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的特质

(2022-04-12 08:39:32)
标签:

杂谈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转:
对孩子的亲和力
本来我想说“对孩子的爱”,但又想,所谓“爱”是内在的精神状态,看不见摸不着,而亲和力是外在的表现。
有人一见到孩子,心一下便柔软起来,看孩子的眼神情不自禁就变柔和,言谈举止都让孩子觉得亲切、有趣、好玩,孩子就忍不住愿意听他说话,和他一起玩耍,这就是对孩子的亲和力。
我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当校长时,有老师说:“您在孩子们面前放得开,完全不顾自己的面子。”说的就是我一见孩子,便忘记了自己是校长,甚至忘记自己是老师,“不顾尊严(面子)”地和他们一起欢笑、感动、兴奋、嬉戏,乃至摸爬滚打。所以,孩子很喜欢我。
有的老师连笑都不会,整天很严肃,学生见了就紧张,怎么能当好老师?
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做教师,一定要特别细腻,学生的一笑一颦,都能在教师的心里激起涟漪。
这样的教师,内心世界又特别丰富,装着所有孩子的喜怒哀乐,也装着教育所需要的“生活”“社会”和“世界”。
这样的教师,有着本能的、充满跳跃性的联想力,他能够由一个孩子的今天想到他的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只有内心细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感受并容纳这一个又一个“世界”。
教师情感世界的细腻而丰富,还体现于他特别容易被感动,哪怕是分别时孩子一个依恋的眼神,都能让他久久不忘,并且铭记于心。
敏锐的洞察力
在我看来,所谓“洞察力”,不仅仅是一种判断力,而是一种非凡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穿透力,是一种善于从许多看似毫不相关的现象中找到某种必然联系的分析、比较的能力。
我说过,一个教师要用教育的眼光看世界,从世界的角度看教育。无论多么纷繁的社会现象,他都能想到教育;无论读什么内容的书或者看电影、电视剧,他都能从中感受到教育。
所谓“洞察力”,很多时候体现在班级生活或课堂上。教师应有见微知著的敏锐——能够从孩子一个细微的眼神、瞬间的表情、不经意的动作中感受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正如赞可夫所说:“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个对孩子麻木不仁的人,显然无法成为真正的教师。

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里的“出色”是相对的,但和有些行业比,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
教师以上课为基本的职业形式。课堂上,教师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智慧、出色的能力等都是通过口头语言表达来呈现的。
除了外在的形象,学生初见老师的第一评价便是这位老师是否有“口才”。一个说话冗赘、枯燥、无序的老师,是无法赢得学生的尊敬的;流畅自然、思路清晰、词汇丰富、用语得体、不枝不蔓的口头表达,无疑能够让学生佩服不已。再“高大上”的道理,老师也能讲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有口才的老师特别会讲故事,一个本来似乎平淡无奇的事,被老师讲得眉飞色舞、曲折动人,这样的老师肯定会令孩子着迷。

除了“口才”,还有“文才”,即写得一手好文章:教育随笔、教育故事、课堂实录、班级“史记”,以及节日里给学生送上祝福的信件,包括给每个孩子写的生日诗……

一个会写的老师,必然会给孩子的学生时代和自己的教育生涯留下永不褪色的温馨记忆。

幽默感
它是一种极富智慧与情感的语言表达,机智而敏捷,能给人带去轻松愉悦。
但幽默本身并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语言,而是其心灵的敏锐、精神的饱满和乐观的情怀自然而然地呈现。
所以,幽默绝不是“耍嘴皮子”,而是积极友善的心灵散发出来的芬芳。
我看过很多关于“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品质”的调查,“幽默感”往往排在前列。

是呀,具有幽默感的老师,让学生觉得有趣,能够更快地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减少学生可能出现的来自学习生活的压抑与忧虑,让学生维持心理平衡,进而产生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

我自己倒没觉得我有幽默感,但毕业多年后的学生来看我,往往给我讲一些我自己都忘记了的让他们捧腹并记忆犹新的“段子”。

我喜欢开玩笑,喜欢自嘲,这可能是我与生俱来的特点吧!正是这些特点,让学生觉得我“有趣”“好玩儿”,进而喜欢我。

浪漫气质
在现代汉语里,“浪漫”这两个字的含义很丰富,这里用这个词,取其“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之义。
我说过,教育者不一定是作家,但一定要有作家的情怀;教育者不一定是诗人,但一定要有诗人的激情。
澎湃的热血、青春的气息、透明的情怀、纯洁的诗情、奇妙的想象、壮丽的憧憬……这样的教师所从事的教育——课堂教学与班级建设,将会多么迷人而富有创意!师生共同度过的日子里,又将伴随怎样的妙趣横生、波澜壮阔、震撼心灵、热泪盈眶……

写到这里,我再次想到我的“未来班”,这是我刚刚踏上中学讲台的教育“处女作”:嘹亮的班歌,猎猎的班旗,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因《青春万岁》而留下的热泪,油菜花地里欢声笑语的语文课,风筝在蓝天上写下的诗篇,山坡上和袅袅炊烟一起飘荡的歌声,岷江之滨篝火映红的笑脸和夜空,还有星空下孩子们面对未来庄严的约定……

如果没有这一切,只有作业和考试、排名和补课,我的学生不会在30年后聚会时说:“李老师,当年你教我们的时候,我们每天都盼着上学!”

要特别强调的是,是否浪漫,和教师所教学科没有关系,不要以为只有教文科的教师才浪漫,教理科的教师就一定很呆板。不是这样的!

教师的浪漫气质,决定了教育的浪漫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了“浪漫”——我越来越坚定不移地认为——就没有了完整的教育!

独特的爱好或优势
这里说的“爱好或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天赋带来的,如弹琴、唱歌、绘画、舞蹈、足球、篮球……也包括文学创作,甚至擅长变魔术,都能让一位老师在学生眼里魅力四射。
每个老师要问问自己:除了课堂上呈现的知识,我还有什么“绝招”征服学生的心,让他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然,这些“绝招”远不只是赢得孩子们的崇拜,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你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充满非教学因素的缤纷色彩。
回顾我30多年的教育生涯,我觉得三个爱好让自己的教育丰满润泽而富有情趣:文学、音乐和摄影。
因为我迷恋文学,所以给学生读了大量教材以外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也写了许多以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为素材的文学作品;
因为热爱音乐,于是创作了班歌,教室里经常回荡着《绿色的祖国》《我们的田野》《五月的鲜花》《伏尔加船夫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因为喜欢摄影(其实严格地说,我的水平只能叫“拍照”),30多年来,我给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拍了许多照片——每一幅照片都有笑脸,每一张笑脸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成长,每一段成长都有我们共同的温馨记忆……
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教育如果没有文学,没有音乐,没有摄影,必然黯然失色。


1、教育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培养最优秀的人,还在于培养天天有进步的人。
2. 成就最大的人与成就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并不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人们是否有进取心、自信心,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和性格。
3. 让学生“会学”“会求知”“会探索”“会思考”“会辨别”,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的能力,这才是教育者的职责。
4. 学生是愿意接受老师正确的批评的,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老师批评的方式。
5. 学生是活的,老师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活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老师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6. 教师批评学生是为了帮助和教育学生改正错误和缺点,同时也是为了把他们身上的各种优点和长处发挥出来,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而不是在学生身上寻找缺点和错误;批评是师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互相帮助。

7.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粒藏在贝壳里的透亮的珍珠,每一位老师都应争取做打开贝壳让珍珠发光的人。
  
8. 老师——桑供春蚕,花引蜜蜂。
  
9. 对于拥有100名学生的教师来说,教育成功的最高期望值是100%,其中一名同学的成功仅占1%,一名学生的失败也占1%,这似乎无足轻重。但对于这1%学生的父母来说,受教育成功的期望值是100%,失败也是100%,因此,不可轻易放弃自己的1%。
  
10. 对学生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加上恰到好处的点拨,就能赢得学生双倍的尊重。

11. 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教室的主人、饭堂的主人,明确每个主人的职责,培养其责任感与自觉性,戒除其依赖性。
  
12. 教师除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育人。引导教育学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使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
  
13. 我们要用发现的眼睛,去寻觅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作文中一句优美的话,生活中一点好的表现,也许相对于学生的过失、缺点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每一次真诚的表扬,都会给他们一份自尊和自信。
  
14.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讲究宽容。态度上客观,保护学生的自尊;时间上宽容,让学生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处理上宽容,促成学生的自省。
  
15. 老师所能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以及“周到的、不显眼的、不多不少的帮助”,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
  
16.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教育、关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交流、沟通、分享成功的快乐。
  
17. 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我们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所以,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情绪。
  
18.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一位谎言被戳穿的学生,只能激起学生对老师的更加对立和反抗,下次,他会编出更加令人信服的谎言。因此,对待撒谎的学生,要慎用批评,不要急于下结论,更不要为当面戳穿学生的谎言而洋洋自得。
  
19. 学生做错了事,与其批评、责备,不如让他重新寻找解决方案,这不仅能培养他的自信心,更能培养其责任感。
  
20. 教师工作平淡得如同一首波澜不惊的夜曲;琐碎得如同秋天绵绵不绝的细雨;纯洁得如同天边那抹洁白无瑕的云朵;快乐得如同得到珍馐的孩子。
  
21. 当学生震慑于你的威力时,心里只有害怕,还谈什么主动、全面地发展呢?一个让学生害怕的老师是得不到学生真正的崇拜与尊敬的。
  
22. 老师除了教育学生外,还要接受学生的模仿。
  
23. 从严治班固然是好,但若斤斤计较事事弄个清楚明白,反而有损教育本意。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管理有时也需要点糊涂的艺术。
  
24. 学生回答问题出错、考试不合格,都可以再来一遍。但如果挫伤了他们那颗稚嫩的心,就可能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教师要尊重和珍视孩子那颗纯真稚嫩的心,不让他们心底里那份美好的愿望泯灭,让他们的星空蔚蓝起来,让心灵充满阳光。
  
25. 如果我们能够触摸孩子的心灵,蹲下来看儿童的世界,就会体会到孩子的需求。孩子在乎教师给他们的一个微笑,在乎教师给他们一个鼓励——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爱的使者。

26. 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因受到鼓励而走向自信,走向成功。
  
27. 老师,别在忙碌中失去了方向,珍惜自己的时间,认真规划,在疲惫中活出效率,活出精彩。
  
28. 学会鼓励学生并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这种意识,能不能认识它的重要性。
  
29. 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
  
30. 有承诺就要有兑现,有班规就要执行,有布置就要有检查。班级管理要有诚信。
  
31. 学生犯了错误,要给他一个反省的过程。只有他自己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了错误,老师再去批评,他才能够接受,否则达不到教育目的。
  
32.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品质,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教师施展教育才能的前提条件。
  
33. 当您施了一份爱心到孩子身上,孩子身上就能长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爱心。

34. 老师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也有向学生自我检讨的义务,批评自己往往比批评学生的效果更好。
  
35. 教师脸上的微笑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简单的一座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36. 只要我们以诚相待,以爱相拥,就会在我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与心相通的桥梁。
  
37. 教师经常换位思考,可以使自己考虑得更周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也更具有合理性,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对学生的帮助,也最大、最有效。能做到这些,哪个学生还会对老师敬而远之呢! 
 
38. 教师往往把学生的不足点看得过多,而家长却往往把自己子女的优点看得过多。教育者若能全面、客观地看孩子,教育效果可能会更佳。

39. 要求学生改正缺点错误,要给他们坡度,一步一步地让他们上来。

40. 在贯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要求时,教师不可一味地追求在学生面前树立“高、大、全”的完美形象。其实,在适当的时候,与学生开诚布公地交流一下自己的缺点、弱点,不仅不会损失自己的形象,相反,还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密切师生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歌:迎接
后一篇:高考冲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