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婉君进修感言: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2023-07-02 22:17:16)
标签:
麻醉创新诊疗安建雄 |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杨婉君
与安建雄老师的初见是在西安的麻醉年会上,虽然之前已有耳闻安建雄老师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但是去分会场找他的时候,内心依然十分忐忑,不过在跟他说完话以后,我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当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他,那就是“温文尔雅学术风”,在后来进修期间跟他的学习中也再次证实了我的初印象。
对潍坊的初见印象是“好客山东,风都潍坊”,从高铁站到医院的路上,出租车司机热情的向我介绍了潍坊美食,站在医院门口,我真切感受到了潍坊的风,像山东人一样热情,后来才听老师们说:“潍坊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六个月”。
关于麻醉创新诊疗之“两弹一调控”我想讲一个故事,是我自己管的一个胸段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是一位76岁老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史8年,合并严重的哮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从未穿过上衣,痛觉超敏折磨了他整整8年,他说:“那种刀割一样的疼痛8年来从未停止过,衣服轻扫,微风吹来,甚至手的触碰动作,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举动,都能诱发剧烈的疼痛...”。第一次见到他是在门诊,当他听到治疗费用时发了很大的脾气,我们告诉他住院费可以报销,他说公家的钱也不能乱花呀!后来交谈中才发现之前花了很多冤枉钱。几经波折后终于入院,在病房询问病史时,他因为疼痛甚至不愿跟我交流,后来经过一次“两弹一调控”的治疗后,老人家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后来我再去病房的时候他都热情的与我交谈,仔细的描述发生的疼痛改变,第二次“两弹一调控”的治疗后,老人家出院了,在出院当天我去病房看他时,他一边道谢一边流泪,他说:“感谢安教授,感谢你们又让我穿上了衣服,我终于可以出门了...”。
关于“两弹一调控”和“两快一滴定”,有太多感人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又一个的美丽故事...
每周一和周三的知名专家门诊是进修医生最喜欢的地方,因为跟着安建雄老师上门诊总是收获满满,门诊所见病种多种多样,有些病真的是闻所未闻。失眠患者一大把一大把的口服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激越与喋喋不休,抑郁症孩子眼里的不安与绝望,这些都是我未曾接触过的领域,没有门诊的磨练,无法真正理解安老师的麻醉创新诊疗理念。我特别幸运,是跟着安老师上门诊最多的那个进修医生,成为了我们进修医生的羡慕对象。安建雄老师与患者的交流方式、给患者普及专业知识以及对疾病的预判力,是我学了很久却没有学会的东西。在门诊的所见所闻将会影响我的整个职业生涯。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在我心中,每个老师都有影响着我的名言。
安建雄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病人把命交在我们手中,我们一定要对病人负责”,安建雄老师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安老师的话让我想到罗素的名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无法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苦苦支配着我的一生”。作为医生的我们,正是用来拯救人类苦难的存在之一。
王若国老师是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最忙的那个人,他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处理,他也是离我们进修医生最近的那个老师,他告诉我们,在管病人的过程中,“病人的期望值非常重要”,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的期望值尽量不要超过治疗效果,不是对治疗效果不自信,而是低的期望值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患者满意度,我觉得这是哲学问题。
李永祥老师是最有耐心的一位老师,哪怕只有一个失眠患者,他也会定期进行睡眠认知教育。是他告诉我“从麻醉医生到临床医生的角色如何转换”,他让我们一群学麻醉的医生学会了从围术期走出来,走到病人的吃喝拉撒中去。
大美山东,钟灵毓秀,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讲,海边城市生活真的是梦里才有,对大海的向往一直都在,安建雄老师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带我们去了渤海边和星光岛,渤海之眼,有着令人窒息的美,天水一色的星光岛以及大珠山小珠山,都如山水画般美好,每一帧都让人惊叹不已。
始于初春,终于盛夏,不用刻意想起,相遇是一场奇迹。感谢相遇,感谢安建雄老师的教导,感谢王老师、李老师和护理老师们的耐心讲解,感谢一起进修的全国各地的老师们,感谢照顾我生活的刘淑杰老师,感谢杨勇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感谢又美又飒的左慕妍博士,还有小丽娜和我的门诊搭档耀祖博士,感谢安建雄老师的麻醉创新诊疗让我们相遇相惜。不想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为了麻醉创新诊疗的传承,希望未来能够各自发光,让麻醉创新诊疗在全国各地以及国际上开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