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尔“矛盾空间”版画欣赏
莫里茨·柯内里斯·埃舍尔 Maurits Cornelis Escher
(1898-1972)是荷兰最著名的版画家。
1898年生于荷兰利大瓦登地区的埃舍尔,一生酷爱旅行,对大自然怀有深厚的感情。他通晓音乐,尤其是巴赫音乐的理性化,数学秩序感,以及严谨的法则,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一生所作的大量探索为绘画开辟了新天地,尤其是后期的“智力图象”创作,传达了主宰人类思维的世界的自然法则,用他的话说,他“最终使艺术步入了数学领域”。
《变形》(1939-40),《相对性》(1953)《凸和凹,上行和下行,俯视与平视等透视的相对性,同时在一幅中把在物理学,建筑力学以及不同视点看来自相矛盾的空间和建筑的视觉特征混和在一起。在《上行和下行》中,上行的僧侣不断地往上走,下行的僧侣不断地往下走,按常规每行的第一个僧侣不应该和最后一个僧侣碰头,但他们在视觉上碰头了,而且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http://a2.att.hudong.com/33/94/200000030136126898944849000.jpg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200000030136126898944915104.jpg
http://a2.att.hudong.com/62/10/200000030136126909104265454.jpg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200000030136126898945019864.jpg
http://a4.att.hudong.com/55/94/200000030136126898945108205.jpg
埃舍尔早期的在部分版面是关于风景和建筑的,
尤其是那些意大
利海岸城堡,教学,小镇街道充满着神秘的童话色彩。
比如城堡的塔楼变成国际象棋,一
堆书和一条街道连接。
事实上埃舍尔所有的作品都是充满着幽默,神秘,机趣及童话般的视觉魅力,
他的作品以被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释得很深奥,
但视觉本身却能被不同层次的人接受和体验,那怕是孩子。
http://a0.att.hudong.com/30/09/200000030136126909095230651.jpg
http://a4.att.hudong.com/47/94/200000030136126898945153355.jpg
http://a0.att.hudong.com/66/10/200000030136126909103779317.jpg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51071.jpg
http://a4.att.hudong.com/65/09/200000030136126909095708102.jpg
30年代末埃舍尔游览西班牙阿哈布拉宫殿后而制的版画让他初得名气。
阿拉伯人在这所宫殿遗留下来的装饰造型和装饰技术深深吸引了他,他将这些造型描绘下来,
并作了认真的分析。
从这一研究中形成了埃舍尔的新构思,即受人欢迎的“规则平面分割图”,
版画空间结构复杂而巧妙、形状畸形而奇妙。
埃舍尔对规则平面分割图非常感兴趣,这种方法是将同等的图形相互吻合连接在一起,填满整个平面。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51075.jpg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51072.jpg
在《循环瀑布》中,瀑布既象在平面流动,又象在上下之间流动,
水由下往上的循环在画面视觉中似乎是可能的。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51076.jpg
http://a0.att.hudong.com/86/11/200000030136126909112003172.jpg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200000030136126898945217234.jpg
埃舍尔至今无法被归入二十世纪艺术的任何一个流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的画的价值正在超越许多现代艺术流派,显示出永恒的魅力。
直到九十年代后期,人们发现埃舍尔的视觉模拟和今天的虚拟三维视像与数字方法是如此相象,
比如结构线条之间的穿插,将人的头形分解成薄大的条带,几乎和今天的数字方法没有区别,
而他的各种图象美学也几乎是今天电子计算机图象视觉的翻版,充满着电子时代和中世纪智性的混合气息。
因此,埃舍尔的艺术是真正超越时代,深入自我理性的现代艺术。
http://a0.att.hudong.com/26/00/200000030136126899007367035.jpg
从透镜子看物体的曲面变化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51080.jpg
http://a4.att.hudong.com/20/00/200000030136126899007499956.jpg
http://a3.att.hudong.com/05/94/200000030136126908943389475.jpg
埃舍尔另一部分版画作品的吸引力在于它们表达了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存在的图象。
这些“不可能存在的图案”源于埃舍尔对人类大脑的幻想,
因为大脑不断尽力将二维的图案转换成立体图案。
埃舍尔的不可能存在的创作手法在结构和细节选择上非常考究.
http://a4.att.hudong.com/12/00/200000030136126899007575081.jpg
http://a4.att.hudong.com/03/97/200000030136126908971350736.jpg
埃舍尔的画还对现代美术的构成和变形探索产生了很大影响。飞鸟虚实相间的互补相互构成轮廓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51077.jpg
埃舍尔运用熟悉的图案,如鸟、鱼和爬行动物,来组成平面图案。
他系统地将这些图案制成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将其“镂空”,
之后恰到好处地“贴”在外沿的位置。
用这样的方法,埃舍尔制作出了变形而循环的版画,从一个图案渐渐变到另一个图案,
从相同的图案渐渐变到不同的图案,然后又(循环)返回。
http://a3.att.hudong.com/28/00/200000030136126899007644686.jpg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51097.jpg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51098.jpg
http://a4.att.hudong.com/12/10/200000030136126909104835321.jpg
http://i564.photobucket.com/albums/ss81/xte1930/200000030136126908942571084.jpg
http://a0.att.hudong.com/74/09/200000030136126909094782571.jpg
爬虫由三维向二维的变形
http://a2.att.hudong.com/50/94/200000030136126908943808445.jpg
http://a1.att.hudong.com/66/96/200000030136126908969180784.jpg
http://a0.att.hudong.com/13/97/200000030136126908970479775.jpg
http://a3.att.hudong.com/20/09/200000030136126909096234433.jpg
http://a1.att.hudong.com/88/97/200000030136126908970884604.jpg
从表面上看,埃舍尔提示了眼睛直觉的致使弱点,
但本质上,埃舍尔的画是哲学悖论的一种视觉隐喻,
就象他著名的《作画的手》(1948)所象征的。
http://a1.att.hudong.com/23/09/200000030136126909094373383.jpg
http://a0.att.hudong.com/84/94/200000030136126908944405178.jpg
http://a3.att.hudong.com/28/96/200000030136126908969730667.jpg
http://a2.att.hudong.com/82/94/20000003013612690894294504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