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的根源
(2022-03-30 07:55: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文历史 |
转:
知乎上有个问题:“一个人活得很累的根源是什么?”
高赞回答说:“不是能力问题,不是外貌问题,而是没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内心的冲突。
对一件事过于敏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激起情绪上的波澜。
这些都代表着一种严重的内耗型人格。
内耗的过程,就像是用一把勺子,慢慢将自己掏空。
叔本华说:“人性有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生活说到底,是取悦自己的过程。
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都与别人无关。
真正需要在意的,不是周围人的眼光,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
学会放下对别人的关注和期待,把时间和爱留给自己。
当你学会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你才能活出最闪耀的人生。
有一位精神病学家,执业多年,在精神病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说,自己有许多病人,都把时间都花在缅怀过去上,后悔曾经做过的,或者没做的事。
“要是我在那次准备得好一点……”
“要是我当初没犯那样的错误……”
反反复复地懊悔,最终都让自己陷入了无尽的精神消耗。
人活一生,难免有遗憾的时候。一时的反思可以推动我们进步,长久的懊悔只会令我们步履维艰。
要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昨日失去的,明日必以另一种方式补偿你。
在我们的身边,完美主义者往往有两类人。
一种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极致;另一种是对别人要求很多,严于律人,不允许周围人犯一点错。
不管是哪一种,都注定活得很累。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如你所愿。
《道德经》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圆满的事物好像有所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
与其在苛求完美的路上让自己精疲力竭,不如放松下来,给生活留一点缺口。
保留那份遗憾,人生也许不够完美,但是却变得更加完整。
很多事就是这样,本来没什么,就是因为想太多,才让一切变得复杂。
常言道:“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人生的幸福,有时候就在于放空。不要思虑过多,更不要自寻烦恼。
当你用一颗简单的心去看待世界,你才能在纷繁人世中享受到岁月静好的幸福。
有句话说:“事情压不垮人,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
乐观的人,总能以从容和满怀希望的步履轻松走过岁月。
而消极的人,却总是陷入失败和困惑的阴影里。
比如,表白被拒了,就觉得此生注定孤独;
比如,一次没考好,就觉得以后都前途灰暗。
负面的小问题造成了负面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又进一步放大了问题。
最后一点小事,都变成了一场灾难。
真正优秀的人,不是遇不到困难。
而是在困难来临时,不会将自己置身于颓废和悲观的情绪之中。
因为他们明白,一味沉溺于负面的情绪,也改变不了现状。
与其在闷闷不乐中,让事情越变越糟,不如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风风雨雨。
保持微笑,凡事看淡,好运才会与你不期而遇。
有时候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而是在心理上默认了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限制。
因为自己不是专业出身,就放弃了原来的梦想;
因为自己还是个新人,所以就不敢争取想要的机会。
久而久之,但凡遇到点困难,就会选择退缩;但凡遇到点机遇,都会被无情错失。
董卿有句话说的好:“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新鲜,有活力的,拥有着无限的可能。”
一生不过三万天,一天不过24小时,一味地给自己设限,就注定画地为牢。
不妨勇敢一点,大胆冲破禁锢自己的牢笼,打破那些“不可能”。
当你突破了条条框框的限制,你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享受不一样的人生。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本想去减肥,但是一想到运动好累,就有点纠结;本想去旅行,但是一想到出发前要做的功课和准备,就有点动摇;本想去创业,但是一想到可能面对的困难,就有点迟疑。
犹犹豫豫到最后,常常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做成。
作家脱不花曾说:“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
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
所谓三思后行,如果只停留在“三思”,所有美好的愿景都会沦为遗憾。
放弃脑海中左右摇摆的想法,扔掉心里徘徊不定的计划。
趁着年轻,趁着还有梦,大胆地去追逐,放肆地去折腾。
很多事情,你不果断尝试,永远都不会知道结果会是怎样。
成也好,败也罢,只要你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相信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真差劲,因为我不会说话,情商太低了;”我是一个失败的人,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
内耗的一个重大原因 ,就是无法接纳自己,进而自我攻击。
当你不满意自己,对自己挑三拣四时,你就注定很难得到快乐。
人活在世上,最难也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和自己和解。
学会相信自己,欣赏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只有你拥抱自己,世界才会敞开怀抱接纳你。
奥巴马当选总统时,有人问他:“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他回答了四个字:总是提前。
为什么提前去做?
就是因为不想让拖延的习惯,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拖延是一片雪花到雪崩的积累,长久拖延只会让我们陷入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之中。
打败拖延也很简单,只需要记住两个字:行动。
今日事,今日毕,永远不要把问题拖到明天再处理。
当你培养了自己的行动力,那些让你不安和烦躁的问题,就会逐一消解。
也只有行动起来,那些美好的愿景才不会成为口头的臆想。
你所渴望的改变,需要从现在开始改变。
不拖延、不等待、不逃避,想要的生活才会奔你而来。
杨绛先生说:“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自己精神内耗的制造者,也是唯一的终结者。
告别内耗,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战斗。
当你克服了内心的障碍,你会见到别样的风景,领略到不一样的人生。
如何提升格局?
脚踏实地
只要脚踏实地,就可以仰望星空。有时,你或许会觉得是自己能力不行,做事经常没成果。但你要知道,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白来的成功。你积蓄了多少能量,日后才能爆发多大的力量。哪怕眼下成长的速度慢一点,在日积月累之下,也能得到岁月的馈赠。
懂得宽容
宽容的人,会更容易欣赏别人长处。这样的人,不仅对人有善意,还会去学习别人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好。要知道,谁都不是生来就完美,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每个人也都有长处和短处。记人恶,伤自己;记人好,利于己。待人宽一分是福,懂得宽容的人,格局也会更大。
保持自律
打磨自己的过程总是充满了艰难和迷茫,但只要你在朝前走,朝着更优秀的方向拼搏,即使最后失败,也是难能可贵的经历。要相信,自律的人,总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亮光。每天锻炼一小时,时间长了,身体素质会不断和他人拉开差距。每天读书一小时,坚持一年半载后,谈吐、气质和思维也会发生变化。你只有不断坚持、不断克服困难,才能慢慢体会到自律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尊重他人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观点,难免习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看问题。格局大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有了这份尊重,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就多了一份难以磨灭的坚韧。当你学会了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和这个世界;当你懂得尊重别人的喜好、习惯和处事方式,包容别人的差异和不同;当你不再总以自我为中心、总想着去改变别人,而是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那么恭喜,你的格局变大了。
有涵养
人的格局越大、阅历越多,越会懂得跳出自我的局限性,以客观的心态看待世间种种。这也正是一个人的涵养所在。俗话说,“在上不傲人,在下不卑人。”个人自身的涵养层次,体现着格局的高低。真正的涵养,来自大格局,来自内心的强大,来自足够的自信。不要让情绪的阴霾,遮盖了自己的晴空,这也是一种格局。
注意外表
有人说:“一个人的外表,藏着他自律的生活,还藏着他正在追求的人生。”一个人若是整日灰头土脸,生活中的美好也会慢慢远离。人无论多少岁,都不能放弃对美的追求。
你可以没有出众的容貌,但可以通过锻炼拥有好身材,可以把自己收拾得整洁干净。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才能获得生活的垂青。
留意言行
亮眼的外表、得体的装扮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但想要让人久处不厌,则更多地在于你的谈吐和举止。有的人相处起来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有的人却总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个人的言行,就是他最好的名片。所谓的高情商,不是左右逢源,而是心里装着别人,待人和善,做事周到。人与人相处,体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温柔对待世界的人,也会被生活温柔以待。
收敛脾气
常言道:发脾气是本能,不生气才是本事。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有些人动不动就被脾气牵着走,而真正厉害的人懂得,多余的脾气对解决事情无益,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那些愤怒时说的话、做的事,清醒后常会让人追悔莫及。别让自己成为坏情绪的牺牲品,学会收敛脾气,才能收获福气。
锻造品性
行走于世,人品是一个人最好的通行证。为人清白,处世厚道,才能行稳致远,自在无虞。
树怕空心,人怕无品,与其八面玲珑,不如本分做人;与其投机取巧,不如踏实做事。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拥有好人品,所有的好运和惊喜才会如约而至。
调整心态
心若阴霾密布,处处是痛苦;心若晴空万里,处处皆风景。人有心一颗,不是用来难受,而是用来感受的。想要活得自在,就要学会调整心态。
吃亏时,坦然一笑;遭遇不顺时,泰然处之。凡事乐观以对,就没有越不过的高山。去留随意一点,得失看淡一些,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才是生活的赢家。前方再暗,点亮一盏心灯,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只有不断沉淀完善,才能修炼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只有变成更好的自己,想要的生活才会向你而来。
关于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必定是要经过淬炼,从精益求精的磨练中锻造而来的。不同程度的锻炼,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绩。
人生,其实是很公平的。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得到;在哪里打磨,就在哪里闪耀。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时光不负有心人,等你埋头走了很长的路,抬头时就可看见满天星辰。
关于知与行
读书,是天下一等好事。焦虑时,读书为你抚平思绪,让你忘记烦恼;迷茫时,读书给你指明方向,照亮前路;困顿时,读书让你开怀释然,自在无忧。
但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的道理和结论,永远是别人的总结。倘若不思考,那是虚假的学习;倘若不行动,那是徒劳无益。从实践中得到的真知,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关于人格
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越成长越发现,真诚是一种难得的品质。有人为了维持人设制造虚假的幻觉,有人内心卑怯而无法袒露真实。但殊不知,所有隐瞒欺骗得来的东西都是暂时的,真相败露的那一刻就会立即烟消云散。
有一句话这样说:“通往别人内心的捷径,只有‘真诚’二字。”无论哪一种感情,真诚都是交往的前提。虚情假意,迟早分离;互相坦诚,方得信任。
关于处世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优秀的人,往往越是谦虚好学。他们懂得时刻警惕自己的骄傲感和炫耀欲,即便到了凌云之巅仍虚心待人。
关系越好,越要将心比心、互相尊重。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多以温柔之心彼此理解,才能避免很多无谓的矛盾和伤害。
关于幸福
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有的人,一日三餐山珍海味,却吃不到幸福的味道;有的人,终日奔波风餐露宿,一碗面条便觉得是人间美味。
世人往往用外界物质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却常常忘了,幸福是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平和。内心丰盈的人,拥有更多在平凡日子里感知幸福的能力。
关于生活
每个人都想过愉悦平和的生活,希望岁月静好,没有烦恼。可是,如果你每天都怨气冲天、抱怨他人,那根本不可能过上平和的日子。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想得到什么,就先付出什么。想得到爱,就付出爱;想得到和善,就保持善良;想得到温暖,就保持热情。你的生活氛围,都是由你自己打造的。
如何才能做人生的主人?我想,首先要在态度上积极主动,有坚定的信念、做事原则和人生目标。其次就是不能随波逐流,要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全身心投入去成就自己。
事实上,只有选择做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因为在做自己的过程中,心情喜悦,内在充实。记住:生命的本意,就是追寻希望。只有让自己处于喜悦的心境,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