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6月21日

(2022-06-21 15:44:29)

  读《悲惨世界》有感

 

                            何珺

这个世界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和平美好,剥开那层满是鲜花绿叶的虚伪表皮,便能看到里面藏着的肮脏画面与糜烂的尸骨。正如《朝花夕拾》中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悲惨世界》,便将这悲哀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在小说的作者序里,雨果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在作品中,对下层人民痛苦命运的描写占据了主要地位。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以及街头流浪儿格夫罗舍,都属于这些不幸的人。他们受尽痛苦,遭遇到无情迫害,被社会所唾弃。雨果在描写他们痛苦的命运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的鸿沟。

 

悲哀的不仅仅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同样身处悲哀——

 

冉。阿让,多年前他看着橱窗里那个面包,暖黄色的灯光仿佛照耀着的不是色泽金黄的面包,而是一条鲜活的生命的延续,是藏在乱葬岗里苟延残喘的生灵最渴望的唯一救赎,是一个家,一段平静而平凡的生活。他鬼使神差地向它伸出了手,可惜抓到的不是一顿温饱,是冰冷黑暗的樊笼。出狱后他又因为那个打在他灵魂上的标签,处处受阻,怀揣着对生活的不满,对现实的怨恨。他再一次偷走了面包,可是,他的手心里并非空空如也,他在无意间误打误撞地与一个崇高而无私的灵魂打了个照面,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的一生矛盾而令人费解,他似乎永远都在逃跑、躲避身后那道万仞深壑;又仿佛从未闪躲,一直注视着陡崖之下那个万骨枯百鬼嚎的地狱。他的前半生似乎被碌碌无为与罪恶填满,后半生又截然相反地接受着太阳的照耀,善良的润泽。但我想,他的生命从未烙上片缕的黑暗,只是一位不速之客——乌云遮挡了片刻的光明。他在焦黑的荒地上苟延残喘,在翻开结块的土石时,恰好瞥见了那抹深深埋在死亡与干涸之下的人性的光辉。

 

再一个就是芳汀,她的一生可以说是始于穷苦,终于黑暗。由芳汀抱着幻想将自己的孩子寄养在了蒙佛梅一位酒馆老板的家里。正是因为将自己的希望和最美好的爱交给了一个连自己都无从知道的人那里,悲剧也因此随之而来,这里我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更看到了雨果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因为这个酒店老板就是参加过大革命的人。就这样芳汀的命运被自己的孩子牵制着,自己的孩子又被酒店老板控制着。酒店老板和自己的老婆一次次的对于芳汀进行要挟和欺骗,一次次勒索钱财。这种被动的接受也成就了芳汀最感人和最伟大的母爱。芳汀为了孩子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之后连自己的两颗门牙都卖了。正是因为种种的罪恶和芳汀母爱的对抗对于人类爱的压迫才致使芳汀最后的死亡。

 

沙威这个角色可能并不讨人喜欢,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他的一生贯彻了刻板一词,他就像一个卑微到尘埃里急切苛求高位的蝼蚁,当他有机会登上那个道德的制高点时,他毫不犹豫地忘记了曾经粘在自己身上的泥土,对着茫茫的尘世用苛刻的眼光审视一切。他自以为站在最公正不阿的法律之上,冷硬得不通一丝人情,他那双严厉的眼睛吧一切的人情世故,冷冷暖暖全部挡在了心脏外面,即使肉身留存体温,心脏却已经冷冰冰的,只是在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上下蹦着而已。这里对冉阿让的穷追不舍便可以看出,他对责任有着极大的痴念,他把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上百倍,直至生命之火燃尽的最后一刻,他就像一具被抽干了温热血液的干尸,寒风卷席而至,轻易地把他吹倒在了责任上,将卑微刻在了他的生命之碑上,可恨,又可怜。

 

在这个悲惨世界里,黑与白的界限已不甚明显,有人在白天里活得光明磊落,有声有色,夜幕一降临,便狠狠撕破脸,隐隐约约露出一颗挂血的獠牙来。有人将嗔痴化作无私,亦有人在现实的夹击下把善良亲手捻作齑粉。苍穹中有人默默地注视着一切,然后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轻轻放下一块诱人的面包,打开了暖黄色的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年05月26日
后一篇:2022年10月27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