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不出的数学题

标签:
数学童话算术幼教早教 |
分类: 我的第一本数学童话 |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统计学,它能离开数学吗?物理、化学、建筑、经济等等科学领域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我们平常的生活中能离开数学吗?当然不能。以前目不识丁的人也能挑个扁担做做小买卖,起码他会算术,精于算计,知道自己怎么卖能挣钱。从古至今,从人类文明起源到现在的高科技,小到给人找钱,大到神九上天,哪一面也离不开数学,可以说数学是其他一些学科基础的基础。
说起数学,我们不得不提起“奥数”,现在“奥数”真是人神共愤,甚至有媒体大声疾呼“‘奥数’人类已经无法阻止你的疯狂”。侄女小升初考试全县第一,考市一中火箭班,就因为上奥数班晚了几年,结果在最后关键性的数学测验上连丢两题,终于遗憾没有坐上可少学一年的“火箭”。但是,数学一定要让我们愤怒和讨厌起来吗?我想数学一定是在无奈地叹息着;“我本有趣,实乃身不由己。”
抛开原因错综、褒贬不一的“奥数”,单说数学,不可否认,它的确能锻炼我们思维,激活我们头脑中那些慵懒的脑细胞。有兴趣的话,不妨做做下面两道题,相信这会让您昏昏欲睡的脑袋顷刻清醒和运转起来。
问题一:有个人爱占小便宜,一次他去买葱,得知一千克2元钱,买葱的人说:“我都买了,不过得分开称,用刀从中间切断,葱百每千克给你1.8元,葱叶每千克给你0.4元,合起来正好是一千克2元,你卖不卖?”卖葱人一想觉得还可以,可是卖完后一算账,正好少了一半,请问,他为什么会赔了钱呢?(答案如下,反白可见)
答案:一千克葱白1.6元,一千克葱叶0.4元,加起来是2千克葱2元,也就是说一千克葱1元钱,当然会赔钱了。
问题二:三个人去住旅店,每人10元,共30元,后来老板说今天特价25元,让服务员把5元钱还给他们,服务员给了他们一人一元,自己留下两元做小费。但是想想,每人退了一元后也就是每人掏了9元,9*3=27元,然后再加上服务员的2元是29元,请问那一元跑哪里去了呢?
这道题的答案我也没想好,请求高人指点呀。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七田真提出过“零岁递减法则”,就是说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多多培养孩子的资质,这种资质会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诸如我们的胎教、学前教育何尝不是在培养孩子的资质呢?
但是见多了很早就教孩子说话认字,甚至学习英语的情景,却很少看到有培养孩子数学资质的现象,3岁左右的幼儿最多能数到100,家长可能暂时松一口气了,所谓的加减法再大点儿学也不迟,想必这样想的家长不在少数。其实,我们应该尽早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与应用,培养孩子的数学资质。3岁以上的孩子就能掰着指头将10以内的加减法算出结果,但孩子会算固然很重要,更为重要的却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拓展了大脑的应用空间,在感情上接受和喜欢上数学。选择一种快乐的游戏方法或者一套靠谱的数学绘本吧,比如《我的第一本数学童话》,那会让孩子更容易爱上重要、疯狂而有趣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