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医学中国行科普系列:静脉注射快速抗抑郁优于传统电休克疗法
2023-06-29 16:09:37
标签: 快速抗抑郁 电休克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在读博士 左慕妍
根据WHO报道,全球有3.5亿人患抑郁症,不幸的是仅有不足一半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抑郁症已经成为首要致残因素。我国抑郁症患者约9500万,因此自杀死亡人数超过25万。口服药物是治疗抑郁的主流方法,药物疗法最大特点服用方便,成本较低,缺点是起效缓慢,通常需要三周,且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用药无效,或因头晕、恶心、体重增加等而难以坚持服用。当足量和足疗程口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仍疗效不满意时,称为难治性抑郁症。这部分病人以往主要通过麻醉下头部点击(改良电休克)来治疗。上世纪末科学家们意外发现一种叫氯胺酮的麻醉药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以往小规模荟萃研究认为电休克疗效优于氯胺酮,最近国际最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波士顿布莱根和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in Boston)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治疗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重度抑郁症患者,氯胺酮并不逊色电休克疗法。
研究人员将365名顽固性抑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通常用量一半的氯胺酮静脉注射,每周两次;另一组麻醉下电休克治疗,每周三次。连续三周。结果显示,氯胺酮组有效率为55.4%,而电休克组的患者有效率为41.2%。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相似;电休克治疗组患者的记忆力下降较氯胺酮治疗组更明显,但在一个月后逐渐恢复到与氯胺酮组相似水平,并在6个月内维持稳定。两种方式治疗后可有胃肠道不适;电休克后还会出现肌肉疼痛和疲劳,而氯胺酮注射后可能出现头痛等不良反应。
氯胺酮原本是一种麻醉药,由于不降低血压,不抑制呼吸和显著的镇痛作用,特别适合战场伤员手术时麻醉。但由于可能诱发精神症状,加之社会上当毒品使用而逐渐退出医疗市场。为了避免氯胺酮的上述缺点,科学家们后来又合成了治疗作用更强、副作用更小的艾斯氯胺酮。艾斯氯胺酮在我国也于2019年上市。虽然FDA已经批准艾斯氯胺酮滴鼻用于治疗抑郁症,但静脉注射艾斯氯胺酮抗抑郁多数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电休克学组组长、国际电休克协会中国分会创始会长安建雄博士曾于2016年在国际电休克权威杂志发表“改良电休克再升级”研究成果,2020年初率先带领北京医疗团队开展静脉注射艾斯氯胺酮治疗顽固性抑郁和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并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吴周全团队等医疗机构合作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艾斯氯胺酮静脉注射对顽固性抑郁国人安全、有效、持久,特别是对青少年患者疗效尤为突出,而老年患者则用电休克疗法效果更佳。安建雄团队发现,两次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较基线下降50%;快速抗抑郁配合居家睡眠调控,可以修复性格、减少口服抗抑郁药物应用;对于国际难题“抑郁合并失眠”患者,安建雄团队建立了两快一滴定(快速抗抑郁、诱导自然睡眠快速鉴别诊断,配合居家睡眠节律调控)治疗体系,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成瘾是专业人员和大众对艾斯氯胺酮用于抑郁治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安建雄团队制定的“两快一滴定”方案很少用艾斯氯胺酮超过五次,而文献报道有的国家最多可以用到数十次,不过迄今尚未发现艾斯氯胺酮用于抗抑郁导致病人成瘾现象。
参考文献:
1 Anand A, Mathew SJ, Sanacora
G, et al. Ketamine
versus ECT for Nonpsychotic Treatment-Resistant Major
Depression[J]. N Engl J
Med.2023,22;388(25):2315-2325.
2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9497663
3 Liu CC, Qian XY, An JX, et
al.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Cisatracurium, Laryngeal Mask Airways, and Bispectral Index[J]. J
ECT. 2016 Mar;32(1):17-9.
睡眠医学中国行科普系列:静脉注射快速抗抑郁优于传统电休克疗法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在读博士 左慕妍
根据WHO报道,全球有3.5亿人患抑郁症,不幸的是仅有不足一半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抑郁症已经成为首要致残因素。我国抑郁症患者约9500万,因此自杀死亡人数超过25万。口服药物是治疗抑郁的主流方法,药物疗法最大特点服用方便,成本较低,缺点是起效缓慢,通常需要三周,且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用药无效,或因头晕、恶心、体重增加等而难以坚持服用。当足量和足疗程口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仍疗效不满意时,称为难治性抑郁症。这部分病人以往主要通过麻醉下头部点击(改良电休克)来治疗。上世纪末科学家们意外发现一种叫氯胺酮的麻醉药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以往小规模荟萃研究认为电休克疗效优于氯胺酮,最近国际最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波士顿布莱根和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in Boston)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治疗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重度抑郁症患者,氯胺酮并不逊色电休克疗法。
研究人员将365名顽固性抑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通常用量一半的氯胺酮静脉注射,每周两次;另一组麻醉下电休克治疗,每周三次。连续三周。结果显示,氯胺酮组有效率为55.4%,而电休克组的患者有效率为41.2%。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相似;电休克治疗组患者的记忆力下降较氯胺酮治疗组更明显,但在一个月后逐渐恢复到与氯胺酮组相似水平,并在6个月内维持稳定。两种方式治疗后可有胃肠道不适;电休克后还会出现肌肉疼痛和疲劳,而氯胺酮注射后可能出现头痛等不良反应。
氯胺酮原本是一种麻醉药,由于不降低血压,不抑制呼吸和显著的镇痛作用,特别适合战场伤员手术时麻醉。但由于可能诱发精神症状,加之社会上当毒品使用而逐渐退出医疗市场。为了避免氯胺酮的上述缺点,科学家们后来又合成了治疗作用更强、副作用更小的艾斯氯胺酮。艾斯氯胺酮在我国也于2019年上市。虽然FDA已经批准艾斯氯胺酮滴鼻用于治疗抑郁症,但静脉注射艾斯氯胺酮抗抑郁多数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电休克学组组长、国际电休克协会中国分会创始会长安建雄博士曾于2016年在国际电休克权威杂志发表“改良电休克再升级”研究成果,2020年初率先带领北京医疗团队开展静脉注射艾斯氯胺酮治疗顽固性抑郁和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并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吴周全团队等医疗机构合作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艾斯氯胺酮静脉注射对顽固性抑郁国人安全、有效、持久,特别是对青少年患者疗效尤为突出,而老年患者则用电休克疗法效果更佳。安建雄团队发现,两次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较基线下降50%;快速抗抑郁配合居家睡眠调控,可以修复性格、减少口服抗抑郁药物应用;对于国际难题“抑郁合并失眠”患者,安建雄团队建立了两快一滴定(快速抗抑郁、诱导自然睡眠快速鉴别诊断,配合居家睡眠节律调控)治疗体系,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成瘾是专业人员和大众对艾斯氯胺酮用于抑郁治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安建雄团队制定的“两快一滴定”方案很少用艾斯氯胺酮超过五次,而文献报道有的国家最多可以用到数十次,不过迄今尚未发现艾斯氯胺酮用于抗抑郁导致病人成瘾现象。
参考文献:
1 Anand A, Mathew SJ, Sanacora G, et al. Ketamine versus ECT for Nonpsychotic Treatment-Resistant Major Depression[J]. N Engl J Med.2023,22;388(25):2315-2325.
2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9497663
3 Liu CC, Qian XY, An JX, et al.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Cisatracurium, Laryngeal Mask Airways, and Bispectral Index[J]. J ECT. 2016 Mar;32(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