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想这绝对不是我一个人的体验,而是普遍情况:只要你读书时候成绩稍微好点,大学念的稍微好点,工作业绩稍微好点——任何一个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成就的人,在国内,必然有被别人说情商低的经历。
当这些人在评论他人情商高低的时候,用的标准只有一个:顺我者情商高,逆我者情商低。
以下言论或者思维模式非常常见:
我考试成绩比别人低,念的大学比别人差,然而未必以后混的不如别人,因为我有高情商;
智商比我高者必然情商低,我因此而自豪;
这些科学家都为人怪异,不懂人际交往,跟我的高情商比起来,水平太low;
他也就学习好点罢了,情商还是太低;
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抬,没有技能没有学习能力,没事,我有高情商,善处人际关系,定然会成功;
人际交往中我喜欢的人情商高,令我不喜者情商低。
当你肆无忌惮的评论别人的情商时候,这件事本身就很offensive,其实就已经在得罪别人了,说明你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其实也很一般,起码没有你的标榜的那么高。所以你看,这就是一个矛盾,搬起了石头,最后砸到你的脚......
标榜情商——蠢材们最后的遮羞布和避难所。
那么真正的“情商”是什么?
EQ的概念最早来自1995年的一本书:
在国内谈论情商,利用情商这个概念党同伐异对他人指手画脚者众多,然而真正读过这本书的人可谓寥寥无几,这个现实让人感觉十分荒唐。
本书的作者,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Daniel Goleman是最早大力推进“情商”概念的人,这个概念对商业,对社会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现在“情商”在国内却成为了蠢材们的遮羞布和避难所。
在书中,Daniel给情商的定义非常精准,有五大重要组成部分:
self-awareness自我意识
self-regulation情绪控制
motivation自我激励
empathy同理心(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
social skill(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简单来说,就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而社交技巧不过是其中一个侧面而已。
但是在国内情商却成为了无数油滑乡愿,无耻小人洋洋自得的理由,这些人毫无任何自我反省能力,更没有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基本的情绪控制能力全无,在意志力方面毫无成就,长期以来毫无任何成绩,如今居然能洋洋自得自己的“情商”,滑天下之大稽。
事实上,任何一个稍有成就的人,哪怕只是所谓的“高分低能”不断考满分的人,也必然是情商很高的,因为按照EQ的定义,如果你没有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那么你根本不可能取得任何成绩。
所以按照传统定义看,如果智商高指的就是成绩好,工作出色,那么智商高的人情商必然高。所以年轻人过年回家,根本就不必理会哪些傻逼大人对你们下的定义,充满自信独立过自己的生活即可。
至于那些喜欢标榜情商的人,情商高低不太确定,智商是肯定低,而且肯定不爱读书,非常浅薄没文化。
附,这篇文章
提到过多读有用的非文学书,很多人让我多推荐。大家完全可以从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本书开始:
https://yunpan.cn/cBsRKsNNFTEgv (提取码:928f)
觉得我的意见有用请打赏。
点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