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学习交往的过程中有麻烦怎么办?六大“礼节”困扰Q&A

标签:
宝宝孩子妈妈妈妈们小朋友 |
http://s15/mw690/002I4RC7zy6KIy9SgUK9e&690
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妈妈听我说》等亲子节目的热播,这些明星萌娃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黄多多的乖巧,杨阳洋的呆萌,费曼的搞怪等等都成了观众们热议的话题,甚至孩子们之间的小摩擦小故事也被不少人拿来大肆解读。关于这一点,小编想说,你们实在想太多啦!孩子们玩在一起有摩擦有争吵真是再正常不过了,连大人们之间也会发生不愉快,又何苦强求一群小孩子呢?
当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开始学着与其他人的交往,这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的第一步,相信各位家长一定是深有体会的。那么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孩子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的最容易碰到的六大“礼节”问题,看看怎么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
1.
在幼儿园时,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孩子只是站得远远地一个人看着,不会去和他们打招呼加入到他们的圈子中去。即使有时候想干什么,也不会自己主动去做,而是向我求助。当有陌生人跟他说话时,他也不会回应对方,只是定定地看着人家。明年就要去小学了,这样下去该怎么办?
A:不要强迫孩子去和别人玩,要让他发自内心地去渴望
我们很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其实孩子会远远地看别的小朋友玩耍并没有什么不好,这说明他很想知道别的孩子都是怎么玩的。如果妈妈想让孩子加入他人,那就尝试着自己先加入吧,孩子会跟在妈妈身后,自然也就有了加入的机会和氛围。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玩,要试着去激发孩子这样做的渴望。
2.
孩子总想要其他小伙伴玩的东西,看到就会去跟人家硬抢,经常因为这样和别人吵架。每次这样我都会训他,告诉他“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怎么不跟别人好好说借过来玩呢?”但是他好像总记不住。在他身边,也有很懂得先和别人借再拿的小朋友,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呢?是我的教育方法错了吗?
A:和孩子玩“过家家”, 让他有“先借再拿”的意识
其实在孩子的这个年龄段中,要理解“借”和“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如果不提早教会孩子这些礼节性的东西的话,会影响他和其他小朋友的关系。这时,妈妈可以带孩子玩玩“过家家”,让他有“先借再拿”的意识。告诉孩子,当他想要别人的东西时,一定要先跟人家说“借一下”、“能借给我吗?”这样的话。
3.
宝宝现在能听懂一点话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如果他有什么要求不满足就一直闹腾,真让我烦恼。比如在商店,当他看到了喜欢的东西就会指着让你拿,如果不给他拿过来,就会使劲哭闹。如果我不理他,他就越哭越厉害,跟失去了控制似的。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所以我很需要一种教育孩子忍耐的方法!
A:宝宝大哭大闹的时候,直截了当告诉他“停下来!”
宝宝在这个时候自我意识逐渐生长。用肢体动作而非语言表达感情,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生气。为了让他忍耐,就直截了当告诉他“停下来!不管他是哭还是闹,每次都直接制止他。让他知道有些事可以做但有些事不能。
4.
宝宝一个人静静待着的时候,妈妈需要一直陪着吗?我总担心把他一个人丢在一边他会不开心,弄得我连家务也没法好好做。
A:这种时候没有必要一直陪着宝宝,这样妈妈也会很累。
如果宝宝想和妈妈玩或者让妈妈陪在身边,就会喊着让妈妈知道的。当然,如果妈妈有时间,完全可以一直陪着宝宝,但是如果没有,那就等宝宝表示需要的时候再去也可以。
5.
宝宝在吃奶或者吃饭的时候,经常撒娇不听话。要么乱扔盘子,要么把吃的撒一地。我老是告诉自己要克制住,但还是忍不住打他。而且还越打越狠,自己也觉得好恐怖。我该怎么办呢?
A:这是宝宝“成长的证明”,妈妈们要多多理解哦!
宝宝1岁3岁时,是最耗妈妈精力的时候。妈妈要把宝宝的这种行为,当成宝宝有自我意识成为有思维的人的证明,理解和接受它。就像宝宝乱扔东西,何不换个想法,看成是宝宝锻炼肌肉的必要动作呢?如果实在不喜欢这种行为,就带他去公园,让他扔小球发泄这种欲望吧!
6.
宝宝经常没缘由地发火。不管是在走路还是在公交车上,常会突然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不管怎么哄都安静不下来,我总担心他是不是精神状况不太好,我该怎么办呢?
A:带着宝宝干什么之前,先跟他说好要听话,想办法让过程进行得很愉快。
“发脾气”也是宝宝“自我主张”的一种表现。但这并不是什么病,所以父母不需要太过担心。如果希望宝宝一直很乖,那就事前先跟他约法三章吧,要让他保持听话。比如,跟他说说,“如果你在车里乖乖的,就可以带着玩具出去哦!这样让他有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干,那情况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内容简介
每位妈妈都想宝宝最好的教育,可是五花八门的育儿方法,应该选择哪个呢?等自己一一试过,大概宝宝都能去打酱油了。本着对天下所有妈妈的体谅和理解,书中对正在照顾宝宝的妈妈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将新手妈妈们正在使用且切身体验到效果的育儿方法详尽记录了下来,以此鼓励新手妈妈们能在养育宝贝的途中,先人一步。早教,因为爱,不能等待。
http://s6/mw690/002I4RC7zy6KIyDR6dLf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