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间的人际交往
(2014-06-09 23:48:05)
小妞不过是第一年的幼儿园半托班,一周只去2到3个大半天,不过随着小朋友间越来越熟悉关系越来越亲密,幼儿园的人际交往也开始走上日程。随之而来的是小朋友间的人际交往带动起家长间的人际交往,而家长间的人际交往又回过头影响小孩间的关系。所以做家长不论是内向外向型,都得随着小朋友的动向不得不提着精神去面对孩子迎面带来的各种新的人际交往关系。
幼儿园人际关系的一个体现,妈妈发现从小妞入学几个月后3岁半左右的时候,在学校里孩子之间已经开始明显地有“圈子”或“帮派”的意思了,当她谈论某个小朋友时,她会说她(他)是我的朋友,或者她(他)不是我的朋友,或者她(他)说我不是她(他)的朋友。入学前2个月她不断地在20多个小朋友之间游离变换,2个多月后她看起来进入了一个大部分都年长她一岁到一岁半的纯女孩子的“A圈子”里,然后她开始喜欢上学。一段时间后她又同时进入了另一个年长她一岁到一岁半的男女生混合的“B圈子”里,然后慢慢地她被A圈子淘汰出局或者她自愿出局,原因是“A圈子”里有两个大女生ANGIE和HANA曾说她是BABY,这让她非常受打击,最终导致她彻底离开了这个“A圈子”,完全进入“B圈子”。不过平时她还会和A圈子的女生经常一起玩有时还偶尔分享美食,但是有时看起来玩不了多久,双方就会有一些小孩的互相挑衅和攻击的词语出现,比如对方大女生喜欢哈哈笑着说“你是PUPU”,于是小妞马上反击“你是PUPU!”,然后这时如果小妞B圈子的朋友也在场,她(他)也会跳出来给小妞帮腔向对方说“不要对她那样说!或者不能那样说!”,或者大人或老师来阻止,于是对战结束。(最近妈妈悄悄问她,ANGIE还那样说你吗?妞答,再也没有了,妈问问什么?妞答“我对考恩老师说了,我说ANGIE总是那么说我,于是老师带我去找ANGIE告诉她以后不能再说这些话了,她就再也没说了。听起来几岁的孩子遇到问题最终都是会有自己的解决办法的。不过妈妈还是对她说,你处理得很好,以后遇到任何不好的问题都要告诉妈妈,老师或者朋友,大家可以一起解决难题,好不好!)
而小妞B圈子的人数差不多有6个人,圈子朋友一起表现最多的是常在一起玩,一起见面时会开心地互相大叫对方的名字,或者手拉手开心地跳圈子,或者正在玩的小朋友看到另一个小朋友来了,会马上通报给其他人,某某某来了,然后大家欢迎她(他)的加入,或者几个人一起互相做鬼脸,还有很多时候,圈子里的朋友会一起大方地分享美食,几个小朋友坐在游乐场的某个角落,其他几个围过来大家一起吃那一袋美食或者对方直接一个一个发给大家,还有某人哭的时候,朋友会过来安慰“不要哭了,你会好的,妈妈就要来了。。。”之类安慰的话。看起来小朋友圈子倒也有点有福同享有难题一致对外的意思。
小妞和另一个WILLIAM年龄一样在B圈子里都最小,他们六个人的圈子看起来维持了几个月后,最近WILLIAM似乎被排除到了圈子外,妈妈最近去学校参加两次活动都看到WILLIAM一个人郁郁寡欢自己在一边玩。妈妈问小妞WILLIAM最近怎么样?你们在一起玩吗?小妞答“WILLIAM现在不是我的朋友”,妈妈问为什么?小妞答WILLIAM是小男生,我是大女生,大女生要和大女生大男生一起玩”。妈妈说“,WILLIAM
看起来也是一个大男生呀,你们以前不是好朋友吗?他最近是不是不开心啊?他生病了吗?你是大女生,下次你看到他不开心可以问候他,你怎么了?你还好吗?好不好?”。小妞点头答应,然后又说“上次WILLIAM在学校发疯了,他一个人坐着忽然很大声地大叫,把我们都吓死了”。妈妈说“明白了,可能是不是他忽然没有朋友一起玩了,他很不开心呀,所以才会大叫,下次你问问他还好吗?”小妞点头说“好!”。看起来小朋友不论在家里无论多么喜欢撒娇发嗲争做小BABY,在外面都希望自己是绝不可以被人轻视的个大家伙!
这看起来是“圈子”里面的状况,而圈子外的人想临时加入某个圈子里玩或干什么,似乎总要有礼貌地问“我可以一起玩吗?或者我可以玩那个吗?”等等,否则就可能被拒绝。总之圈外的人想进入圈内通常需要有礼貌地争取,不能巧取豪夺,否则就会被整个圈子一起排斥。这也意味着某个小朋友如果有自己的圈子她(他)会有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朋友交往的快乐感,如果一个小朋友游离于所有圈子之外,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她(他)的幼儿园生活可能会少了很多快乐和朋友带来支持的安全感。
下学期小妞就4岁了,她这个B圈子的朋友除了WILLIAM,其余四个人都将离开PRESCHOOL进入Kindergarten,还有A圈子的所有人也要离开PRESCHOOL进入Kindergarten,这就意味着她曾经的好朋友和玩伴都要和她分开了,虽然她一直强调自己是个大女生要和大女生大男生一起玩,但下学期她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她要开始和现在班级里剩下的和她年龄相仿或比她大半岁的小朋友一起迎接新来的比她年龄小半岁或1岁的小朋友,她必须学会和以前的大朋友圈子分离,自己重新建立或者融入一个新的年龄小的朋友圈子。这是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也是人生人际关系交往的第一步。
而幼儿园人际关系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某个小朋友如果开生日会他(她)会邀请谁,被邀请方如何去回应。
最近小妞就忽然又收到4
个孩子的生日邀请函,加上前段时间的2个,一共6个,三个小男生三个小女生,男女对半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比例,虽然通常女生都是偏向只邀请女生,男生
偏向邀请男生。但是由于这三个小男生也都是她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所以她自然受到邀请。而当我们问及她如果开生日会她会只邀请女生吗?她断然否定,答曰“男
生女生只要是我的朋友我都邀请”。还好,她的回答也是我们期望的,我们不希望女孩子太女性化,也不希望她像男孩一样调皮野性,男女生差不多的玩伴和好朋友
可以让她有机会了解和学习不同性别的优点和特性。
有关4个生日邀请会,有2个是她B圈子的朋友,另2个是B圈子外的小朋友,妈妈问小妞的意见,都要去参加吗?其中3个邀请,小妞立刻高兴地答应了。但对NICO的生日会,小妞断然说了“NO”,连续几天妈妈问她,她都说“NO”,几个月前NICO曾是她最好的朋友,NICO是个很调皮的小男孩,妈妈当时还担心不要老跟他玩变得太疯了,看起来她已经转向了,妈妈多虑了,妈妈问她为什么不去?她前面几次一直没答话,有一次终于发话说“他太吵了,好烦!”,然后妈妈述说NICO的种种好处再问她去参加吗?她仍旧断然拒绝,“不去!”好吧,不去就不去吧,妈妈很喜欢她这样有自己的注意和自己的选择,不过受人邀请,不论去否,做家长的依旧要代表孩子表示一下心意,于是妈妈给NICO准备了一个小礼物,连同另三份礼物,还有前面2份礼物,因为小妞,妈妈短时间内代她准备了6次生日礼物,做了妈妈,孩子的人际交往对象逐渐也变成了妈妈的应酬对象。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