15:47:17)分类: 特别有爱的12级 |
近日,无论是微博上还是新闻上,都铺天盖地的刷着复旦大学学生黄洋被投毒的新闻。网上议论纷纷,众人将目光锁定在黄洋舍友林某身上,各种版本的杀人动机不断出炉。有“情杀”说,有“因嫉妒升博”说,有“关系不合”说,还有“根据电影情节杀人”说。嫌疑人林某,马上被警方拘捕,随之他的个人信息、微博、QQ全部在网上被公布。他的一切隐私像外衣一样,被一层层剥落,直到赤裸。打着为黄洋惋惜旗号的众人,将林某五花大绑的推上言论的批判台,指责、唾骂。
我不禁反问:在法律没有判定他是杀人凶手的时候,我们的无罪推定在所谓的正义声讨面前躲到哪里去了?在没有找到事实真相之前,社会采取的任何方式都是对自己不满情绪的宣泄,同样也是一种暴力行为。这种以暴制暴的行径,无异于谋杀。当我们在发泄自己的愤怒,满足自己的好奇时,有没有想过林某的家人?他们要背上多大的心理负担?换个角度,既然还没有水落石出,林某就是无罪的。我们凭什么剥夺他的权力,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道德和正义吗?其实这是整个社会近乎残忍的恶,只不过是打上了正义的善的名号了而已。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说:嘲笑、轻蔑、愤怒、报复都与恨有关或者都含有因恨而起的成分,不能称之为善。
这个世界没有好人还是坏人之分,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我们应该理性的对待这件事,分析真相。而不是在血淋淋的案件面前,再展开一次社会宣泄的狂欢。柴静说:“真相自有万钧之力。”这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清华朱令中毒事件,当公众把言论的利剑投向朱令的那个舍友,让她成为了众矢之的,真相似乎变得不再重要。人们享了口舌之快后,殊不知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让让她成为了受害者。毁的是一个人的一生啊!毁的是两个家庭的幸福啊!
真相会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我们失去理性的批判,只会让真相渐行渐远。他的确做错了事,但自会有法律去惩罚他,但前提是我们应该遵守正当的法律程序。凭什么公众不负责任的言论可以在法律面前毫无拘束,肆意妄为。当然,我丝毫没有为林某找借口开脱的目的,我只是想,如果,我们少一份急躁的指责,多一份理性的判断,即使是对一个有罪的人,社会也能给予他应有的理性,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离才能再向文明迈进一小步。
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