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儿歌的教学总是摸不出头绪理不出方向。通过观摩王老师的小班经典儿歌的《小老鼠上灯台》的教学活动,然后参加了张主任组织的儿歌教学培训,从而找准了方向,了解了儿歌教学的教学方式。以下是我针对这次儿歌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学习经验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儿歌的特点,语言浅显易懂,韵律和谐,节奏性强,琅琅上口,富有动作性,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些特点要求进行儿歌教学时应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授,如:图谱式、游戏式、手偶式、问答式、动作表演、多媒体课件演示等许多方法来进行。
当幼儿对于儿歌的内容已经熟悉的时候,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增加难度,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对儿歌进行续编改编、套用歌曲变换节奏、角色游戏扮演等多种方式进行。
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扰乱课堂秩序的幼儿应该及时给予关注。首先,课前就要告诉他们哪些事情不该做。其次,在课堂上给予正面引导。最重要的就是平日里对幼儿的常规培养训练。
在进行儿歌教学时,一定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孩子。上课前,让孩子解决号生理需求。建立严格的惩罚制度,课后兑现承诺。要表扬上次表现好的幼儿,给予正面引导。
二、体会运用
通过王老师的示范课,各组之间的激烈讨论以及张主任的总结,丰富了我的儿歌教学层面,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1、在以后的儿歌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停留在一种单一的方式,而是吸取百家之精华,运用这次学习而获得的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针对不同儿歌,首先分析类型,然后选择合理方式。
2、对于幼儿已经熟悉的儿歌,我们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模式,寻找突破点进行创新,挖掘儿歌更深一层的含义,让幼儿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有新的收获。运用新颖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来达到课堂效果,更加促进幼儿的学习。
3、在班里,我们要注意时时刻刻培养班级幼儿的良好常规,形成规则意识。让幼儿明白,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违反规则就要受到惩罚,因为良好的课堂常规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4、无论进行什么教学,我们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无论是物质准备还是经验准备,备课的时候就要备好幼儿,考虑到幼儿会有哪些回答,面对这些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思索探究
这次儿歌学习的培训,让我对儿歌有了新的思索:
1、我们针对儿歌的特点,如何来挖掘儿歌的独特魅力?
2、如何将儿歌合理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3、如何更好的发挥儿歌的教育功能?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所得到的经验应该运用到以后的儿歌教学中,而且在幼儿的儿歌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针对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儿歌本身所特有的教育价值和魅力,巧妙而深入地利用好这一文学形式,更好的发挥儿歌的无限潜能,不断提高幼儿教育工作的成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