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落幕》
(2011-12-30 09:42: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纪录影片 |
片名:落幕
编导:冯晓华
摄像:冯晓华 王 昆
内容简介:
说起皮影戏,现在的很多人都已经没有太多的印象了。它曾经风靡过中国的古代宫廷,最早的皮影始于汉武帝与李夫人的传说,对逝去李夫人极度的思念,让汉武帝分不清究竟是皮影还是真人,自那以后,皮影戏开始流行,到了宋代,这一戏种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经历了数百年之后,它却逐渐被人们淡忘了,以至于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对皮影这种古老的艺术都只有了一点模糊的印象。
1781年8月28日,德国文学家歌德,曾以中国皮影戏的演出来庆贺他32岁的生日,在皮影戏进入欧洲的同一个时间,这个中原的戏种也随着艺人们来到了云南腾冲县固东镇的刘家寨。这个远离城市的小乡村也因为有自己的皮影戏班,而被人们所知,然而,当十年前第一台电视机抬进刘家寨,刘家寨的皮影戏班就一天天泠落下来,彩色的、精致的皮影道具——靠子,仿佛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只有刘家寨这个最后的皮影戏班班主人和他的几个老伙计仍然痴情于这门独特的艺术。也只有在皮影戏的厮杀和悲喜之中,这些平日里的种田能手才能找回自己的精神世界。矛盾、情感和悲喜都在皮影中融合。然而,现在一年才两三场的皮影戏表演,有时还不能支付艺人们小酌的酒钱,皮影戏班资金困难,观众凋零,村中的年轻人面对这个既难学,又不赚钱的手艺,都不愿意再传承下去。就在此时,昆明的一家茶吧向这个皮影戏班发出了邀请函,但是老艺人们不愿与现在商业运作、“同流合污”,他们的清高姿态与他们一生的执着相环相扣,本片以戏班班主任刘永周为主人公,以二00二年冬天上演的最后一幕皮影戏——杨家将·李陵碑,为顺时针线索,以戏外发生的故事为逆时针线索,交叉编辑,戏中有韵,戏外有情,记录了刘家寨寨最后一个皮影戏班的故事。
2005年九月,我们又在昆明看到了这家戏班。这是刘家寨皮影戏班第二次到昆明。距第一次到昆明演戏,已经有43年之久。那时侯到昆明的,是他们的前辈。老艺人的父辈们曾经说过,那个时候,他们受到了这个城市热烈的欢迎。这次邀请戏班来的,是云南银潮服务中心。
与三年前大不相同的是,在那张白色的银幕之前,两位掌杆艺人已经不象从前那样孤单了。幕布前的几个年轻人让这个古老的戏班充满了生机。这三年间,几位老艺人已经去世,但是他们的技艺没有象他们活着时那样似乎失去了指望,一些跑厌了生意的后辈在祖先悠长的唱腔里,重新找到了精神的支点。悠缓的弦子,慢了很多拍的唱腔,让他们体味到了不可言传的韵味。虽然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多,但他们足以给这个古老的戏班带来绵长的希望。
本片获第七届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最佳短纪录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