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人所长,补己之短

(2016-07-23 11:31:42)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文历史
 [转载]世故:学人所长,补己之短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界上没有谁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因此聪明的人总是那些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并最终提高自己。
   《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这段话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应该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赵武灵王,即是这个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君主,他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约出生于赵肃侯十年(前340年),是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执政27年)。
    赵武灵王在位时,曾推行“胡服骑射”的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处在战国中后期,诸侯国之间战争接连不断,并且愈演愈烈。为了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诸侯国竞相采取了不同政策,壮大国力。
    赵武灵王即位前,赵国国势衰微,甚至无力抗击小国中山国的侵扰。在他即位前两年,赵国将领赵疵与秦交战,兵败被杀,赵国失去在今山西的蔺、离石等地;即位前一年,赵国将领韩举兵败于齐、魏,死于桑丘;即位当年,秦、齐、楚、燕、魏各率精兵万人参加赵武灵王父亲赵肃侯的丧礼,示以兵威;即位后第九年,赵、魏、韩三国联合击秦,最后兵败,赵国士兵被斩首8万人,元气大伤。北方游牧部落林胡、楼烦也趁机犯赵,赵国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一天,赵武灵王招来他的臣子楼缓,对他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如果我们再不发奋图强,随时有可能被别人消灭。我想在我国实行改革。你看,咱们穿的长袍大褂,无论是干活还是打仗,都十分不方便。而胡人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他们行动起来十分灵活。我打算将宽袖长袍改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你觉得怎么样?”
楼缓十分赞成赵武灵王的改革,说:“咱们穿上胡人的衣服以后,也应该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
    赵武灵王说:“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咱们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步兵和兵车不但速度慢,而且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根本无法施展。笨重的战车只适合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复杂的地形中运转十分不便。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些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我们必须学习胡人的长处,壮大自己,才能免于被动挨打。只有以骑兵对抗骑兵,才是增强我国军事力量的唯一出路。”
    赵武灵王要穿胡服的议论一传开,就有不少大臣反对。因为胡服骑射不仅是一个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对一个国家风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赵武灵王又找来另一个大臣肥义,问他对人们反对胡服骑射有什么看法。
    肥义说:“犹豫是无法办成大事的。如果大王认为改革对国家有利,又何必在乎大家的讥笑呢?”
     赵武灵王听后很高兴,说:“我看那些讥笑我的人都十分愚蠢,明智的人是不会嘲笑我的,他们一定都会赞成我这么做。”
    第二天,到了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就穿上了胡人的服装。大臣们看了以后都吓了一跳。赵武灵王把他要实施胡服骑射的事告诉了大臣们,但是许多大臣都不赞成改革,一时之间,朝野上下,怨言四起。赵武灵王有个叔叔叫公子成,是赵国的老臣,他在赵国十分有影响力,而且头脑十分顽固。他听到赵武灵王的决定,就在家装病不肯上朝。
    面对阻力,赵武灵王并没有灰心。他知道要实行改革,首先要说服公子成。于是,他亲自到公子成家找他,反复耐心地对他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最终赵武灵王以他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成功地说服了公子成,并赏给他一套胡服。
    大臣们看到连顽固的公子成也穿起胡服来了,也都跟着换上了胡服。
    赵武灵王看到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就正式下了一道命令。没多久,赵国自上而下都穿上了胡服。一开始有些人觉得不甚习惯,但时间一长人们都感觉到了身着胡服的好处来。赵武灵王又趁热打铁,号令大家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赵国就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率军北征,攻占了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黑水河南岸)。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一处良好的天然牧场,也是训练骑兵的理想场所,而且这里的人民向来有骑射的习惯,在此地实行改革容易取得成功,于是,此地便成了赵国训练骑射的基地。
     接着,赵武灵王西进占领包头以西的九原(今包头市以西),以原阳为“骑邑”,在此编组训练骑兵。组建骑兵时,改原来的重甲为轻甲,变履为靴,穿骑装,戴胡人“爪牙小帽”,军官则戴武冠。兵源不仅有中原赵人,还在北方近胡地区人民中招募善于骑射的人。他还打破原来步兵按区编伍旧制,改组部分步兵为骑兵。
    此后,赵武灵王三次胡服北征。每次,林胡王都被迫献马,楼烦王一部骑兵被收编,由此获得了大批良马,为骑兵部队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从此东胡不敢入“无穷之门”(今张北县北)。
    为了巩固边防,赵武灵王还在新开辟的疆土修筑长城,设置了云中、雁门、九原三郡,并将吏大夫奴隶迁到此地,屯垦戍边。至此,从张北县南向西沿大青山、乌拉山以西高阙塞,黄河以南之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带)广阔土地成为赵国的疆域,诸胡被挡在赵长城以外。
     中山国是赵国的心腹之患,它是由鲜虞白狄所建,地处赵国的腹地,仗着有齐国的撑腰,多次侵扰赵国,并曾水困赵国的高阝城(今河北高邑)。公元前305年,赵国第一次进攻中山,公元前296年灭中山国。期间赵国四次用兵,都得益于新建的骑兵之力。去掉了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赵国疆土南北连成一片,拥有了五百里方圆的膏腴之地。
     经过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国土大大扩充,国力大大增强,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函谷关以东与秦抗衡的强国。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他将王位传给了次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赵惠文王时期,削弱了齐国的势力,齐国再未对赵国构成威胁。赵国名将廉颇、赵奢两次大破秦军,使得“四十余年秦不能得其所欲”,显示了胡服骑射改革的长期效应。
     赵国之所以能够增强国力,扩大疆土,与赵武灵王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策略是分不开的。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孤芳自赏,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使自己取得进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感悟:做人如登山,每个人都是从山底出发,仰望着那看似高不可攀的峰顶。只要心怀一颗平常心,勇敢地在人生的旅途中开拓进取,在某一时刻蓦然回首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到达人生的顶峰,可以“一览众山小”。做人常怀一颗平常心,做事常有一颗进取心。做事先做人,修进取心,需要先炼平常心。如果没有平常心,行走在人生中就会患得患失、自私自利、心灵难有真平静。修平常心,是为了更好的进取,否则人生将在原点打转,永远看不到山顶的风景。文/单眼老表
感悟:在平常心这份土壤中,生长着一份进取心境,也只有在进取过程中,才能体会平常心的可贵。如果你持一种悲观颓废、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你就会如苍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随时可能迷失方向,甚至还会颠覆、夭折。如果你以轻松、明朗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以勇锐盖过怯弱,以进取压倒苟安,你的人生将阳光普照、鸟语花香。是的,我们不能决定人生的长度,但我们可以用进取心拓展人生的宽度。文/单眼老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成熟
后一篇:诗:念去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