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尖子生培养

(2022-03-17 17:21: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转:
尖子生需要源源不断的内动力。
有人说,外表看起来很强大的人,其内心也可能是最脆弱的。
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很多老师、很多同学的眼里是那么的令人羡慕,其实在他们荣誉和光环的背后承载的更多的无助和无奈 ,他们的内心甚至于没有一般的学生强大。所以,想培养尖子生,一定要做好孩子们的坚强后盾。多和孩子交流,尤其是孩子最无助的时候。
一个优秀的学生要成为一个所谓的尖子生的过程中,是一定会经历很多的坎坷的,有可能会从高高在上的顶峰一下子跌到谷底,那种冰火两重天的感受是很多孩子体会不到的。有一个外表和性格都很坚强的孩子,平时学习很努力,成绩也非常的优秀,一向不服输的她成绩经常拿段里的前几名。那一次我记忆非常的深刻,全市第二次摸底考试数学刚刚考结束,她跑到我的办公室,几乎歇斯底里的放声大哭,嘴里不停的只说一句话:老师,我怎么办呀?我当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 看着孩子这么伤心欲绝的样子,我甚至也有点手足无措。 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最需要安慰和关爱,老师就是她的靠山,就是他身后的一棵可以依附的大树。于是我带她走出了校门,我们静静的在路上走着,她一句话也没说,我知道这个我说什么时候,我说什么也没有用。看着孩子伤心欲绝的样子,我甚至于对我这个始作俑者也有一点憎恨。但憎恨又有什么用,跌到了一定要让孩子爬起来。我说:走吧,该吃饭了,我请你吃饭!吃饭的过程中,这孩子开口了:老师,放心吧,我没事。我太了解这个孩子了,只要说话了就没事了,于是我们聊聊很多,也分析了原因,也给她了鼓励的话。“我不会让你失望的,老师!”作为教师,我认为,培养尖子生的过程其实就是和孩子手牵手努力往前奔的过程。你不管采用什么办法,要经常的给孩子一些源源不断的营养,只有这样,孩子的动力才足,孩子才能在你的呵护下成长为参天的大树。她真的没让我失望,中考取得了全市前十名的优异成绩。在今年的高考中,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法学专业录取。
表扬于无形,帮孩子树立目标。
尖子生有时也得有天赋,对于有望成为高手中的高手,作为老师得给他们明确将来的目标,明确自己的奋斗的方向。但这种目标的确定如果太直接了,效果不是很好。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有些学生容易产生对自己要求降低,甚至于满足现状,从而懈怠,甚至放弃。所以,可以通过课堂上表扬、谈心本、或者心里暗示等手段不断地像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就是最棒的。有一年中途接班,那个班的尖子生很弱。我接班时,班里第一名位居全段88名,前二百名也是他唯一的一个。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有四名同学进入了我的视线。于是我利用晨会对他们四个做了合理的分析,给他们定下目标,说现在的水平绝对不是你们真实的水平,如果你们把自己的实际水平发挥出来,你们有可能冲进段里前一百、甚至于更高。往死里夸就是我的方向。另外在和他们平时的交往过程还不断的对他们心理暗示。记得那是一次在餐厅的路上,我和一位老师在前面走,当时有其中的一位孩子在我的身后,我假装没看见,对我的一位同事说:“我班班的某某某四位学生潜力非常的大,我都没有见过这么勤奋、聪明的孩子,这几位孩子将来就是北大、清华的材料。那个老师也随声附和着,因为他看出了我的用意。每隔几天几位孩子在谈心本上几乎不约而同的对我对他们期望表示了感谢,一再说,老师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结果那一年的中招,这四位同学不但完成预定目标,而且全部进入了开封市前一百名。还有两名孩子进入了开封市前五十名。 
所以,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找尖子生谈话,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放手让尖子生自主学习 ,有求做到精益求精。
尖子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按正常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尖子生吃不饱,我们上课是按照中等学生设计的,所以好学生接受起来很轻松,往往会出现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于是,我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自主选择听课,自己选择写作业,以便挤出大量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计划,做好复习,从而培养孩子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当这种思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要求对孩子有个全方位的了解,那个地方是强项,那个地方是你的训练重点,多要求老师把握的面面俱到,千万不能让孩子顾此失彼。我认为不但现在对他有用而且将来上高中乃至将来都会有很大的好处。精益求精指的是使学生在保持优良的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更加突出优势科目,形成更加稳定的心理素质,做到考试时不出大差错、少出小差错,继续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
注重学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孰若授之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难道尖子生的学习方法还会存在问题吗?我的体会是:会的,而且问题还很多。例如有的学生重技巧,轻基础;有的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一会冷一会热。所以,在培尖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立即进行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是困扰许多同学(包括尖子生)的一个问题,也是让老师觉得棘手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成因很复杂,有考试心理、应试方法、计算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的体会是一定要一是调整心态,把考试当作业,读题点读,不要只要求速度,不要求质量,欲速则不达。二是不要跳步骤,跳步骤就像走楼梯,从一楼上五楼,有两种选择,也有两种结果。或摔死或成功。我们都是常人,成功的几率很小,但一步一步的来是不会出任何差错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尖子生,能够经受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不会因为“天时地”等外界因素而影响成绩。具体来说,就是要确保尖子生任何考试都能正常或超常地考出尖子生的水平和风采。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是很多学生难以达到的。
给学生搭建合作学习,共享团队的智力资源的平台,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完某一重点章节后,我就会要求学生供题,即提供学生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题目,由他们自己组题后进行先自行突破,再由学生展示。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让孩子获得了成就感,学生反映这样的做法效果非常好。
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尖子生自尊心特别强,各方面能力也强,教师对他讲的道理,他也懂。因此,他们不容易接受外界的忠告和批评,排他性和自我管理的愿望强烈。有时,干涉越多,说教越甚,他们的逆反心理就越强。所以,最好是让他们“自我内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自己感觉到改正缺点的必要,以此产生自觉自愿地弃旧图新的动力。这是我对尖子生培养的一点粗略的看法,望大家批评指正!

人活的是心态,你的心态调整好了,再大的困难在你面前,也不会把你吓到;如果你的心态不好,再小的困难也会被你主观地、无限地夸大,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都在寻找人生的至高点,人生其实没有最高处,只有找到人生的平衡点时,就是最高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