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拿捏分寸,保持平衡,是一种修行力

(2021-05-27 11:42:43)
标签:

国学

人生旅途中,我们经常会为失去而难过,为得不到而遗憾。但如果你能读懂老子,思维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老子说,失去一样东西,就会得到另一样东西;反之,得到的越多,意味着失去的也越多——这是规律,值得深思!下面,我们就走进《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了解其中的三条宇宙规律吧。
《道德经》|拿捏分寸,保持平衡,是一种修行力

规律一:

  规律一:人要拿捏一个度,该要的就去追求;不该要的就要自控。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本章一开头,老子就直接用千古三问,重重地敲打在人类的心头!历史的教训就是:贪财会死在财上,贪赌会死在赌上,贪色会死在色上。一个“贪”字,会导致亡国破家,甚至好端端的人会早早地命归黄泉。所以,一个“贪”字不是小事。
名、货、身的关系中,身是根本,名和货都是依附于身而存在的。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身若不在,名货还能有什么意义?因此对于这两个选择题来说,稍微有些理智的人都不会做出错误判断。但怕就怕人被名货冲昏了头脑、迷乱了理智!人生什么最珍贵?不是已经错过的和一直得不到的,而是当下正在拥有的!

俗语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极好地诠释了老子这句话的意思——一味追逐名利物质,就意味着对生命的巨大消耗。天底下最不值当的投资,就是用健康换名利!人生一世要性命双修!生命就是一种平衡,人要拿捏一个度,该要的就去追求,不该要的就要自控。所以老子说“得与亡孰病”就是告诉我们:通常我们认为失去是减损,所以总想争取得到;但换一个角度看,失去却未必不是另一种更好的得到!

《道德经》|拿捏分寸,保持平衡,是一种修行力

规律二:

规律二:人要持平常心,太喜爱和太珍贵的东西,都会给自己带来损耗。


原文:“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都是规律。我们拿捏好一个度的目的,就是要知止的角度看,即使是能做、善做的事也要控制在合理限度,不要超越极限而物极必反;如果是不能做的事就要坚决制止,不要被惯性、执着和贪念把自己带到万劫不复的绝境中!因为任何事物超越极限,必然会启动反向平衡!比如那些贪污受贿、走歪门邪道的人,都是因为贪图自己不该得到的东西,而给人留下把柄,整日里活得担惊受怕,一步错,步步错,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的结局……
有人可能会说:社会现状就是不进则退,我能怎么办?要权衡得失,拿捏分寸!老子不是说钱财名利不好,而是告诉我们不要贪!不要用无价的健康,甚至生命,去换有价的财富名利!这些东西没有确实不行;但什么都想要、欲望无止境,更不行!天底下,本就没有双全之事,不可能什么好事都轮到你头上——又想修行好,又想要名利美色,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追求物质,自身的时间、精力和身心必然要损耗;一旦心里有了特别喜爱或贪恋的东西,这种执着也会导致生命的失衡!所以,人要持平常心。

老子把规律都直言相告了,至于怎么做?怎么把握平衡?就要靠自己的自控力了。这其中的度,就是智慧!

《道德经》|拿捏分寸,保持平衡,是一种修行力

规律三:

规律三:拿捏分寸,保持平衡,是一种修行力。


原文:“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说,什么时候该知足?什么时候该知止?拿捏好分寸,保持住平衡,这就是一种修行力!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如果生命是一棵树,那名利、财富、享受都是生命之树上晶莹的露珠。用生命追名逐利,就像为了露珠,而亲手砍伐了自己的生命之树,我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将远远高于它们自身的价值!所以,人类要自重、自爱——人必须知道满足,才不至于在失德后遭受困辱;人必须知道知止,才不至于在胡作非为后遭遇危险!所以知足、知止是体道之人,圣人之所以能够被褐怀玉,便是知足于内而知止于外的缘故。
人,一旦面对金钱美色、物质享受,很容易被鬼迷心窍而流连忘返,连自己是谁都忘了……有些钱,我不该拿;有些人,我不要碰——其实,我们的内心都很清楚,只是理智被欲望驱使而变得不受控了而已!大多数人面临的困境和烦恼,都是因为不懂规律、自控力太差、无法理性行事所致。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只有能拿捏分寸的人,才能做到云淡风轻、荣辱不惊,这全是因为他有强大的自控力!

其实,读《道德经》谁不会呢?关键是要落实在“做到”上!人活着的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修行——有修行力,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道德经》|拿捏分寸,保持平衡,是一种修行力

原文:

以上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全文所说的: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

 

——人生百年一瞬间,要理清何者是需要?何者是欲望?何者是贪求?这对生命会有最基本的帮助!


——种下什么就收获什么。心想凶恶,灾将至;心想邪异,鬼作崇;心想吉善,福就到。只要改变思想、语言、行为,吉祥福祉将不求而自来。

喜欢更多书画作品点击进入和光书画院官网:http://www.heguang168.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