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适切性原则

(2012-04-10 07:19:33)
标签:

教学内容

教育价值

选择

创生

杂谈

分类: 区语文教科研训活动栏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适切性原则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罗树庚

 

328日,高新区教研室邀请到了著名特级教师、宁波市教研员励老师来为全区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励老师《以学定教学导结合——在教学中体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讲座,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内容的取舍、选择与创生都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

一、三不教原则。

听了励老师的报告,我头脑里冒出了一个“三不教原则”,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不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就能学会的内容不教,教了学生还不会的内容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不教,第一,告诉我们教学要找准学生的起点,走进课堂前,学生通过预习、自学,不是零起点。我们不能还是零起点,从头开始进行教学。其次,要懂得舍弃,教学最忌讳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其实就会出现面面都没有真真到的弊病。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就能学会的内容不教,告诉我们一定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加强学生间互动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就能学会,意味着这部分教学内容不是大家都不会的,而是一部分或者少部分不会,这个时候,做老师的要学会偷懒,让学生当小先生,实现“兵教兵”。教了学生还不会的内容不教,说明我们没有把准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及年段特点,说明我们拔高了教学目标,干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把“明后天”才学的内容放到了“今天”来学了。我们千万不要做幼儿园教小学内容,小学教初中内容的蠢事。不该我们小学语文教的东西不要抢初中、高中老师的活。

二、教学内容的价值性原则。

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语言的习得上,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任何非语文的东西都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价值取向。下面我以几个课例来阐明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如《荷叶圆圆》是一首清新的散文诗。对于一下年级的学生来说,并列的构段方式、反复涵咏的句式以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4个可爱角色的出现,让他们的学习充满乐趣。文中反复出现“荷叶是我的……”这个句式,让我们体会到了夏天里荷叶带给4个小伙伴的无限快乐。照理,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物我两忘”的快乐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优美,但是,一位教师却是如此展开教学的:先问学生,荷叶有哪些朋友;再问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分别把荷叶当作了什么;最后让学生思考“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为什么把荷叶当作摇篮、停机坪、歌台和凉伞”。

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指向的全是“内容”。其实,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对照、情境阅读,读出舒服惬意的语气,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这篇散文诗的音韵美、构段方式的美,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课文中洋溢着的童真、童趣,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和语言积累。

再比如在教学《乌塔》时,教师问学生:“读完课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表达?”学生纷纷回答:“不可思议、震惊、简直不可能……”教师就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特别让他们震惊,学生找出了许多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内容,然后教师根据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内涵:学习乌塔独立自主的自立意识,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上分析,教学《乌塔》一课,绝不仅仅是学习乌塔独立自主的自立意识、很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等,而更多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在描写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课文的第89自然段,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很有特点,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乌塔做事很有经验,从容不迫……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掌握课文是如何将内涵、情感用独特的方法、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这才是学习的着力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