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路】旅英“虎”妈:尊重在左,自由在右

(2014-10-15 04:31:46)
标签:

杂谈

【心路】旅英“虎”妈:尊重在左,自由在右
2014-10-15 周洲 语言学习与教育国际工作坊

编者按:

职业女性时刻在平衡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做到给孩子更有质量的时间?如何坚持良好的育儿理念?如何在中西合璧的家庭中实现“各美其美”,又家庭和谐?这位中国旅英“虎妈”的心得颇有意趣。

周洲,国际注册会计师,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西苏格兰大学一等会计学士学位。普华永道咨询顾问。两个女儿的妈妈。姐姐美怡三岁,妹妹如怡一岁。17年来旅英生活,除了全职工作,照顾孩子外,也兼顾着自己的育儿博客,和众多新手爸妈们一起成长进步。博客: blog.sina.cn/luckysepgirl



很久以前,没有孩子时,我和众多亚裔华人一样,都认为教育和学历紧紧相连。曾经和一位英国朋友聊天,她问如果我的孩子将来不想上大学怎么办?那时我认为这问题简直不可思议。一个不上大学的人将来会有什么竞争力?要靠什么生存呢?

时隔多年,当我已经有了一对娃,看着她们一天天长大。某天想起朋友的问题,我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么多年来,我在工作旅程中,在求学生涯中,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我逐渐明白,学历虽然重要,却绝对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如今已为人母的我,再次审视“教育”二字,跳入眼中的不再是名校、成绩、学历和专业。我要给予孩子们的最基础、最坚固的教育,首先就要从“情商”开始!

“教”和“育”缺一不可

在我看来,“教育”一是要“教”授知识和技能;二是养“育”和培“育”做人的思想、原则和态度。二者缺一不可。光有教,没有育,就算是旷世奇才也难以施展才华;而只有育,没有教,那可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心善想要普渡众生也无奈没有技能。

在我们这个中西结合家庭里,我和娃爹一开始就默契地达成共识:分工明确扮演不同育儿角色。美怡爹负责“教”,一切从最基础的做起,比如两个孩子从只有三天大开始,爸爸便每晚坚持给孩子们读故事书。天天如此,从未间断过。寓教于乐是主旋律。美怡爹为了帮助孩子识字、拼写,设计了多种家庭游戏;每当电视探索频道有什么科学,比如物理太空或是生物等方面的好节目,美怡爹会录好,然后陪孩子们边讲、边看。



而我这个本应该是传统中国的“虎妈”却担当起“育”这个有乐趣的角色。作为妈妈,孩子们的衣食住行自然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心理上、性格上养育、培育她们。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那咱就背着娃儿去旅行吧!美怡的第一次旅行是她六周大,如怡第一次旅行是十周大。我们注重通过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了解当地的人文;和孩子们四处搜索美食、奇闻趣事,走街串巷,以体验他乡的风情。如今美怡已经略微懂事,所以每一次出行前我们会向她大略介绍目的地,然后把她想要去的地方添加到行程里。

教育需要尊重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理所当然的认为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因此,小至孩童的玩具、衣食,大到孩子们的玩伴、学校,我们总是在为孩子们做着决定,做出选择。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学区房。同国内情况相似,在英国,不少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孩子们不输在“起跑线”上,费尽心思,人力、物力、财力,无所不用来争取学区房。这样做无所谓对错,但在这一过程中,父母还应该考虑孩子的情感和喜好,尤其是当这个决定关系着孩子的升学问题时。

美怡现在的幼儿园里已经有了很多熟识的小伙伴,以后大家可结伴一起开始小学学习。我们不会因为看重学校的排名而强迫她转校。以后读高中,我们也会尊重她的择校;如果她希望读私校,我们会支持她去考学;如果她不舍得朋友而执意要和大家集体升学,那我们也相信孩子的判断和尊重她的选择,给她决定人生的权利。尊重孩子的同时,也可发现并鼓励她去发掘那份难得的做一件事的热情和执着。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小,不懂事,根本无法知晓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父母之前的教育出现了断层漏洞。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过多干预并替孩子包办他们的“决定”。爱孩子,就要尊重他们。教育,更是如此!

夫妻立场统一、持之以恒

父母在孩子面前统一立场非常重要。父母提出要求,孩子可能不理解,甚至感到困惑,不知道是否听爸爸的,还是妈妈的。有的孩子还会利用父母的分歧来表示对抗。

我和美怡爸爸即便为各自观点争论,但在孩子面前我们绝对互相支持,意见一致。我们对待两个孩子的教育态度也保持一致,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处理,虽然有时这样做起来不容易。在家,姐姐美怡每次犯错,我们会把她送到“淘气角”(naughty corner)去反省。

一天天在长大的妹妹也开始淘气了。尽管跟姐姐相比,妹妹还小,可是也得遵守立下的规矩。妹妹在10个月大时也第一次尝到了被送到淘气角的感觉。现在不管谁犯了错,都会被送到那个角落里反思一下,甚至连爸爸妈妈也毫不例外,因为孩子也有权“惩罚”我们。



教育是不断发现乐趣的过程

在印象中,教育总是给人沉闷、无聊、迂腐、呆板、空洞和严肃的感觉。可当我们真正的用心去准备、去找寻、去参与时,教育突然成了不断发现乐趣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中西结合的家庭,教育无时无刻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着。

有时周日早晨,我会带孩子们去电影院看一场儿童片;每当家附近有音乐会、歌剧之类的活动,我把孩子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一同去欣赏表演;每当听说有新的美食,孩子们会欢天喜地跟着我们一同前往品尝;周末午后,我们常常一起聚在厨房,烘烤糕点、饼干,或是亲手做冰淇凌、果冻等美食。

每周的超市采购是全家快乐的时光。我们翻看超市里的杂志书籍,每个人选一本自己喜爱的读物,再按照购物清单一个个货架,捉迷藏一样找下去。这些都是非常开心、有趣的家庭琐事,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过程。



我个人坚信,孩子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基础倘若坚固了,那么青少年反叛期,以及成年期受周围的影响,包括学校、同学、朋友和社会对孩子的影响,都不足以动摇早期父母为她们奠定的基础。

在我看来,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并非是砸锅卖铁、节衣缩食的供孩子们去读最好的私校;不是为她们雇佣私人教师补课备考;也不是每天气喘吁吁的载着孩子从一个才艺课到另一个才艺课;不是带着孩子四处打比赛拿奖杯;更不是为了孩子完全丧失了自我,把围着孩子转变成了生活的重心。

孩子们最需要的莫过于父母的参与、尊重和倾听。她需要你的时候你在那里,你和她一起成长,接受彼此的教育,分享共同进步的喜悦。孩子年幼的足迹里有父母共同的脚步,这样的教育其实怎能简单的用成功和失败来评论呢?这样的教育是人性的、温馨的、快乐的、高效的、充满爱的,而这也会是每个孩子最渴望拥有的教育。

编辑:王冬莹 、韩桦
========================================================

“语言学习与教育国际工作坊”是一跨国教育交流公益项目,为海内外的爸妈和孩子,以及国际教育、语言、社会、心理学界人士的交流平台。旨在分享第一手家庭育儿心得,透视东西方教育理念,探讨语言学习和文化适应,促进教育的国际借鉴和优化。

国内孩子学英文,海外华裔学中文,都面临方法学,资源匮乏等相似问题。为探讨并帮助孩子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科学,实际,有效且快乐地学习并掌握一门外语,这一教育公益项目应运而生。

The lack of effective learning approaches and applicable learning materials are major obstacles shared by children in China who are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as well as those Chinese living abroad who wish to get to grips with their mother tongue.

This has led to the creation of this non-profit programme, with an aim to investigate and explore scientific,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s which enable children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n an easy and fun way.

This global multilingual club serves as an exchange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parent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s in linguistics, education, sociology, psychology as well as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first-hand parenting skills and knowledg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re to be shared, along with an exchange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philosophies of various countries.
===============================
为了更多家庭和孩子受益,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的公号和分享我们的内容

公号名称:语言学习与教育国际工作坊  微信号:language_clu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