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2022-09-24 15:30:18)
标签:

人物雕像

铸铜雕塑

户外雕塑

纪念雕塑

丰子恺主题雕像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丰润 [ ,又名仁、仍, 号子觊,后改为丰子恺,堂号缘缘堂 ,法号婴行 ,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 (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石门湾)人,中国当代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漫画家 ,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人物主题铜雕,读书雕像,景观雕塑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传统工艺铜雕,人物铸铜雕像,文化艺术雕塑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现代艺术铜雕,人物雕像定制,纪念性雕塑
丰子恺绘画师从李叔同 、国文求教夏丏尊 。民国六年(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并加入研究金石篆刻的东石社。民国八年(1919年)与画会同仁举办第一次作品展,民国十年(1921年)东渡日本,入东京川端洋画学校学习油画。民国十一年(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丰子恺历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在上海华山医院急诊观察室逝世,享年77岁。 丰子恺在漫画、书法、翻译等各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先后出版的书法和画集、散文著作、美术理论和音乐理论著作等共达160部以上。 他的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被录入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他的散文被台湾国文教科书收录。其中漫画以“曲高和众”的艺术主张和“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的艺术特色备受世人青睐。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丰子恺铜雕,名人雕像,城市雕塑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户外铜雕,历史人物雕像,文化艺术雕塑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大型铜雕,真人雕像,铸铜雕塑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今桐乡市),原名丰润。 排行第七,有六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但两个弟弟皆早夭。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丰润进私塾读书。 宣统二年(1910年),丰润入石门湾西溪小学读书。 [ 入学后,其老师将“润”字改为“仁”字,说浙江官话中“仁”与“润”差不多,“仁”在字意上与“慈玉”的“慈”接近些。父母也没有反对,丰润于是改名丰仁。 丰仁从小喜欢绘画,尤爱临摹《芥子园画谱》。丰仁很早就结婚,娶了崇德县望族之女徐力民为妻。徐力民的父亲徐芮荪曾任督学,很多年前读到丰仁参加小学会考的作文,一读倾心,十分赏识这位后生晚辈的才华。得知他是当地名人、晚清举人之子,便希望将女儿许配给他。丰仁的寡母担心自家财力单薄,恐门第不当,但徐多次说亲,显示出十足的诚意。于是,丰仁十六岁(1914年)便与18岁的徐力民定了亲。早年求学之后,两人完婚。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人物铜雕,古人物雕像,公园雕塑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名人铜雕,人物雕像定制,博物馆雕塑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丰子恺铜雕,读书雕像,景观雕塑
民国三年(1914年),丰仁到杭州投考,考前母亲为他准备好糕和粽子(“高中”之意),后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现杭州师范大学),从李叔同学音乐、绘画,从夏丏尊学国文 。同年2月首度发表作品 。在预科班二年级时,上李叔同教授画石膏像课,丰仁沉迷其中,画艺进步很快。在李叔同的指点与鼓励下,他一方面努力写生,一方面观摩西洋名画,并学习绘画理论。也向李叔同学习音乐,苦练钢琴。 他的另一位老师是夏丏尊,他为丰仁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与从事文学翻译的功力。 夏丏尊当时在第一师范本任舍监一职,后改任为国文老师。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人物雕像群,公园雕塑,现代铸铜工艺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名人雕像,纪念雕塑,伟人铜雕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丰子恺开始漫画创作。 丰子恺平日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教学之余,从事英、日文的翻译工作。丰子恺创作漫画的动机,先是因校务会议过于无趣之余,他便观察同事不同的姿态,回宿舍后画成图稿,颇觉有趣,便开始尝试其他内容。朱自清与俞平伯合办一份刊物《我们的七月》,他便向丰子恺要了张画,刊登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的期刊上。那一幅图画题目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引起在上海办《文学周报》的郑振铎的注意。 民国十四年(1925年),《文学周报》开始连续刊载丰子恺的画作,郑振铎给这些画定了“子恺漫画”的标题。 画作发表后,一举成名,俞平伯、朱自清、郑振铎、朱光潜等学者都对他推崇不已。其后,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翠拂行人首》等抒情意味浓厚的画作,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丰子恺也成了中国漫画创作的鼻祖。
丰子恺主题雕塑,中国漫画创始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