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应用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2016-12-06 22:00:12)| 分类: 2015微课题专栏 |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应用的研究
课题名称: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应用的研究
课题类别:海门市微课题
课题主持人:蔡松青
协同组成员:秦爱娟
研究周期:2015.11—2016.11
结题时间:2016.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高效性”问题。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聚焦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以至于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已开始重视新课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工作,并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和尝试,但对于正确的效益观、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实践,在实施推广上也存在不足和不平衡。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行动学习理论。
英国人雷格·列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理论。教师的行动学习,可以理解为: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案例与反思的教学,首先要教师学习有问题意识,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人类的学习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进行,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个人与自我的对话,个人与他人的对话,个人与理论的对话,个人与实践的对话。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有效学习中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教师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包括教师备课的有效性、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媒体运用的有效性……
第二阶段:初步研究、实施阶段,组织课题的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总结,初步形成一些案例成果。
第三阶段:深化、总结阶段,分块总结形成规律性的策略、方法,形成总体报告和相关论文,推出优秀课堂案例。
|
序号 |
|
|
|
发表时间 |
|
|
|
蔡松青 |
《以“趣学”理念点亮小学英语课堂》 |
《基础教育论坛》 |
|
江苏省 |
|
|
张晓瑜 |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英语中的作用》 |
|
|
江苏省 |
(二)课例成果
|
序号 |
姓名 |
|
|
|
|
备注 |
|
1 |
蔡松青 |
《The king’s new clothes》 |
公开课 |
集团 |
2015.11 |
|
|
2 |
秦爱娟 |
《六年级教材培训》 |
讲
|
集团 |
2016.09 |
|
|
3 |
秦爱娟 |
《My primary school life》 |
公开课 |
市级 |
2016.06 |
|
|
4 |
张晓瑜 |
《In the kitchen》 |
公开课 |
集团 |
2016.06 |
|
|
5 |
张晓瑜 |
《My important day》 |
公开课 |
市级 |
2016.06 |
|
|
6 |
秦爱娟 |
《At weekends》 |
比
|
集团一等奖 |
2016.11 |
证书未到 |
|
序号 |
|
|
|
|
|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