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节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课----听管建刚《滴水穿石的启示》

(2013-10-20 21:53:4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研讨

    【两课时连上】

    这是一节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课,为求索在“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之路上的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在上课不久,管老师就说:“一句话已经讲清楚的道理,怎么写成一篇文章呢?今天我们就来破解一句话变一篇文的密码。”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议论文的经典款式——摆出观点,正面论证,反面论证,得出结论。论证部分,管老师教学生如何分段,为什么要分段,分段要“瞻前顾后”,分段还要“随文应变”,从而学习了议论文的一些变化款。简简单单,清清楚楚,实实在在。真的是“给孩子一个视角,一个坡度,他们一定会乐于写作,善于表达。”

      这是一节幽默睿智风趣的聊天课。课始的三问“李时珍是干什么的?”“爱迪生是干什么的?”“齐白石是干什么的?”不仅检查了预习,而且不允许学生讲什么家,“李时珍就是个看病的,爱迪生就是个搞小发明的,齐白石就是个画画的,画着画着就成了大画家……”无形中淡化了学生的名人意识,把这些伟大的人请回原点,暗示成才成名成家非有滴水穿石精神不可,从而更好地感悟他们的成功历程。

一开始管老师紧扣启示,反复读、反复讲,反复背,起初有些不解,直至他连连问道:“启示知道了吗?读了吧?背了吧?懂了吧?下课吧。”才被他的风趣诙谐所雷倒。

 

【附:听课实录】

课前交流:

李时珍是干什么的?强调说的简单一点  就是看病的

爱迪生   就是搞小发明的

齐白石   就是画画的  画着画着就成了——画家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找到了用手指给老师看

上课:

通过预习你找到的启示是什么?

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

读书要学会找关键句

还要会找关键词

找出关键词:目标之一  持之以恒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目标之一、持之以恒,平时爸爸妈妈说过,老师说过,但作者讲的不一样

齐读

男生读前半句  女生读后半句

对称的句子,往往是美的 一二组读前半句,三四组读后半句

对称的句子,往往便于记忆  20秒钟背下来  指名背

再读课题,齐背启示

启示知道了吗?读了吧,背了吧,懂了吧,下课吧

为什么还不下课?

课文还没学。  还要学什么?

故事记记牢,补充点相同事例,这个你都会,都会事情,干嘛要老师帮你干

究竟还有什么要学什么呢?

一句话,写了一篇课文,板书:一句话变一篇文  齐读

学习怎么把一句话变成一篇课文,破解这个秘密。

怎么破解?先读读课文

齐读第一节

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比较: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

哪句话的时间过得快

书上的话和刚才的两句话比较,快还是慢?处于中间

强调不能多一个字

齐读第二节,强调读出感叹号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作者摆出了观点

摆出了观点,要用例子来证明,作者举了三个例子

访名医、尝药草提醒其他组再读一遍。

从小立志学医就叫——目标之一

二十多年就是——持之以恒

第二组读爱迪生的例子,读完了就停,不要多一字

集中注意力就能正确判断

爱迪生一共有多少发明?一千多

假如一星期发明一项,一年发明多少?

一千多项要多少年?二十多年

从小喜欢发明,就是——目标之一

二十多年,就是——持之以恒

读齐白石的例子,读完就刹车

齐白石的要求:不教一日闲过

从哪儿看出没有一日闲过

假如他是作家,怎样不教一日闲过?每天五千字  贾平凹就要求自己每天写五千字

如果他是姚明,……每天训练十小时  魔鬼教练就在这里

如果他是刘翔……训练十小时左右,女孩子好,有弹性

如果是老师

如果是学生

总之每天要进步一点点

齐白石一直到九十几岁

坚持着产生了奇迹,齐白石的画卖了多少钱?

最贵的一幅  4.055亿

齐读这节最后一句

你的学习中有顽石吗?你有吗?你呢?你呢?

石头呢?

不是真正的石头,而是指  板书:

遇到有字面意思,背后还有隐藏意思的词要多注意

作者写了一个正面例子,还写了一个反面例子

写了什么?雨水

前面是三个人,按照常规思维反面例子也应该写人,为什么反面例子不写人?

这样的人举的出来吗?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会留下名字吗?没有

通过三个正面例子和一个反面例子,得出一个结论,齐读

我们教室里有没有正面例子?男生举一个,女生举一个例子

反面例子有吗?举反面例子要慎重,搞不好会得罪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议论文

议论文有一个基本思路

齐读板书:摆出观点、正面例子、反面例子、得出结论

其中花力气最大,重点写的是哪部分

出示第三节。假如觉的一小节太长,分成两小节,在哪里分?双斜线表示

老师巡视,不断评价对错

出示分层

如果分成四层,学生分

都对了,作为老师不能把学生考倒是老师的失败

附加题,分成五层,分分看

巡视,男一号,错  女一号没有动

省略号一节

如果你来写,正面例子这部分是一节、四节还是五节,手放后面

二不选,对这个字,我很感冒

做好准备,用手势表示

采访:你选一节,为什么?

写文章分段很重要,怎么分?不仅看这一节,还要看看整篇文章,往前看看,往后看看,反面例子写了一节,正面例子如果也是一节,读的人一下子就知道了,哦这是正面例子,这一节反面例子,很清楚

看看前面,太极洞里的这一节一百多字,后面分成四节,这么短,一般不可能开头的一节最长最长

所以分节的时候要注意前后联系,板书:瞻前顾后  齐读。

议论文经典款有四个部分

议论文有变化的款式,如遮住了反面例子

擦去反面例子,如果只写正面例子,是写一节呢,还是四节呢,还是五节?

把手放后面,做好决定  举手

为什么你改变看法了,准备用四节

你坚持一节,为什么?

男一号与男二号产生了矛盾

一个往前看,前面一节  这里也一节

一个往后看,反面例子没了,可以自由发挥

你支持谁?

我发表一下观点,我支持他分五节

分节要随机应变,板书:随文而变,齐读

课时那个同学讲的也是有道理的,第一节不能最长

出示李时珍的一层,六十几个字要变成一百六十几个字可以在哪儿加上什么

如果我加上一个故事,老人被李时珍感动,送他一只老母鸡补补身子

不行,不能把主题丢掉,目标之一 持之以恒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议论文,知道了,

得出了结论,齐读,背诵

这句话说的有道理吗?

我觉得没道理,你觉得呢?

看看我讲的没道理和你讲的没道理是不是一样

我的一个同学二十多岁考取医科大学,现在四十多岁,还是个看病的

二十多岁开始,一直做医生 目标之一  二十多年  持之以恒

为什么他成不了什么家

重要的是这样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不是作为名人才有的,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具有,也可以把他作为座右铭

齐读,哪怕这个理想没有实现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上学了,你的孩子的孩子也上学了,你虽然没有成为名人,但你可以对他们说——齐读结论。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以《少年王冕》为例   孝顺  解读:让母亲放心、安心、暖心、开心就是孝顺

                                     好学     喜欢放牛  与妈妈一起吃咸鱼腊肉  买了牛车,春天里拉母亲

好学就是孝顺   这样的教与思品课有什么区别

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  指向能力的阅读教学

不能发生迁移的就不是能力 凡是不能提高能力使其迁移的教学就是指向内容的

四种能力:朗读能力、写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前两种是低年级的重点,第三种是中年级,第四重是高年级的重点

阅读理解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概括的能力

抓重点句关键词的能力

读懂言外之意的能力

联系生活来理解

 

高年级要指向表达,我改成指向写作

课程标准: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把语文比作三成小楼:底楼是识字、写字  二楼是阅读  三楼是写作

表达两个方面:口语、书面语

我认为口语交际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会说和会写,不是一回事

书面语表达:从书本中学习

 

指向写作:专业语文学习者的必由之路

其它课程的老师是为了了解它说了什么——呈现了什么事实、传播了什么……

王尚荣

 

情感熏陶也不是语文的本质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