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好心办坏事”时,我们应该怎样教育?

标签:
儿童真假举动建议善行育儿 |
在宝宝年龄较小时,妈妈们一定没少碰到孩子“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孩子的世界单纯简单,这时,家长们该严厉地批评,指出错误还是为保护他们幼小的心理而放过错误呢?我们来看下面这么一个故事:
小勇家门口有一个 “无人摊”,上面标明蔬菜的价格并放着一个钱箱,路人可自行买卖。可是没多久小勇就发现有些人总是偷拿蔬菜而不放钱。后来经过电视台的帮助,小勇家发现了这个“偷菜贼”,原来是邻居家的小哥哥,他因为家庭贫困不得已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小勇很同情这个小哥哥,他怕电视台把小哥哥曝光,那样对他的影响就太大了。于是小勇把“无人摊”的板车偷藏了起来,为此他和家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这时,小勇的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如果家长一味批评孩子,那么就会伤害到小勇温暖善良的心灵,但如果默默允许了这样的行为,那就是对偷盗的变相纵容。
1. 了解事实,理解沟通
当孩子“好心办坏事“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孩子这么行为的动机,而不是只看到坏的结果就粗暴地指责孩子。要知道,很多时候孩子会因为家长的胡乱批评而害怕去做好事,不愿去“惹麻烦”,次数多了,孩子也会渐渐变得冷漠,抗拒与人的互动。理解与沟通永远是育儿中最关键的课程。
2. 肯定善意,及时表扬
如果孩子确实是出于好心,那么家长必须要做的是立刻对这种善意进行赞同和表扬。所以在这个故事里,小勇的爸爸立刻表扬了小勇的善行,对孩子偷藏板车的行为也表示了谅解。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简单的,父母的表扬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孩子的这种善良之心才能得到保护,被更好地传递下去。
3. 指明后果,提出建议
当然,在表扬过孩子后,家长不仅要对坏的结果明确指出,还要告诉孩子碰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孩子要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以及正确的应对方法。有时候,甚至孩子面对的不是简单的是非问题,那就需要家长再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引导。
以上内容来自东方出版社的《无敌钥匙奶奶》系列,这是日本儿童文学史上最为经典的著作之一,从第一本《不可思议的钥匙奶奶》开始,1976年第一版印刷至今已经再加印了79次,伴随了无数的孩子,正是这套书所散发出来的独特的励志、乐观、积极的教育意义,让它仍为今天的儿童和家长所喜爱。
http://s14/mw690/002I4RC7zy6JhfsMCD32d&690
延伸阅读:
http://s3/mw690/002I4RC7zy6JhftWWiK52&690扫描二维码
或搜索公共账号
dftmh11
关注@东方童萌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