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这一年真的感觉匆匆而过。留下的就是和儿女们相处的点滴和孩子们看得见的成长。
有了当年带儿子读国学的基础,现在再带女儿真的是轻车熟路了,没有当年的紧张,更多的是从容。
52周里,因为我生病、女儿生病、去奶奶姥姥家小住,总共耽误了不到三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神童诗》、《千字文》、《千家诗》、《孝经》、《增广贤文》,现在正在读的是《笠翁对韵》、《易经》、《幼学琼林》(下周读完)。
当年带儿子读只想着能带到哪里到哪里,没想到一读就是7年。所以带女儿虽说没有什么目标,但再读个7年应该默认的了吧。一直认为就母女俩个,坚持不了多久的,没想到让我根本没有坚持的感觉,而是在积累,没有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却每天都在带着女儿做,还一做一晃就是一年呢!
带儿子和女儿读国学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坚持”和“积累”的区别吧。什么事情加上“坚持”一词就会让人感觉被迫,感觉被动,感觉累;但“积累”就不同了,它给我的感觉是自动自觉的动作,有一种自身向上的力量!有了这种感觉上的变化,带女儿读国学的过程是享受的,充满乐趣的。
女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儿子同龄好,所以带读国学比儿子那会也省心得多。每周的第一天读都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开始读国学大约在女儿的第二识字敏感期要到来的时候,每天我指读一会儿,她也跟着认识了我认为很多的字。识字是读国学之余的收货。
很多人都问我,读国学是否要求孩子背诵?虽然一样的内容读过七天,她会不自觉的背过一些内容,但我从没要求过她背诵,背过就背过了不表扬,忘了就忘了不批评,在背诵上一切顺其自然。带她读国学如果有什么目的或者动机的话,那就是培养她的语感,指读的过程中预防阅读障碍;让她从小认识文言文,上学遇到时混个脸熟,不惧怕文言文,见到了能和读白话文一样就可以了。
有人说学习本就是一件枯燥的事,带娃更是一件闹心的事。但我想说的是带娃读国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我想这读国学的一年来,女儿收获的快乐真的不能有我多。她学到的东西也不会有我多,没有她我可能带完哥哥就不会在碰这些国学内容了,真的感谢女儿一年来的陪伴!
如果你也想带孩子读国学,也想让孩子有国学方面的积累,那就快点行动起来吧!真的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