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阅读总复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初稿
(2013-05-08 22:00:51)| 分类: 教学设计 | 
《把握主要内容》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灵活运用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做到语言通顺、完整、简洁。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方法完整、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课前印发阅读材料《改变一生的闪念》
2.课前自主复习,填写表格,小组交流。
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
1.时间过的真快,在不经意间,同学们已走过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成为了一名小学毕业生,即将参加小升初的考试。在这六年中,我们跟着老师学习了300多篇课文,掌握了许多阅读的方法和规律。学习一篇文章,一般有哪些要求?
预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这样读文章,才能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阅读专题的复习,就按这四步进行。这节课先复习第一块内容。(板书: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回顾方法,提炼要求
【出示历届小升初试卷中涉及概括主要内容的题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题目在毕业考试中经常会考到。
2011年的毕业考试第一篇阅读是《征服》,第二题要求学生概括“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是两位同学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劫持了一位孕妇,在孕妇快要生孩子的时候被生命征服,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情急之下劫持了一位孕妇,孕妇因为极度惊吓马上要生产,劫犯在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和一条即将出生的生命之间,选择了后者,他举手投降,警察抓住了他。但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这个劫犯说自己是个医生,他得到警察的允许成功帮孕妇接生,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小结:通顺、完整、简洁
怎样才能完整、通顺而又简洁地概括出主要内容呢?你们总结了哪些好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三、明确用法
预设一:摘录句段法
一般什么样的课文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请你结合具体的课文说说?【三亚落日、郑成功、烟台的海、夹竹桃、莫高窟、秦兵马俑】
小结:摘录后,有的要修改一下。
| 概括方法 | 运用技巧 | 例文 | 文章的特点 | 注意要点 | 
| 摘录句段法 | 摘录文中概括性的语句 |   | 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中心句、重点段落,而这些句段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的文章。 | 有时需要稍加改动。 | 
练习:补充习题翻到67页,快速浏览并用句子摘录法概括《养花》的主要内容。
四、小组合作,自主归纳
1.其他几种方法具体怎么做?一般什么样的课文适合用这种方法?运用这样方法时要注意些什么?每个学习小组重点选择一种方法,讨论并完成表格。
| 概括方法 | 运用技巧 | 例文 | 文章的特点 | 注意要点 | 
|   |   |   |   |   | 
2.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
预设二: 题目扩展法——把课题扩展成完整的话。
1. 
2.还有哪些课文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莫泊桑拜师、孔子游春、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夜晚的实验、负荆请罪】
5.这些文章有什么特点?(写人叙事,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来说,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标题扩充法”归纳主要内容比较适宜。)
预设三:段意合并法——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
1.先分段并概括出段意,然后把段意串联起来。比如说——
2.一般什么样的文章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层次清晰的文章适合用段意归并法。这类文章一般以写景、状物的居多。
3.连接各部分意思时应注意什么?段意合并不等于直接相加。比如说:《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讲了这样几方面内容【出示】
4.你用段意合并法来概括一下,你概括的时候做了怎样的技术处理?
【先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5.试着用段意合并法概括《索溪峪的“野”》的主要内容。
预设四:要素串联法
1.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比如说——
2.小结: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常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样去把握主要内容,长文章就会简练!
总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板书:……)这些是比较常用的。(合并学生的表格)课文的特点不一样,我们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做到通顺、完整、简洁!看着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做起来可不容易。接下来我们来试一试。
五、小组合作,练习概括。
1. 
2. 
3.全班交流。你们用的什么哪种方法?
4.看来,有时候一篇文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概括。
六、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1.“众人拾柴火焰高”刚才我们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然而,考场上毕竟只能依靠自己单打独斗。现在让我们拿出另外一篇课外短文《改变一生的闪念》,提起笔,认真阅读,仔细分析,灵活用方法,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
2.指生说,评议
四、畅谈收获
1、谁来谈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指名2-3生谈感受。)
师总结:真好!一课一收获,一步一个脚印。希望以后在复习时,同样也可以像今天这节课这样通过合作、发现、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我们的复习一定会更有效!
 
 
 
 
名碑荟萃
在陕西省西安市,有一座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那就是西安碑林。碑林收藏了从汉魏至明清历代的碑石、墓志,共两千三百多块。碑文出自各个朝代书法名家之手,真称得上是名碑荟萃了。
被人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创立了一种潇洒清秀的书体。这种新书体很快在南方流传。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认为是全国的正宗,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唐初的书法家,首推欧阳询。他的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自成一家,人称“欧体”。欧阳询学书十分刻苦。相传有一次,他外出看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石。初看印象不深;后来他又去看,才觉出妙处。于是,他在碑石下整整待了三天,仔细观摹学习。欧阳询晚年的字笔力更加刚劲。西安碑林中的《皇甫诞碑》就是他的作品。
盛唐时期的颜真卿,被后世称为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位书法革新家,他年轻时考中科举。为了学书,他两次辞官不就,跑到洛阳,向大书法家张旭学习。张旭见他有志学书,就把不肯轻易告人的作书方法传授给他。在张旭的指导下,他刻苦学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颜体”。颜体的楷书端正雄伟,行书遒劲郁勃。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碑林中的《颜勤礼碑》就是他的作品。
颜真卿之后,有较大影响的书法家是柳公权。他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最好,就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他的字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世人有“颜筋柳骨”的说法。碑林中的《玄秘塔碑》就是他的代表作。
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艺术大师们留下的杰作,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改变一生的闪念
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心里,让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在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看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28元的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了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阿姨有好多书呢。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出现。
 
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解脱了我,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了一桩心愿:喊您一声‘妈妈’。” 话音刚落,女孩已泪流满面。老师的眼睛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忧郁起来,轻轻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望着女青年脸上的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