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释道对应人生的三大阶段——年轻时、中年时、年老时

(2018-09-24 11:09:10)
分类: 和光文化传承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精髓,三家智慧各有侧重,而这种不同侧重恰恰可以对应人生的三大阶段——年轻时、中年时、年老时。

中国文化因儒释道的融合而趋向圆满,人生三阶段如果能贴合这三家的根本精神,同样可以趋向圆满。这是人生的三种大修行,也是人生的三种真境界。

01

年轻时学儒家

人在年轻时,要么思想刚刚开始成熟,要么刚刚踏入社会,此时面临很多重大人生课题,比如学会做人做事、能够安身立命等等。而这些课题,也正是儒家的重要课题;儒家提供的,也正是最恰当、最好的智慧。

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至大至刚之气,也可以说是正气。先要有一身正气,这是做人的根基。

孔子言“吾十五而有志于学”,自此一生不辍;王阳明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这是做事的根基。

这两大根基,都需要也最适合在年轻时确定,如此之后铺开的人生才能有底线和方向,而避免误入歧途甚至邪路。

人在年轻时,未经社会地充分打磨,身上往往有很多毛病和弱点,如果没有修养功夫,就很容易跑偏,失去操守、投机取巧,最终变得圆滑世故甚至不择手段。

这就需要儒家的“内省”工夫,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勤于内省并及时修正,这是最有效也最容易上手的修养功夫,关键看能不能重视起来并做下去。如果能养成习惯,日积月累之下就是真修养。

此外,人在社会上,最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怯于与世俗存在差异。而儒家主张“和而不同”,要求和气,但内心也要有自己独立的意见和品格,这样才能既不耽误为人处事,又能保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

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最容易在周围人影响和现实刺激下不讲信用、不讲义字。这样的人,做人已经失败,做事必也做不大、做不久,甚至把自己折进去。

 

于是儒家所极力倡导的“信”“义”,就显得尤其重要,最适合年轻人作为做事和做人准则。

“恕”,又是儒家的一大精神。人在社会上,面临复杂的局面,很多事都是不合理,很多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宽容的态度,不但做不好人、行不好事,甚至连路都可能都走不下去。懂得宽恕,这是一种涵养,也是做人的一种方法和策略。

最能概括儒家精神的一句话,就是《易经》中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面所说,就是厚德载物,这是自强不息的底子,人品的底子好,事业的盘子才能大。有了这个底子,儒家最深入人心的,便是那强烈的进取精神,事情是需要去做的,是要努力去做才能成功的。

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安身立命,担起责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是儒家的目标,也是年轻人的方向。

概而言之,儒家对于年轻人的要求,就是六个字:做君子,立事业!

http://s1/mw690/002I3tjMzy7nSd1ytDG70&690

02

中年时学道家

中年人,大多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阅历,有了一定的事业和物质基础,所以人生的主要课题也就发生了变化。这时需要关注的,便是道家智慧。有个词叫“中年危机”,中年时期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而道家的葫芦里正是对症的药。

人在年轻时奋发进取、有所追求,到了中年时就可能形成一种停不下来的惯性,就好像一个人忙惯了,一旦闲下来就会无所适从、觉得无聊;人到中年,在具备了一定的积累之后,还像年轻人那样追求物质,也会有问题。

一方面,这可能让人模糊和忽视对真正的人生价值的追寻;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人陷入欲望无穷的泥淖中不得脱身。不解决这些问题,精神品质和人生质量就谈不上。

道家超越物质功利的思想,正是化解之道。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庄子也一再强调“不以物累形”“物物而不物于物”,人要超越物质,不为物质所奴役,用物而不是为物所用,才不会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明白这一点,以超脱的视角去看,而不是困在里面出不来,就是药方所在。说白了,中年时期的问题,症结就在于眼界不够高,格局不够大。

跳出来之后呢?人生已经到了中段,是该到了重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的时候了。

人在年壮体健的时候不觉得,只有年老力衰甚至接近死亡时才知道,人生的意义有多重要,那关系着你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心中是否坦然踏实,是否能够无悔知足。

 

至于功名利禄,活着时当然有用,在生命的最后却只如梦幻泡影。中年时正是明白这些并开始着手的时候,不然就晚了。

何谓真正的人生价值?老子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反者道之动”,庄子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成败祸福,都是相对的,都会变化,世间之事的好坏没有一定。

人到中年,经历体验过的是非成败已经不少,就应当对此有所领悟,看淡一些,看透一些。然后就能回归自我,向老子所说的淡泊虚静靠近。这种受用,这种精神品质和人生质量的提升,才是实实在在的。

此外,人到中年,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也到了该考虑养生的时候,而这正是道家的长项。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则正是道家养生的最高智慧所在。首要的便是要养神,神清则气和,气和则身安,办法就是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返璞归真,清静淡泊。中年人大多焦虑,养神之法,也最为切要恰当。

至于其它道家养生法,如太极拳、四季调和、饮食进补等,也要以“自然”为依止,不可过,不可强,才是正途。

概而言之,道家智慧对中年人的启示,就是六个字:看淡尘俗,追觅高远!

http://s8/mw690/002I3tjMzy7nSd5Fhxdb7&690

03

年老时学佛家

人到了老年,已经看惯世间祸福成败,历尽人间沧桑巨变,是到了觉悟和放下的时候了。觉悟才能放下,放下就是觉悟,这正是佛家人生智慧的第一义谛。

放下,是不再计较。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曲折,看过了那么多悲欢离合,心性打磨了大半辈子,应当有一份沉稳淡定、宠辱不惊的质地,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爱争、在乎,于是计较得就会越来越少。

人生就是这样,经历过,才会甘心;经历够了,才会放下。年老之时,正是考验一生之心性质地的时候。

至于名利,或者该有的已经有了,或者没有但已经不再上心。因为到了这个年纪,更懂得以前的那种活法是多么累;也看清了凡事有得必有失,为了得到一些东西,也失去了另一些,甚至更多。

所以更加珍惜当下,更愿意去欣赏身边生活中的美好,心时时跟自己待在一起,踏实安然。

这时的心态,就是平和淡然。这种平和,是一种历经风吹雨打后的坚韧;这种淡然,是一种看破看透后的达观。

往后看,是苏东坡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往前看,是庄子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合起来看,是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能有此感,就是真的放下了。

 

这种不计较的态度,已经近乎于《六祖坛经》所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了;这种活在当下、与真正的自己同在的状态,也近乎于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了。

这就是觉悟。即使已经垂垂老矣,能到此境,人生便也是不虚度。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放下”,只是佛家的一面;另一面,则是“慈悲”。看过和经历过那么多爱恨悲喜,看到世间还有无数人在欲海中沉浮,作为过来人,心中如何不会有一份大悲悯?所以很多的老人,我们常常能感觉到他们不仅平和安宁,而且慈祥善良,他们更体谅他人,更重人情道义,更加古道热肠,更能乐善好施。

所以,年老时学佛家,要抵达的,就是八个字:心中安然,与人为善。

西晋左思诗云:“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这正是最正统的中国式理想——先建功立业,后归隐田园,是一种世间价值和人生价值两全的圆满。

就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很多都是先成为一代宗师,再携佳人归隐山林、自在逍遥。

年轻时学儒家,中年时学道家,年老时学佛家,其实也正是这样一个路径:在岁月中一路成长,在阅历中一生修行,然后抵达人生的通透之境。

http://s16/mw690/002I3tjMzy7nSdIote73f&690

 本文插图画家 赵永夫 艺术简介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E7%85%A7%E7%89%87.jpg

人物画家 赵永夫  书画艺术简介

          赵永夫,1982年生于甘肃.临洮,现居天津。自幼酷爱绘画艺术。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何家英硕士研究生班获助教资格。在校期间从霍春阳、杨沛漳、贾广健等教授研习人物及花鸟画,尤以工笔人物画见长。其后又受冯霖章先生的教导,领悟甚深,艺术视野更加开阔。作品入选纪念邓小平诞生100周年画展,入选建国60周年画展,并获奖。2009年在山东泰山举办了“京﹑津﹑鲁”十人展。2010年五月在临洮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十月一日在兰州博物馆举办画展。作品被多家美术馆、美术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2013年6月29日在甘肃省艺术馆举办助残义教公益画展。2014年5月在山东淄博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同年7月参加水墨新青年-当代青年人物画家邀请展。作品《溢》被全国美协举办的"16届亚运会“激情盛会,翰墨流芳”全国画展入选并收藏。

        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被聘为广东画院的特聘画师。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画家。
        出版有中国画技法丛书《中国古代仕女画法》《赵永夫花鸟画集》《画坛新势力、水墨七零后》《晓风乘露赵永夫人物画集》《水墨方阵赵永夫作品集》。
  
年表
2014年10月参加《黄河》三角洲首届艺术博览会
 
2014年10月临洮祥瑞艺术馆举办画展
 
2014年7月出版《水墨方阵赵永夫作品集》
 
2014年5月山东淄博举办大型个人画展
 
2013年出版《赵永夫花鸟画集》
 
2013年甘肃艺术馆举办助残义教公益画展
 
2013年10月由台湾美术史出版《赵永夫国画艺术》
 
2013年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水墨新势力—画坛70后》
 
2012年11月由杨柳青画社出版中国画技法丛书《工笔古代仕女画技法》
 
2010年临洮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
 
2010年10月1日兰州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
 
2010年作品一《溢》被全国美协举办的16届亚运会“激情盛会,翰墨流芳”全国画展入选并收藏
 
2009年作品《寻梦》入选建国60周年画展并获奖
 
2009年山东泰山“ 京、津、鲁”十人画展
 
2004年作品《春辉》入选纪念邓小平诞生100周年画展

 

晓风承清露,淡烟笼明月
                                                                                      ------赵永夫中国画欣赏(文/蔡松珊)
         小学上课对于刚刚入笼子的鸟似我,实在难挨。听课听得无聊时,我有一个既能不被老师发现又可以打发无聊时光的妙招:画娃娃头和小仙女,且这个独门绝招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初中一直使用。我深深地感谢那些娃娃头和仙女姐姐们陪伴我度过了那么多无聊的时光。大致来讲,一二年级以画胖嘟嘟的娃娃头为主,到了三四年级后就比较地爱好画小仙女了。在我天马行空的脑子里,他们都是我的玩伴,有了他们,枯燥无聊的45 分钟简直变得快乐无比。反正,老师讲的那点东西半个耳朵都听得会了。剩下的大脑我可以在想象的天空里和我的小仙女姐姐自由自在地玩耍。
        我不知道每一个画人物画的画家是不是都在纯美的想象空间里和他笔下的人物在交流对话。画的是画,是人物,但也是一种诗意的梦,用画笔在造梦。
       赵永夫的仕女带给我的就是这么一种纯美的感觉:静雅、含蓄,纯情,凝聚了天地万物的灵气,在唯美的空间里活了。看永夫的仕女画,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想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看到女儿便觉得清爽。宝玉爱所有的青春可爱的女性,在他的眼里,美貌的女孩子已经不是女子,而是青春、美和理想的化身了。色而不淫,艳而不妖。
      只有内心干净、剔透晶莹,温暖和多情的人才能够把仕女画的文雅端静。永夫的观音菩萨像画得极好,宝相庄严,观之不禁肃然起敬,而他笔下的所绘画的所有的仕女,都有一种如荷花般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尊贵优雅气度,不仅仅是美,是一种人物内在的尊贵庄严之气。无论是他画的竹林里娴雅端方的抚琴仕女;还是天生体态风流,含愁带病的林妹妹;还是湖边荊钗布裙的浣纱西子,塞外苦寒独奏琵琶的王嫱;带给我们的都是一种纯粹的美感。所有的女性似乎都有着菩萨般慈悲静美的光芒,引领我们逃离现实社会的丑陋和污浊,我们的心在欣赏画面的时候,慢慢地安静下来,似乎到了画中人物的世界里去了。我认为这样的仕女才有意义,这才是仕女画的意义。引领观者到美,到纯美的空间里。忘记了他的线条是高古游丝描还是钉头鼠尾描,忘记了他画的是写意还是工笔,忘记了他设色是浓丽还是素淡,一切都忘记了,只有美,在美的意境里忘记。美就是空掉,美就是爱。
      我们知道,唐寅是仕女画的高手,和他同出于周臣门下的仇英,仕女画的也是极致细腻,美的不可方物。但为什么,大家公认为唐寅的画更胜一筹呢?我认为是情态气韵,是画家的审美格调决定了作品的艺术高度。当然,有朋友反驳说,唐寅也画格调并不高的春宫啊,我这里指的是画家本身认可的并流存于世的作品。我看到太多粗制滥造的流于恶俗的仕女,所以,看到永夫的画,真的感到耳目清明。即便是他画的相对比较香艳的《贵妃出浴》,我们感受到的也是一种慵懒娇柔的美……
      人物画难画,难就难在要画出人物的内在情态,仕女画则要还原历史人物、故事中人物的情态心绪,其难度更是难上加难。所谓,脸好画,情难描。好在,天资聪颖的永夫领悟到表达人物情感的诀窍了。通过特定场景,特定环境烘托表现人物的内心。通过衣带线条的流转,塑造人物的体态动作,进而表达人物的内心。《貂蝉拜月》中清冷的月辉泄泻在园中朵朵盛开的淡黄色菊花上,身着淡紫色衣裙的貂蝉满脸虔诚,手拈三支香火身体前倾默默对月祈祷,正欲盈盈下拜。作为权利的祭品,无论如何的国色天香,聪明绝顶都难逃命运的戏弄,她在祈祷什么?自己?苍生?吕布?王允?董卓?还是后来的关羽?身负重任的一号间谍,那略略前倾的娇小身躯,承载了多少的委屈和孤独?那顾盼生辉的明眸中是不是闪动着晶莹的泪花?闭月羞花的美人啊,为何从来都是自古红颜多薄命?风中摇曳的黄菊,也在为这绝色佳人的命运而叹息么?那天上的明月大概也惊诧于她的美貌和身世,不忍再看,才躲起来的吧……盈盈一拜之下,远远的三国世界向我们走来,刀光剑影,英雄美人……
      这就是仕女画。静思,美,空去。永恒的静寂。
支撑仕女画风骨的,是画家的格调。画家的胸襟落笔在纸上,色还是欲,雅还是俗,跳不出逃不掉的是画家自己的内心。要么,你不要画画,画画就撒不了谎,善与恶,纯净或恶俗都在纸上。所有的大画家都不是靠了娴熟的技法成为大画家,画家最后的造诣决定于他本人的胸襟修养。
 
 
      永夫的仕女,似乎无关风月,却饱含深情,祝福他。
                                                                                                                     
                                                                蔡松珊 甲午年三月初九于北京家中灯下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1QQ%E6%88%AA%E5%9B%BE20150408110734.jpg

《春--贵妃出浴》98x160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2QQ%E6%88%AA%E5%9B%BE20150408110805.jpg

《夏--西施浣纱》98x160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3QQ%E6%88%AA%E5%9B%BE20150408110820.jpg

《秋--貂蝉拜月》98x160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4QQ%E6%88%AA%E5%9B%BE20150408110830.jpg

《冬--昭君出塞》98x160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5QQ%E6%88%AA%E5%9B%BE20150408110906.jpg

《清韵》90x148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6QQ%E6%88%AA%E5%9B%BE20150408110915.jpg

《碧水幽荷》114x168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7QQ%E6%88%AA%E5%9B%BE20150408110927.jpg

《清音》90x146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8QQ%E6%88%AA%E5%9B%BE20150408110938.jpg

<霓裳舞罢醉和春>76x120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9QQ%E6%88%AA%E5%9B%BE20150408110950.jpg

《竹林观音》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QQ%E5%9B%BE%E7%89%8720141210231217.jpg

《出水莲》  68*135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E8%B5%B5%E6%B0%B8%E5%A4%AB01.jpg

《黛玉葬花》68*135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E8%B5%B5%E6%B0%B8%E5%A4%AB02.jpg

《观音》  68*135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E8%B5%B5%E6%B0%B8%E5%A4%AB03.jpg

《国色天香》  68*135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E8%B5%B5%E6%B0%B8%E5%A4%AB04.jpg

《海棠春睡图》  68*135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E8%B5%B5%E6%B0%B8%E5%A4%AB05.jpg

《汉宫飞燕》  68*135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E8%B5%B5%E6%B0%B8%E5%A4%AB06.jpg

《荷香送清风》   68*135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E8%B5%B5%E6%B0%B8%E5%A4%AB07.jpg

《红了樱桃》    68*135cm

 

http://www.heguang168.com/UpLoadFiles/image/%E8%B5%B5%E6%B0%B8%E5%A4%AB/%E8%B5%B5%E6%B0%B8%E5%A4%AB08.jpg

《洛神》 68*135c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