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爱上阅读的小技巧

标签:
育儿 |
加深亲子关系,从阅读开始,小编搜集整理了6个小妙招,帮您轻松解决问题。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也是家长朋友们的又一次成长,所以要珍惜与孩子共同度过的时光,珍惜每一个晚上的睡前故事。
1、幼儿阅读:一岁以前不需要太强求
宝宝一岁前如果喜欢听妈妈讲故事那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喜欢,毫无兴趣,大家完全不必着急。在儿童早期研究中,对幼儿来说,两岁前最重要的是安全感培养以及和妈妈的互动,阅读虽然是个非常好的互动,但是平常我们在日常中只要有足够的高质量陪伴,对孩子来说就已经很好了。与其纠结孩子不爱阅读或者静不下来,还不如利用每次换尿布和洗澡的时间,给孩子唱歌、念诗、或者教几个字词,算算从小到大一共能换多少尿布,洗多少次澡,就知道这样的累积多么可观了。
2、幼儿阅读:从声音入手
其实每个孩子都爱音乐,婴儿对音乐真有天生的喜爱。有些宝宝一岁左右能安静的听40分钟交响乐,可以在吃饭、玩耍的时候家里都放着音乐:民谣,钢琴,交响乐,甚至流行乐,只要觉得好听。音乐总是能让宝宝安静下来。最开始,可以用翻书的声音吸引他,不给宝宝看书,只是把每本书翻给他听,每本书翻起来,声音都会不同,尤其是给婴儿设计的 soft-book,会有各种声音。慢慢孩子也会变得喜欢翻书。
这个时期宝宝基本还是停留在玩书的阶段。但是已经是主动的玩了,而且偶尔会要求大人陪他玩,但是离阅读还是有距离。
3、幼儿阅读:脱离文本,从宝宝熟悉的词汇入手
其实绘本的语言是一种非常简练优美的文学,很多时候都是押韵的,对于喜欢阅读的宝宝来说,家长应该尽可能尊重文本,可以讲的很生动,但是词汇和韵律应该保持。但是,请注意不要加太多的讲解,因为这样是在限制孩子的想象力。但是对于不爱看书的宝宝,就需要有选择的脱离文本了。
其实阅读完全是一种可培养的习惯,即使当时宝宝仍然没有耐心看完一本书,但是慢慢的也就习惯睡觉前翻翻,就跟刷牙,吃奶一样,要完成这个步骤才行,有时候即使非常困,明明就看不进去了,还是要看,但是又不真正看,随便翻翻,才能睡下。所以,坚持,重复,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4、幼儿阅读:从韵文出发
在幼儿早期语言发展中,首先应该是 play language (玩语言),然后才是 learn language(学语言),相信大部分家长会发现孩子非常喜欢韵律的东西。其实跟他们的认知发展有关。这种重复,有节奏的单词非常容易记住,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他们最早 会的儿歌一样。
5、幼儿阅读:不要每天一本书,让孩子自己决定看多久
这是孩子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有时候家长会觉得看了这么多遍了,怎么还不腻呀。但是仔细想想,从孩子出生到会叫妈妈,你教妈妈这个词总有上千遍了吧?但是孩子一旦会说,就绝对不可能忘记了。我们有时候会惊讶孩子怎么突然就会了很多词汇,其实不是突然,是他早已经在心里练习了很多遍了,而当他会说 这个词的时候,还不是他真正掌握的时候。
那什么是他真正掌握了呢?那就是直到他不觉得这只是个词汇,而是他用来表达目的或者完成某个目的的工具,且是无意识使用的工具,这个阶段就是 learn through language (从语言中学习)。
所以不要急着给孩子换新书,可以尝试每周介绍一本或者两本,如果孩子没有兴趣,那就算了。其实到后来,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他要求换书的速度是会越来越快的,因为他完全吸收这本书的速度也加快了。因此对于低月龄的宝宝来说,需要慢慢来,不要着急。培养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6、幼儿阅读:合理的过渡
有的家长会在这个时期焦虑,觉得孩子怎么突然不喜欢看书了,其实不是不喜欢,是他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每个人每个时期的爱好都不一样,孩子前几年探索这个世界的节奏相当快,有时候从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找什么。而在这个情况,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家长要做的,就是静下心
来观察。这里插个题外话,国内近几年流行借用国外的教育理念,最火的就是蒙氏教育。但是蒙氏教育的核心根本不是如何使用那些有趣的教具,而是观察,她认为观察孩子行为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在现当代的幼儿教育中,有各种不同的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强调观察孩子,在教之前,请先知道孩子已经会什么,在什么样的程度。
为什么孩子进入小学,学习formal knowledge(书本知识)以后,在评估中会有非常大的差别,不是孩子能力问题,而是起跑点被统一了,有的孩子可以很快达到,但是有的孩子不行,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脱离了他们的自身情况来要求他们。
所以,,当他们的兴趣点变了,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过渡到另外一个兴趣点。如果他对书的某几页感兴趣,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看看他感兴趣的是什么,发现他目前具体对什么感兴趣。
其实在阅读的培养中,大人的引导非常重要,这个在他们成长中也是如此。这个在儿童早期认知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大有学问。
小编荐书:《中国儿童文学大师》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