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季施肥篇

(2012-01-26 11:46:43)
标签:

杂谈

                            

怎样给月季施肥?

 

   月季花性喜肥,加上开花、发芽多,施肥工作不可忽视。 

    盆栽月季必须勤施追肥,以补充盆土中基肥的不足和生长期对各种养分的需要。浇水时,每隔一周酌加液肥(最好用豆类、鱼内脏等的发酵腐熟液)于水中施用,能常保叶片肥厚深绿而有光泽。早春发芽前,可施一次较浓的液肥。如果已经发芽并开始放叶,这时正值旺生新根,则不宜旗肥。4月中旬至5月初出蕾前约5—7天施肥一次,肥水比例为20%。5月盛花期忌施肥。6月花谢后,腋芽未放前,可施一次中等浓度的液肥。9月间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将发来发时,再施一次中等液肥,以促进秋花繁茂。12月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机肥越冬。 

 

    月季冬季埋施肥料对地栽月季,可于修剪后在植株根系外围挖环状沟,视植株大小,每株埋施250-300克的饼肥,也可施用500克的鸡、鸭粪或2.5-3公斤的肥塘泥,以满足其翌年生长和开花需要.盆栽植株可于修剪后,从花盆中将植株脱出,抖去部分宿土,剪去已腐烂枯死的根系,换肥沃的疏松培养土栽好,同时在花盆的中下部埋施50-100克腐熟饼肥,可满足翌年生长和开花的需要

    地栽月季施肥,浓度可适当增高,冬季结合松土,将瘸熟厩肥或饼肥积翻入土中作基肥。春季发芽后,用加水液肥,每15天追肥1次。开花前后每7天追肥一次。月季施肥应以薄肥多施为原则,并注意盆土带干,便于吸收。注意勿将肥液沾到叶片和花瓣,否则容易发黄枯焦。 

    有经验的花农,对月季花施肥掌握着三要浇,三不浇,即三月迎春时要浇,9月迎秋时要浇,12月冬眠时要浇;发芽时不浇,开花时不浇,叶子上不浇。这是给月季施肥的诀窍,是使月季生长健壮,开花鲜艳的经验总结。(思菱)

月季施肥技术

 

 

一、苗期施肥要求 
  1.当扦插或者成活后或嫁接苗成活后,开始施第一次追肥,肥料组合一般为0.05%尿素,0.1%磷酸二氢钾,0.5×106三十烷醇,施肥方法要求为喷淋。 
  2.第一追肥710d,追施第二次肥料,肥料组合为:0.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施肥方法仍为喷淋。 
  3.当苗准备定植前两周,每周要求用1×106的三十烷醇、8000倍的芸苔素内脂混合每周喷淋一次。 
  二、整地施肥 
  1.每亩地要求施用56t的腐熟鸡粪,同时每亩施用1t的钙镁磷肥与鸡粪相混合作基肥。 
  2.施用基肥时,要求在定植槽上开定植沟,沟深405cm,沟宽15cm,基肥施于沟底后、上盖一层土、然后再将月季苗定植其中。 
  三、月季生长初期施肥要求 
  月季生长初期指定植苗成活后开始至切花开始显现花蕾为止的一段时期。 
  ()追肥 
  1.每两周根施一次化肥,浓度:硝酸铵2000倍、硝酸钾4000倍、磷酸二氢钾5000倍、三十烷醇10000倍。 
  2.据月季的生长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微量元素,如:硫酸镁4000倍、硫酸亚铁10000倍、硫酸锌20000倍、钼酸钠20000倍、硫酸铜5000倍等。 
  ()叶面喷施 
  1.每周喷施一次叶面肥料,施用浓度为:磷酸二氢钾10002000倍、尿素20004000倍、三十烷醇0.5×106、硼砂20004000倍。 
  2.每两周叶面肥中需加一次40008000倍的芸苔素内脂。每间隔三周需加一次510×10-6的赤霉素溶液。 
  3.根据月季植株生长的情况,可以叶面喷施:钼酸钠20004000倍、硫酸亚铁20004000倍、硫酸锌20004000倍、硫酸铜2000倍、硫酸锰20008000倍、硫 酸镁20008000倍。 
  四、月季花期施肥技术要求 
  月季花期指从植株开始显现花蕾开花,直到切花收获,植株进入体眠为止的这段时间。 
  ()根部追肥 
  1.隔10d追肥一次,肥料配比为:硝酸铵20002500倍、硝酸钾13001500(或硫酸钾1500)、硫酸镁15002000倍、三十烷醇0.01×106。 
  2.根据不同的品种及植株生长情况,灵活添加不同的微量元素。 
  ()叶面喷施 
  1.每周喷施一次叶面肥料,施用浓度为:磷酸二氢钾5001000倍、尿素2000倍、三十烷醇0.10.5×106、硼砂10002000倍、钼酸钠20004000倍。 
  2.根据生长情况在叶面肥中添加40008000倍的芸苔素内脂或添加510×106赤霉素。
  3.根据月季植株的生长情况,在叶面肥中添加浓度不等的微量元素,如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稀土等。 

月季施肥管理

   因季节不同而异,夏季25%,冬季12.5%为宜。各种硝态氮与铵态氮的化肥均可以使用,但不宜使用尿素,尤其是在粘土地上,因为尿素会使土壤pH值升高。 
  月季施肥分根部施肥和根外追肥两种。整畦时以将底肥施足,前期可少施肥或不施肥。月季需用氮::钾的比例是1:1:21:1:3。施肥应掌握薄肥 勤施的原则。根外追肥的浓度不超过0.3%。施肥时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花后施肥,保证下次开花所需养分;入秋后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修剪前后要施 肥;根外追肥时,喷布要均匀、周到,不要在雨天或阴天喷洒,最好在晴天无风的早晨进行。 

  常用的化肥配方有:尿素1kg、过磷酸钙2kg、硫酸钾2kg混合后及时施用,每株40g。或是尿素1.1kg,普钙3.17kg、硫酸钾3.17kg,硫酸镁0.45kg混匀后,立即使用,不宜久存,每株用量28g 

  施肥时间及方法:施肥通常在灌溉后几天,土壤不太干不太湿时进行,将肥料均匀地撒在离茎2025cm 以外的植株周围。如果植株密度较大也可采取条施,即撒施在植株的行间,然后浅耕松土,灌水帮助肥料溶解渗透。 

  补充化肥常在前茬开花后,以促使植株绽出新芽。或是在初春土壤温度低,微生物活动差,有机肥释放缓慢时施用,促使春季早日绽出花芽。还有在修剪后或植株缺肥时施用。 
化肥也可溶解在水中变成液肥施用,但一定要注意施用浓度,肥料总量与水的比例以千分之一或千分之二为宜,过高的浓度容易损伤根系造成不良后果。 

  叶面施肥:叶面施肥是一种供肥的辅助措施,不能完全代替土壤施肥。由于叶面施肥用肥少,收效快,肥料在使用数小时就进入树液流动,特别适合月季缺乏某种元素时针对性的施用,所以,已经为多数生产者接受。 

  肥料的搭配:可以根据月季的需要混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最常用的配合方式有:尿素1.25g,磷酸二氢钾1.25g,水,构成氮磷钾的完全肥料, 浓度为千分之2.5.另一配方为:尿素112.7g,硫酸钾112.7g,硫酸镁56.3g,硫酸铁28.2g,水284.3L,浓度为千分之1.25 矫正微量元素缺乏的配方:硫酸锰15g,硫酸镁20g,螯合铁10g,硼酸5g,水25L,浓度为千分之二。 

  叶面施肥时间及方法:溶液浓度要控制在千分之二左右,浓度高易损伤叶子;叶子太嫩时不要施用,因为它尚没有吸收营养的能力。叶的两面要彻底湿透;下雨 前后不宜喷洒;在无强风的早晨喷洒;高温晴天不宜喷洒;采用喷细雾的喷头喷撒;尿素可以与某些防病虫的药剂混合使用,其他肥料也可与防病虫的药剂混合。为 了提高叶面施肥的效力,可以在喷洒的肥液中加展着剂,如果没有,则可用中性肥皂或洗衣粉,适量加入肥液中搅出泡沫后喷洒。 

  在叶子出现缺肥症状时喷洒,每间隔710天喷洒一次,一直喷洒到缺肥的症状消失为止。 

  月季施肥周期的大体原则:在栽培月季前,大量施用有机肥,适量加入磷肥;月季栽种初期,适量施入尿素促其早发;修剪后和月季生长活跃的时期要经常追肥。

(翠巧)

 

 

月季的施肥要点(转)作者:花落

 

一、根据植株长势施肥

    盆栽月季施肥,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来确定。如叶片单薄、细小、嫩绿、腋芽新枝瘦弱等都是缺肥现象,应迅速施肥;若叶片肥大而厚,颜色深绿而有光泽等都是肥分充足现象,可以暂时不施肥或少施肥。施肥要掌握勤施、少施、淡施的原则,对缺肥的植株施肥,要防止过多、过浓、过急,否则不但浪费肥料,而且会过分刺激根毛,使根部脱水而受伤,轻则部分枝叶枯萎,重则全株死亡。

二、根据季节和生长阶段施肥

    3月月季开始萌芽展叶前,可以开始施以稀薄液肥,使枝壮叶茂;4月至6月,和9月至10月为月季生长旺盛期,应每周施肥一次,除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饼肥水外,在花芽分化至孕蕾期还要施磷钾肥,如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雾。7月至8月高温期,月季畏炎热,气温在30以上时,植株生长不良,接近半休眠状态。因此,不宜施肥或少施肥。秋末应停止施肥,以免催发秋梢而于冬季遭受冻害。入冬后施一次浓度大的饼肥或人粪尿,也可用迟效肥料如腐熟的厩肥、堆肥等,整个冬季休眠期不必再追肥。应该注意,月季在整个生长期,每当芽萌发放叶时,不宜施肥,尤其要防止用浓度高、肥效猛的肥料,因此时根部正当旺长新根,如受浓肥剧烈刺激,新根就会萎缩,使新枝上叶片发焦,起皱或僵化,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全株枯萎。

    盆栽月季施肥要注意以下几点:月季生长期以施肥为主,要掌握薄肥勤施原则,具体地说,薄肥是七份水三份肥,勤肥是约一周左右施一次肥水。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将未经过一定稀释的肥液直接浇于盆中。月季施肥多以有机肥料为主,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才可使用。施肥应选择晴天,先松土、傍晚盆土稍干时进行,这样吸收效果好。施肥后第二天,须浇回头水,防止肥害。施肥时要做到肥液不沾茎叶,沿盆边送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北京夏菊
后一篇:夏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