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挑选一个合适的幼儿园?(父母必读)

标签:
育儿 |
近年来,幼儿园老师虐打幼童事件频繁发生,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却被别人虐打,家长们当然又心疼又恐慌。但是幼儿园是宝宝学着融入社会的第一步,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那么家长们怎么样才能为宝宝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呢?我们来看看育儿专家王人平老师的意见。(原文刊登于《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 2012年7期)
在常规思路中,父母在选择幼儿园时主要关注软硬件两方面。软件多指幼儿园的师资水平,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等;硬件条件包括幼儿园的场地、设施、卫生和食品安全条件等。除此之外,家庭的经济情况,父母对孩子的发展规划,幼儿园的远近等因素也是考虑的重点。这些常规的因素,我也会去考察的,但在优势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我所重点考虑的,是另外一些因素。
适合孩子: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好的幼儿园是为孩子补色增彩,而不是画一张新画。
人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更多地盯着“幼儿园”本身和家庭情况,却很少考虑自己孩子的天赋特质、性格兴趣。于是,所谓当地的“好”幼儿园似乎对所有孩子都是“好”的,引得大家削尖了脑袋都要往里冲。
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基于我们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白纸,父母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和标准把孩子画成“名画”。可问题是,孩子真是白纸吗?不是!孩子本身就是一张色彩斑斓的图画,他有自己的秉性、特质,上幼儿园前的几年生活,他也会形成自己的一些基本的观念、习惯。我们要找的幼儿园,就是能基于孩子固有的色调和韵律,为他补色增彩,而不是重新构建,再画一张新画。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明白,我们只是一名“园丁”,而没有能力成为孩子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必须要按照植物的本性来对其加以培育,而不是要植物遵从园丁的想法来生长。
当我们明白了这层道理,那就会先立足观察自己的孩子是苹果的种子,还是梨的种子,如果是苹果的种子,那么就把他送到苹果园,而不是梨园。比如,有些孩子生性腼腆、敏感、内向,你是否还要把他推向公认好、但管理较为严厉的园呢?他得不到老师充分的关注,又不善于表达自己,长此以往,孩子的个性会不会可能更胆怯、懦弱、自卑呢?而这样的问题,在一个生性乐观、活泼开朗的孩子身上就不一定会出现。
所以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尽可能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能充分发挥和展示他自身特点、潜质的幼儿园,而不是别人眼里所谓“最好”“最有名”的。
好老师:一位老师是否具有大爱和人文关怀,比他是否有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重要。
很多父母都认为老师才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因素,不错!但好老师的标准在每个人心中也不尽相同。对老师的学识、能力,甚至是否具有优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不是我最先考虑的。我考察老师的第一要素是:是否具有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本,对孩子作为人和人性的尊重和肯定。唯有心怀一份人文关怀的老师,才可能把教育、教学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心中始终怀有一份悲悯情怀和大爱精神,尊重孩子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唯一性。而这种情怀不是读了什么学校,参加了什么培训就可以学来的,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从骨子里反射出来的,也和这个人的经历、价值观和信仰有很大关系。
识别一位老师是否具有这两点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你任意时间到幼儿园,能看到孩子和老师脸上呈现出多少真诚的笑容,声音里透出多少温情的关怀。而当你的孩子回家后依然能津津乐道地和你讲述他幼儿园的生活,依然不失那份童真和快乐,第二天早上又急着让你送他去幼儿园时,那这位老师,就基本符合我心中好老师的定位。有了这份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至少能保证老师不会用暴力或冷暴力的手段伤害我的孩子。否则,连基本的身心健康成长都不能得到保障,孩子认再多的字,会背再多的诗歌,又有什么意义呢?
好的学习方式:充分地玩耍和游戏,才能帮孩子一步步积累智慧,赢得未来。
孩子有自己的生长发育特点,好的幼儿园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来教育孩子。学龄前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是形象、具体、直观的,他们必须在玩、观察和体验中学习,一味地灌输知识不仅会造成孩子只局限于通过现成的概念去认识世界并形成观点,不再习惯从他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还会导致孩子渐渐失去好奇心、专注力、观察力、独立思考等优秀的品质,也失去了学习过程中所能体会的乐趣和成就感。
所以说,游戏即童年,玩是学问的根本。我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多些玩耍和游戏的时间,即使是常人认为的所谓“虚度光阴”。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http://s11/mw690/002I4RC7zy6LNOnU0zMda&690
小编荐书:《0-3岁新手妈妈必知的30个重点早教法》(通过1000位新手妈妈的亲身体验和实践,为您带来30种王道育儿法和19种人气育儿法。其中包括对蒙台梭利、七田式、久保田式等专家理论的实践检验,用数据和妈妈的笔记亲述育儿成效,给您一个真实的育儿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