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早期阅读及亲子共读
□雷辉志
http://s15/mw690/002I4RC7zy6OdSlngKOae&690
多年来,我不断地提倡早期阅读及亲子共读,但总有很多妈妈留言述其惨痛的过程,让她们不知道这件事要不要继续投资下去!常遇到的状况不外乎:“妈妈在讲,孩子跑来跑去都没在听!”“孩子随便翻一翻就没兴趣了!”“孩子一直来打断,想讲他心中想讲的!”“只喜欢固定几本书,其他都不要!”“注意力的长度很短,只喜欢听,不爱主动分享!”还有,很多妈妈甚至已经自我放弃,承认自己是个“不会说故事的妈妈”!
我觉得大家把这件事看得太严重了,进而失去了要开心阅读的原则。尤其我觉得没有一个爸爸妈妈不会讲故事,故事可以结合生活、游戏、音乐、图画及音乐,模式很多,没有一套标准。
之前有幸认识一位说故事的达人“胖叔叔”,我观察到他是以孩子的反应来与孩子进一步互动,时而音乐,时而律动,加上丰富的手势及脸部的表情,总是让现场的孩子惊呼连连。
其实,关起房门来说故事,就你跟孩子而已,环境轻松,应该卸下你平常管教的包袱,加大你的声音及手势力度,何必照着文字的描述来教你的孩子。
接下来我要从大脑学习与创造力的角度来告诉各位,你的投资是很值得而且有必要的!
早期阅读的孩子,先把大脑的高速公路盖好
在学习理论上,我们常提到赫伯定律。这是一个神经放射的原理,告诉我们撷取知识前,需要神经细胞集团的激发,而这个过程,可以经由不同系统的刺激来达成,一旦神经回路建立了,便可以触动较少的神经细胞来激发习得的知识。
这样的概念对了解孩子阅读学习的过程相当重要,因为每一次不同的阅读经验及不同的阅读材料,对孩子来说都是新的刺激,将促进新的神经网络形成或提供原本无法连接的回路以更多的沟通机会。如果可以持续不断地累积这样的刺激,未来的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
根据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与加拿大马吉尔大学的研究,大脑皮质的厚度与儿童的智商有关。研究者发现高智慧儿童的皮质较厚,而且认为这样的孩子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具有了更多高功能认知的经验,原因可能来自于“较优秀的社交模式”、“较多的语言学习机会”及“较丰富的阅读环境”。所以,阅读是高智力培养的保证。
创造力可以从多样性的阅读建立
创造力并不会与生俱来。丰富孩子的知识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在阅读过程中,孩子的脑袋就像上映一部精彩的电影,由孩子自己灵活编剧、自己连接脉络、自己设计人物及自己举一反三。所以说,阅读是创造力提升的不二法门,也是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好方法。
有效、热情、多元化的阅读经验,除了加速孩子认知上的发展,更是情绪智商及同理心培养最佳的途径。亲子共读及引领的过程中,孩子获得更多感情释放及表达的机会,也实现感受他人心理状态的深度延伸。
因此,这些认知智商以外的情绪培养,是孩子成就人格更重要的因素。举凡绘本、童话、科学、历史及生活等不同的阅读题材;听故事、说故事、看故事甚至表演故事等不同的阅读形式,都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及创造思考的机会。
小编荐书:
《小夜灯》系列
《小夜灯:送你一个美梦》包含二十个启发冥想类的睡前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相信自己、远离烦恼。每篇故事的结尾会提炼出其中的深意,用于深层启发孩子智力。与国内大多数睡前故事不同,本书的每一篇故事都是大卫·丰塔纳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巧妙设计的,这些情节将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书在缓解孩子焦躁的情绪、激发其自信心和想象力、培养其沉思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平和的心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