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酷爸爸:西方丈夫眼中的分娩过程2——产前培训与麻醉

(2012-03-01 08:25:51)
标签:

分娩

产前培训

麻醉

育儿

生产

分类: 酷爸爸育儿经

经济学所倡导的一大理念便是合作。与其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如与人合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人尽其能。参加长达六个小时的分娩课程时,这种观念先验地占据着我的大脑。

有一种痛苦分担的方法便是让爸爸真正地分担妈妈的痛苦。喜剧作家戴夫·巴里(Dave Barry)(一会儿还会提到他)曾经这样写道:

我太太认为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每次宫缩的时候,产妇都拿一把圆头手锤随意击打丈夫的身体。我知道她是在开玩笑。但我知道这是因为她还没开始宫缩,真到那个时候,她也会忍不住要打人的。

现在我必须要指出,严格地讲,通过这种方法,痛苦总值绝对会上升。(我还不知道“圆头手锤”是个什么东西,但听起来很恐怖。)可是,不管怎么说,在这种情形之下,痛苦由大家共同承担。

这种低效的解决方案或许会让你感到震惊。但是,其中却可能蕴含着某种经济学原理。毕竟,如果爸爸痛苦的表情可以给妈妈一定的愉悦,我们就不能说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赢家。运用“痛苦均摊”的原理,可以缓解一项重负。而且,如果妈妈由此而心情舒畅,我们就可以说大家共同分担了这项痛苦。

不过,在痛苦分担这个问题上,大家似乎持有不同的意见。分娩培训课上,接生员笑嘻嘻地告诉了我们另一种方法:让爸爸难堪。

据过来人称,在分娩的最后一段时间,出来的不仅仅是婴儿。这个时候,妻子会在公共场合毫无顾忌地辱骂自己的丈夫,以至于把他所有的糗事都抖落出来。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丈夫无权反驳,只能苦笑着应付了事。

这大概是接生员工作中的香差,只见她们环顾四周,似乎很想预测出哪对夫妇到时候会折腾得最热闹。我能够想象出到时候乱作一团的样子。教室中这些准父亲们可真有的担心了。

然而,这种方法还是会制造更多的痛苦,毕竟将会有一些爸爸们承受难堪之痛,同时,众妈妈们也无法从中获得任何慰藉。或许正是那些大夫让她们放纵自己的吧。

培训班中还出现了一部分更具“建设性”的意见,这些人正想方设法来控制疼痛程度。他们的意见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使用麻醉和不使用麻醉。

麻药可以真正地解除痛苦。分娩课程上,老师就介绍了多种备选方案,从气体麻醉到针灸麻醉应有尽有。对孕妇说来,气体麻醉最受欢迎。在当时看来,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选择脊柱注射或针灸麻醉。但是正像戴夫·巴里说的那样,“这是因为她还没开始宫缩。”

因此,选择麻醉方式这一重任就落在爸爸的肩上。我们要对比各种方案,然后替妈妈行使意愿,假设这是她们在清醒的情况下会做出的选择。因为,据我们观察,分娩当天,她们会丧失理智,开始胡乱地要求使用麻药。丈夫们的工作就是确保事先大家已经协商过此事,在妻子丧失理智的情况下,代她行使理智的决策。父亲们必须严肃地对待麻醉药物的使用,就像决策如何杀死染上狂犬病的宠物犬一样慎重。

但是,据他们称,这件事说来简单,行之不易。情急之下,大多数丈夫会丧失那个理性的声音,而骤变为一个毒品皮条客。他们会拼命地敦促医院想办法解除这种疼痛,采用什么方法则无关紧要。你会看到四处吼叫的丈夫,他们在必要的时候,甚至会贿赂大夫,强制他们使用麻醉。

★★★★★★★★相关阅读★★★★★★★★
    《酷爸爸:著名经济学家是这样教育孩子的》200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2010年中文简体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酷爸爸乔舒亚·甘斯是澳大利亚著名的经济学家,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亚洲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墨尔本商学院教授。他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和其他初为人父母的家长一样,甘斯在第一个孩子降生时,既快乐又紧张。然而,和众多父母不同的是,甘斯是一位经济学家,于是,他开始将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育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