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的因果分析法

(2020-03-13 17:58: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记录
曾经听一语文老师讲作文课,提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当时只是看了一些范文,没有细细思考怎样把议论文写好的问题。
恰好有梁春莲老师关于作文的分析,谈的是因果分析法,有因有果,层层论述。按自己的阅读习惯作了改动(原来是课例的形式呈现。谢谢梁老师!),多看几回,提醒自己以后分析问题要注意:

在学习写议论文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
不会审题。没有事例。不会论证分析……
随着学习的深入,才发现,突出问题是不会讲道理。
文章论点提出后,只会一味举例子,却不对事例进行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脱节,从而使得文章说服力不够。
如何分析论证?
有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因果分析法。
哲学里有一个重要的原理: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因果分析法,与联系有关,重在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说的是:原因和结果是先后关系。一种结果可能由多个原因产生,会有根本原因、次要原因等。因果联系又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结果往往是可感可见的,原因则是需要思考辨别的。
从作文论证过程上来讲,因果分析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中将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的思路,探求其根源(往论点的方向),由果溯因,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如: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大树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碾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战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狂风终于累了,走了。
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看到这一情景,一个学生赞美大树,另一个学生却赞美小草。后来,学生们问苏格拉底:“老师,您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这则寓言故事看到,审题时要从故事中的事物联系到什么?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要由物及人,从事物的身上看出人的影子。
比如,从大树的角度立意为“人应当敢于拼搏”,提出的中心论点是“敢于拼搏,收获美丽人生”。《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老人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故事中,老人在经历三天三夜的磨难后终于成功捕获一条大鱼,但在返途中遭遇到无数鲨鱼的攻击,最后只拖着一副丑陋的鱼骨架回了家。但是,他并没有受到众人的嘲笑,反而得到了大家的赞美。不为其他,就因为他身上有这种敢于拼搏、无所畏惧的精神,所以收获了美丽人生。
从这则议论中可以看到,在叙述桑地亚哥的人物事例后,议论的内容太少,分析不够深入,缺少说服力。因此,议论文重在说理,议论不足,论证就会无力。尤其是只简单地重复观点,理肯定不够深入。
如何深入分析?
探究事件产生的原因要深入其本质,要注意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要多角度分析,要在分析结果的意义时,注意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重复观点上。多角度分析时要注意由点到面地分析,可以从个人、国家、社会等角度展开分析。
比如,前面所举桑地亚哥的例子,还应深入分析桑地亚哥敢于拼搏背后的人物精神品质。世间万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特点,而那些内在的特点则是生命的内核,所以,要看到每一个生命背后的性格、态度、品质、思想、精神等。分析结果时,不能只重复观点中的“美丽人生”,还需要从更多的角度来对结果展开论证。
那么,桑地亚哥为什么能够敢于拼搏?他的拼搏精神有哪些意义? 
正如《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面对鲨鱼一次又一次的攻击,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威胁,他没有退缩,而是一次又一次地与鲨鱼进行搏斗。即使受伤流血,他也没有停止战斗。最后他拖着一副鱼骨架,一个人划船返航。面对困境时毫不怯懦、顽强拼搏的勇气;面对强敌时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信念和力量,支撑着他努力拼搏,奋勇前行。他用硬汉精神诠释了什么叫美丽人生。这种敢于拼搏、无所畏惧的精神力量也一直激励着我们在追梦的路上“不抛弃,不放弃”。
修改过后,他的硬汉精神,有勇气、信念、力量就显现出来。尤其是桑地亚哥的精神有很大的意义,不仅成就了他自己的人生,而且激励着我们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也就是说,改过之后的原因分析,可深入表述为“敢于拼搏的硬汉精神”,具体解释其内涵有:勇气、信念、力量。这就是生命的内核呀!结果意义分析部分,也能由个人到他人,由点到面地深入分析。这就是我们在运用因果分析时要具备的思维。深入地揭示原因,然后展现具体的行为,最后多角度强化结果意义,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扣题上。
原因有时是多层的,有些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发生作用的原因,但在它们的背后,却还有产生它们的原因。对于有多重原因的事物,如果只停留在其中的某个层面上,把它当成最终因素,论点就不可能深刻,也难以把问题说透,这样的因果论证,其说服力是有限的。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不要轻易罢休,要一直追问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结果意义分析也是如此,要层层追究下去。
桑地亚哥敢于拼搏的硬汉精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体现。2019年9月28日,女排世界杯倒数第二轮比赛中,中国女排3比o击败塞尔维亚,迎来10连胜的同时,提前一轮锁定世界杯冠军,成功实现卫冕。
女排的夺冠,其战果背后的“女排精神”是关键。
“女排精神”具有什么内涵?其意义何在?
女排精神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她们通过比赛锻炼了自己,塑造了坚忍的意志,更锻造了不屈的灵魂,震撼并激励着国人。她们背后必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必有一种永不言败的信念。
还可以看到,平时应该会表现出气定神闲的姿态,以潜心、专注的态度进行训练。她们的精神是一种忍辱负重的坚忍意志。她们有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
运用因果分析法来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证,可使说理更有层次,更具有说服力。
学习贵在活用,看看这个例子:2016年10月,陕西一位农民工去银行取款,他怕自己带泥的鞋子弄脏保安刚拖好的地板,于是在门口脱了鞋后,跪着去ATM机取款。这个举动让人震撼。
农民工虽没读过多少书,但却能细微地体贴到拖地者的辛苦。他将一双沾满了泥的鞋脱掉,不正是社会中劳动者对劳动者的一种尊重吗?正是因为懂得尊重,所以,这社会才多了一份温暖,一份和谐。
为什么那位农民工会跪着取款呢?因为在这个城市里,有太多自以为身份高贵的人对农民工有歧视,久而久之,农民工便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位低一等。因此,在如今这个严重缺乏尊重的社会里,背井离乡的他们对弱者的尊重,是一种平等待人的真诚,是一种推己及人的高尚品德,是一种体恤他人的悲悯。
农民工这一“跪”体现了尊重他人的精神品质内涵,是一种真诚的态度、高尚的品德和体恤他人的仁爱。
农民工的这一“跪”,不仅体现出平凡人身上质朴的品质,更彰显了不平凡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是文明社会发展中可贵的气度。由此引出立意:“懂得尊重,让社会更和谐”。
作为个体生命,在成长为社会性的个人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属于你自己的生命意义才是支撑你人生的内核,做一个有内核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歌:榄仁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