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名人在谈及自己的儿时家庭教育时,常说自己的家庭是慈母严父型,如徐静蕾;也有人说自己的家庭是慈父严母型,如郭晶晶。但是从他们的叙说中我们能感到这位父亲或者这位母亲是严中带暖,没有他们的坚持和关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失败仅仅凭孩子自己是无法打败的。我想名人成功的原因不能完全归于“严”,更应归功于那份充满爱和温馨的“暖”。因为他们是孩子幼小时的一个臂膀,在孩子受到挫折和伤害时给予温暖的怀抱,迷茫和无助时指名方向。但是帮助不是整日的唠唠叨叨和责备,孩子们渴望的是父母更有技巧而有效地帮助,父母不要让这份关爱化为了孩子的厌恶和排斥。
对于刚刚入园或入校的孩子来说,环境的改变和陌生感,使孩子无论在学习能力还是社交方面产生失败感,很多父母心急火燎地要求孩子赶紧适应,把落后在其他小朋友方面的东西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然而很多时候适得其反,孩子可能经历了更多的失败。“倘若孩子只是重复着失败的经历,很容易致使孩子有从最初便想要放弃的想法,并且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渐渐失去自信。所以,父母需要将目标稍微降低一点,使孩子积攒一些成功的经验并夸奖孩子,这也许有些绕远,但是确实是更加接近目标的方法。(摘自《教你读懂孩子的心》)”
比如说在做手工时,有的孩子折纸不是很好,有的孩子则是不会撕纸,还有大点儿的孩子不会画曲线或者写字很差,这个时候父母仅仅用口头表达或纠正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要亲手协助,告诉他们能做好的秘诀,使孩子最后有“完成”的成功体验。这招也来自于育儿心理大师的《教你读懂孩子的心》,这本传达着最温馨的孩子问题解决力的宝典,希望能帮助到你。
http://s4/bmiddle/94087b6fhd6d332ae3433&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