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燃职业激情,做一名阳光心态有幸福感的教师

(2016-11-03 09:21:4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转摘:

点燃职业激情,做一名阳光心态有幸福感的教师

 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王淑文 一、引文: 1、学生学什么? 学生活知识、学生存能力、学生命意义。 2、例文给予我们的感悟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1、明确责任与使命,树立专业理想

2、一份调查数据引发的思考

3、心态与阳光心态

4、树立正确的享受观,享受职业幸福

三、具体内容:

(一)明确责任与使命,树立专业理想

1、教师与教育

     世界上所有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业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教师要开发的是人的潜在的智能。这是教师行业的特殊性。

(1)教师是受社会的委托,经过专门的培养训练,以全面培养教育人为职责的学校专职人员。

(2)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本途径。它有别于其他社会活动,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

※“教育意味着‘引出’,即引出一个人来,把人的内在天赋本性引发出来,把人的潜能引发出来” –古希腊语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叶澜

2、教师的责任与角色

 (1)主要责任:岗位责任  社会责任  国家责任

 (2)教师角色:

            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心理卫生的保健者、组织者、交流者、激发者、管理者、革新者、咨询者、伦理者、职业角色、政治角色、法律角色......

“角色就是人格,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起这个概念的话,很难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翟鸿燊

教师的角色适应就是其教育行为有效性不断提高的过程。角色适应的目标就是高效的教育教学行为。

3、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

(1)传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慧

(2)培养品德,塑造学生的心灵

(3)训练身体,发展学生的体魄 

4、教书与育人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教育工作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否认自己有教育学生的任务,但是常常把他们看做是次要的任务,不能够做到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实践教学中,那些只“教”不“育”或只“教”少“育”的教师,他(她)的课堂不会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不会碰撞智慧的火花,没有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的目的,何谈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5、明确责任与使命,点燃职业激情

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师人格引导和学生人格自主建构的过程。教育的作用就是全面地培养人,就是使学生获得最适合他自己的发展,就是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做“尊重的教育”、“生命的教育” ,善待生命,释放师爱。

充满尊重教育、生命教育的课堂应当是:

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思想与思想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选择意味着牺牲。当你选择教师职业的时候,就意味着你选择了特殊与不平凡,这个选择要求你要像百合一样,明确责任与使命,点燃职业激情,树立专业理想,要用大爱将全身心投入到开发人的潜能,提升学生以及自身生命的质量和价值的主题中来,坚定信念,不懈努力,让心田上的百合在这一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中绽放。

(二)一份调查数据引发的思考

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调查结果说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

另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达到中等程度职业倦怠的人数:

1、情绪衰竭60.3%,指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  易怒,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

2、人格解体17.1%,指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对学生持否定态度,尽可能疏远学生等。

3、低成就感16.1%,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降低了工作中的效能感,强化了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

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因素分析

1、传统教师培训内容的缺失

(1)重专业发展,轻个人发展

         (2)重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轻心理学技能的应用

2、适应不良的问题

(1)职业角色的不适应

(2)对改革环境的不适应

(3)对教学内容的不适应

3、教师职业压力困扰

     (1)过强的考试压力

     (2)过于紧张的人际关系

(3) 高工作负荷

4、师源性心理伤害

      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

5、教师职业倦怠的加重

倦怠是指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

通过调查数据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分析,引发了人们对“教师”的再思考,教师是什么?“园丁”、“蜡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究竟是什么?朱永新是这样表述的:

    “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教师的幸福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三)心态与阳光心态

1、心态

是人生态度的具体化,是人生态度(对人、事、物一贯的反映倾向)的现实反映。它有两个特点即两极性:积极与消极、肯定和否定。

2、阳光心态

喻指光芒四射的灿烂心情。

凡是外在的、鲜活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等都属于阳----阳光层

凡是内在的、沉静的、下降的、阴暗的、抑制的等都属于阴----阴暗层

 

 

一个具有阳光心态的教师,一定会培养出一大批有阳光心态的学生,

一个具有阳光心态的家长,一定能造就出拥有阳光心态的子女。

案例感悟:

(1)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有成功心态的人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2)    青蛙与蜗牛

有一只蜗牛总是对一只青蛙很有成见。有一天,忍耐许久的青蛙问蜗牛说:“蜗牛先生,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你,所以你这么讨厌我。”蜗牛说:“你们有四条腿可以跳来跳去,我却必须背着我沉重的壳,贴在地上爬行,所以心里很不是滋味。”青蛙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只是看见我们的快乐,没有看见我们的痛苦而已。”这时,有一只巨大的老鹰突然来袭,蜗牛迅速地躲进壳里,青蛙却被一口吃掉了。

【享受你的生活,不必与人比较。羡慕别人,常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痛苦,

但想想自己所拥有的,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感恩和幸福。】

(3)    钓竿与钓技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

 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愿每个人都拥有一份童心!但同时为了钓到鱼,还是要苦练钓技!】

3、追求阳光心态的途径和方法

(1)阳光心态需要以健康的心理为前提

①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指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所指的健康包括三方面内容: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健康

②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活变化节奏,能与人正常交往。

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预防心理障碍或异常行为出现。

③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

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能与现实保持平衡

有自知之明,正确对待自己

善于与人交往,理解、尊敬、信任别人

情绪乐观稳定,心胸开阔,能自尊自制

热爱生活,热爱教育工作,有追求成功的欲望

(2)阳光心态需要以《心理健康标准》为指南

⊙心理健康标准

①    自我方面:自我有恰当的认识;

            自我改进,有进取的人生态度;

            能控制自己情绪,形成乐观的情绪状态

②社会适应方面: 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③人格方面: 有健全的人格 ;

④道德方面:拥有良好的道德心态;

            智力活动正常。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①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②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③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④具有教育独创性;

⑤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4)    阳光心态需要以自我调节为关键

自我调节就是将自己的情绪状态调整得很适度,使人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①我与自我:客观地认识、接纳、调节、设计改造自我

     ②我与他人:发现他人优点、赞美他人、尊重他人

③我与社会:积极社会化、适应社会要求

④我与信仰:高尚精神世界、崇高情怀

(4)阳光心态需要以感恩的心作保障

牢记四恩:父母恩、师长恩、国家恩、众生恩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懂得感恩,才能滋生善良和慈爱,才能懂得信任和包容。拥有阳光心态,才能不断使你提升专业素养与智慧,才能使你充满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最优秀的教师。

“一个有爱心的人,必生和气; 有和气的人,必生余色; 有余色的人,必生婉容。”—翟鸿燊

(四)树立正确的享受观,想享受职业幸福

 

1、幸福

          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时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2、职业幸福感

指从事某项职业的人在其职业生涯中,其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并且得到外在和自我双重的良好评价,所产生一种持续快乐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

    3、享受职业幸福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享受观和价值观

         “享受职业幸福”是一种理想的享受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仅告诉我们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享受观,而不同层次的享受观让你成为不同层次的人。

         人性的三大基本属性: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精神属性

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安全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该理论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了人的层次需求论,首先人是一个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能起到激励作用。其次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得到满足之后,另一层次需要才出现。

    ⊙享受职业幸福,就要把自己的职业当做事业来经营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的作用。要将职业观改为事业观,用心经营这份事业。

    当我们真正踏踏实实的去享受教师需要做的每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是如此的喜爱自己,家长是如此的尊重自己,领导是那样的青睐自己!一个人能够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事实上,她成就的是一份事业。

⊙享受职业幸福,一定要放下攀比心和功利心

教育是善举,从事教育事业的人,要放下攀比心与功利心,不能“心为物役”,要做自己的主人,用心钻研教育教学,踏踏实实的经营自己的“责任田”,不要荒废了自己的“心田”

(2)既重视专业发展又要重视个人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内容:

知识系统: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学实践知识。教师还应该具备在自己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

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实践能力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等。

科研能力和水平则体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这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教育以人为本,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积极情感会产生“皮格马里翁”效应,染学生。教师的理性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个人发展内容,:合理认知训练、时间管理训练、减压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班级管理训练、精神恢复指导等。还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人文类知识,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科技类知识,如一般的自然科学常识、关于文理学科交叉的知识;

工具类知识,如外语、数学、计算机、文献检索、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艺体类知识,如体育、美育、卫生与保健、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绘画、文学欣赏、影视评论等知识;

劳技类知识,如一般的劳动生产知识,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等知识。

(3)学会学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未来教师职业的变化:

① 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② 由单一型教师转变为全能型教师 

③ 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④ 由守业者转变为创造者

⑤ 由领导者转变为合作者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的本真意义是提醒每一个现代人要学会通过不断的学习去获得持续的生存空间—不是自然生命而是社会生命—职业、专业与社会生活。生存蕴藏在学习之中。

学会生存,首先要学会学习。不断学习的人永远都能感觉到幸福。

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在于:从各种课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与理论,从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品味,教育者的教育品味乃至一个人的生活品位。

教师不仅要学会学习,不断学习,还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不要做“匠人” ,要做“大师”。才能享受职业的认同感、成就感与幸福感。

(4)抚慰心灵,让生活变得简单、快乐!

① 学会放下,放下过多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

② 学会节制,节制物欲,简化生活,保持心灵的单纯与自在

③ 学会乐观,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消极思想的侵蚀

④ 学会宽容,以仁爱之心待人

⑤ 学会正视问题,不回避或排斥问题

⑥ 学会调节,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状态

⑦ 学会倾诉,让失衡的心理恢复正常

⑧ 学会保护,不盲目竞争,避免心理过度紧张

⑨ 学会感恩,不计较得失,让心得到快乐的释放   ---(刘晓明)

角色就是人格,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起这个概念的话,很难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

教师的角色适应就是其教育行为有效性不断提高的过程。角色适应的目标就是高效的教育教学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