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相观测活动及反思

(2014-05-27 20:59:25)

月相观测活动

                                                       陈方俊

一直以来,中学地理教育在我国教育界都处于困境和低迷的状态中,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尽管近年来地理已经成为高考科目之一,但因为全统课程观念的影响,有少学生、家长、班主任,甚至是学校领导对地理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导致高中地理教学短时间内不能摆脱低迷的阴影。就我们镇坪中学来说,学生主要来自钟宝、牛头店、曾家、城关几所中学。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期间,一直受传统课程设置观念的影响,地理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也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而这种状况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地理课课堂教学情况、地理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地理毕业会考的通过率。近年来,我校高中地理教师逐渐发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况越来越糟糕,课后主动的有计划的复习地理的学生为数不多,高中地理毕业会考通过率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如何立足于我校实际,激发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摆在我校全体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瓶劲问题。为了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抓住机遇,立足于我校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发挥地理学科的独特优势,更好的完成地理教育教学目标,我们提出了“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这个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一、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西方人视教育的成功标志为,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以及符合学生自己潜质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挖掘潜力和欣赏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动力。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专题和知识都会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诱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欣赏学生的亮点。几乎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个良师,都有一个鼓励者。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为新时代的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应该只做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做育人的伯乐,帮助高中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的、主动的、快乐的去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助推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兴趣)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知识、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以适合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这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他特别强调:“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创设地理情景,渲染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增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

3、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和表现的机会,以成就感促使地理学习良性循环的形成。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以“激发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任务”作为最根本的目的。本课题将通过较长时间的细心研究,以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在充分研究影响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基础上,对激发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并积极构建能激发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一般性教育教学模式。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过程,改进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老师教得省心、舒心。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我校近年来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不高,教育教学效果不佳而提出来的,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我们将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主要研究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

1、关于我校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的研究(问卷调查);

2、成立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月相观测;

3、镇坪县城功能区划图的绘制;

4、每个兴趣小组进行汇总;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点面结合:在各地理问题这个点上的大规模研究,要放在高二年级开展。因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储备相当丰富的地理基础知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开展各种地理问题的研究的探讨。

2、对比研究法:在点面结合的基础之上,利用学生研究成果,把一个年级分成两个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最后通过综合测评的方式,检查各种教育教学方式的效果。以确定哪些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3、实践法:主要利用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等形式,通过开展活动,走出教室深入现场,亲身观察、亲身感受、亲自调查、亲自动手、亲身实践,来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学习、表达、动手、实践、探究、创新等能力,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

4、调查研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走出教室深入现场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随身留意、调查研究,并把所观自然和社会现象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养成学用结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用于实践、敢于探究、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5、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对收集的数据及时记录和整理,随时调整,定期分析,逐步完善。

三、课  

和地 制,最 果:

(一)学生的学习状况的改变

1、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很大的改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有很大的提高。

2、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改善,并逐步养成了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创新思维的好习惯。

3、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增强,逐步养成了善于动脑、用于实践的好习惯,并具有一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资料汇总

1、学生通过观测月相,绘制月相变化图;

2、学生绘制的镇坪县功能分区图;

3、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1、对问卷的分析

从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反映了一下问题。

①、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地理学科情况,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激情,目标不明确,不珍惜时间也不会有效支配时间。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

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情况大部分很差。学生和老师不够重视。初、高中学科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对学生高中地理学习有一定不良影响。

③、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认为学习地理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④、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课前不重视预习,很少有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课后没有足够的复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放弃。

⑤、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完全摆脱旧教法。

(二)在月相观测过程中,学生由起初对月相成因、规律的探究再到月相与人类的联系的了解,都要通过查资料、实地观测等途径获得相关信息。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其次,任务的分配、完成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对月相从无知到渐渐熟识,学生逐步掌握了关于月相的相关知识,能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研究月相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指引我们进一步阅读科普读物,丰富了课外知识,最终激发了对地理学习的能力。

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大家的合作意识不强,对所研究的事物不能深入了解,没有足够的热情,这些问题都导致很多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但不论研究成果如何,重要的是研究过程,这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都将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的一面镜子。

在镇坪县城功能区划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地图的几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最终绘制出《镇坪县城功能区划图》。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地图的各要素掌握不好;比例尺的运用不熟练;缺乏耐心等等。

(三)改进措施

面对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措施:1、在月相观测和绘制地图之前,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比如,月相成因,规律,关于地图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基本步骤;

2、强调月相观测和绘制地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3、后期,要求学生汇总和装订。

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要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学生基本无从下手,经过初步的讨论,他们意识到必须要有正确的计划及明确的分工。学生利用图书资料、网络获得了一些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归类,这培养了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研究过程中,组员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合作也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孤掌难鸣”,通过分工协作,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学习地理的氛围愈加浓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