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30 16:47:00)
分类: 2020海门市课题专栏

一、本课题研究缘由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小学英语课堂:近些年,小学英语课堂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努力实现教学目的转移,从教知识转向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培养,从课堂满堂灌追求考试分数转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它是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在教育改革领域的主要体现和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任务在教育领域落实的重要措施和必要途径。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开始逐步影响和转变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性品质。随着改革的深入,跟随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走向,我们的英语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培养。

2.思维品质:新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包括辨析语言和文化表象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方面的能力养成与训练,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发展其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批判性、敏捷性、创造性等,各种特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小学英语课堂变革的背景下,英语教育发展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通过具有拓展意义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批判性、敏捷性、创造性等,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做到创新、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3.实践和研究:本课题涉及的实践和研究,主要指小学3-6年级教师英语课堂上的“有效教”和学生积极思维的“高效学”的实践和研究。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专家在解读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时指出,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显得十分重要。当前制约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师满堂灌、一味追求考试分数的欠缺的教育教学观念。联系目前教学现状,大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拥有较高的分数,只注重英语单词、语法、阅读的讲解,学生在学习方面严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学生虽然能够在英语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是要说思维品质的提升几乎为零,更何谈核心素养呢?因此,影响和转变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迫在眉睫。王教授指出,其一要认真研读文本,梳理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其二是确保教学设计情景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其三是在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体现文化感知,引导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其四是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沈峰、戈向红、黄慧等专家的论文专著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师一定要从观念上牢固树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识,然后在备课环节围绕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进行优化设计,并在教学活动中予以贯彻,从而达到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学生养成了带得走的必备品格和掌握了关键能力,才能赢得成功的人生,走向美好的未来。

因此,本课题结合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借鉴吸收专家的经验成果,探索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可能的创新之处

我校地处全国有名的家纺之都三星镇,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子女前来求学。目前,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人数已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0%以上,而绝大部分外来民工子女来都自山区或偏远农村地区,天性单纯、顽皮好动,对新鲜事物和知识充满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教师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引导、提问,促进学生深入思维,更有见效快的研究优势,具体创新之处分析如下:

 1.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把握好具有开放性的英语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在《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五年级第一辑中《Alice goes to school herself》的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封面图片后,询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story?”这样“开门见山”提问的方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绘本故事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片的同时积极思考如何提问。联系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并不缺少提问,但如果我们尝试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学生就不得不跳出“舒适圈”,绞尽脑汁多一点思考,这便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从而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有目标指向性地去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养成主动思维并提问的习惯,然后主动解决问题,加深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内化。

2.情境教学。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有机会利用到以往所学习的知识,将他们利用到情境教学之中,从而提高自身思维的创造性。如在学习《How much》时,为了让学生更快地理解英语知识,创设具体的情境,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分别扮演买家和卖家,创设商店买卖的情境,双方进行对话。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具体情境当中,提高自己思维的创造性。

3.编写诗歌。提高学生英语思维的灵活性,就是指学生能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可以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如通过编写诗歌,更加深刻地记忆英语知识。如对于简单的英语单词,可以通过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首简短的诗歌,方便学生记忆,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如有一位学生编写的诗歌就非常符合学生的需要: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快是fast,慢是slow;近是near,远是far……这种编写诗歌的形式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达到提高学生思维深刻性的目的。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逻辑,能够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导图能够对学生的思考起到指导作用,如在学习《At the snack bar》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对课文进行梳理。首先以order the food为中心,引出Dad和Waitress这两个分支,然后引出Mike和Helen,然后引出他们各自所点的food。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思路,理清文章脉络,这对于学生提升自身思维的深刻性来讲意义重大。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认真调查与分析,了解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学生课堂上的思维表现,并分析问题和原因。

2.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及智慧多元评价、多渠道平台展示等手段的实践、研究,能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思维品质。

3.教师不断深入学习、研究,能总结提炼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本方法,同时提升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二)研究内容

1.观察了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思维表现,并分析问题和原因。

2.结合问题和原因,概括出制约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3.结合研究实践,总结提炼出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本方法。

4.在研究过程中,培养自己教学与教育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重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从学生的主体经验入手,为其创设特定的情境和氛围,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多方位、多角度地训练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批判性、敏捷性、创造性等,总结提炼出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本模式和方法,最终将成熟的教育教学经验加以辐射或推广。

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新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要素之一。本课题从“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切入,通过具有拓展意义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批判性、敏捷性、创造性等,注重教师教学行为及学生课堂思维表现的研究,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思维,在思维中学习,真正做到独立思考、积极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20.03-2020.04):调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和学生课堂思维表现并分析原因;

2.实施阶段(2020.05-2020.12):研究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并提炼基本模式和方法;

3.总结阶段(2021.01-2021.03):搜集、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和成果。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阅读英语教学的相关论著,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程晓堂的《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朱浦、王蔷的《小学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等。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和学生课堂思维表现,并认真分析,找到教学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别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为后期研究作准备。

3.行为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行为,把研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探索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4.个案法:抓住某节课的教学片段,针对某个学生课堂生成进行个案研究,最终反思、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5.经验总结法:筛选成功经验并总结提升,形成论文。

、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20.05

《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2020.05

《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2020.10

《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教学案例汇编

教学案例汇编

2021.02

最终成果(限3项)

《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21.03

《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教学案例汇编

教学案例汇编

2021.03

《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相关论文

 

2021.03

 

、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组成员有能力

课题组立项人与核心成员均具有本科学历,大多数为中青年骨干教师,精力充沛。其中1人为南通市教坛新秀,1人为海门市教坛新秀,1人为集团骨干,3人为学校骨干,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二)课题研究有基础

课题组成员成功主持过南通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参与过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和海门市微课题的研究,在研究期间,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基础条件有保障

课题组成员所在的学校均在海门市区及乡镇一类学校,网络资源丰富,沟通交流随时随地,学校教科室每年制定详细的教科研研究计划,教育科研氛围浓厚,本课题小组有合理的时间部署和分工安排,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的时间均能保障。

、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主持人:蔡松青  主要负责课题的设计,统筹课题的运作,组织大家学习。

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不超过5人)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中小学一级教师

实践研究

组织课题活动

张晓瑜

海门市三星小学

中小学二级教师

实践研究

组织课题活动

李映如

海门市天补小学

中小学二级教师

实践研究

撰写论文

石亿乾

海门市能仁小学

中小学二级教师

实践研究

撰写论文

石胜磊

海门市三星小学

中小学二级教师

实践研究

资料搜集整理

 

七、博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u/249351964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