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宇集团董事长纪文楠印象

(2012-08-09 08:52:18)
标签:

黑龙江省

对俄经贸

东宁

海参崴

外东北

黑龙江华宇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纪文楠印象

黑龙江经济报记者 吕天霞  封官龙  郑军/文   2012-8-9

 

    注册资本1亿元,固定资产5亿元,共有员工1800人;

    集团下属运输、酒店、木业、矿泉水、供热、建筑安装、汽车修理、国际物流、旅行社,俄罗斯企业、海参崴新千年等境内外10余个子公司;

    2011年,集团进出口总值4.6亿美元,位居黑龙江省前列。至今已上缴国家各种税金超10亿元;

    安置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千二百多人。

    黑龙江华宇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黑龙江省著名的对俄经贸龙头企业。在对俄经贸合作中,成为以国际贸易为主体,集跨国旅游、餐饮、国际国内道路运输、房地产、农牧业和进出口加工制造等产业多元化、实业化、国际化的企业集团。

商人纪文楠

    “我还没有真正达到企业家的标准,我现在只能算是个‘老板’。”

    古铜色的脸庞,略带沧桑,但气质非凡。一种军人特有的威严,让人肃然起敬。坐在记者面前的就是绥芬河华宇集团的董事长纪文楠,一位五十多岁的成功“企业家”。

    “我还没有真正达到企业家的标准,我现在只能算是个‘老板’。”他就是这样的谦虚。

    1991年,东宁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口岸并确定为“通边兴贸试验区”。当时,县委号召全民开展边境贸易,掀起了边贸热潮。纪文楠认为这将是大有作为的领域,应该抓住机遇,干出点成绩来,当时,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政府车队任队长的纪文楠,不顾家人反对,和几个伙伴一起筹资50万元,办起了公司。

    初到俄罗斯,大家就体会到了创业的艰难。生意受挫,损失将近百万元。这对公司打击很大,伙伴们压力也很大,大家担心一辈子背着债过日子。这个时候,纪文楠并没有灰心,他开导大家:谁创业都不会是一番风顺的,生意场上亏本盈利是常有的事,先得赔得起,才能赢得起,关键是要想办法把赔掉的赚回来。经过思考,我们把经营项目放到了成本低、风险小、运转快的钢材和服装生意以及农业劳务合作上,业务渐有起色和转机,生意逐步做大了,还清了贷款,又盈利一百多万。

    投资需要战略眼光。

    进入21世纪后,纪文楠发现,国际贸易全球一体化,既能给边境贸易带来巨额利润,又因其不规范性、存在着巨大风险,要想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与震荡,就必须走实业化、多元化、科技化、国际化发展道路。经过反复考察,公司开始向“贸业并举、内外联动”方向发展,充分利用中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打造新的竞争优势。为此在国内建成了占地13万平米的华海木业,引进进口加工设备,产品出口到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又相继成立了汽车修理、建筑安装、矿泉水、塑钢门窗、机械制造等企业。

    在国外成立了“俄罗斯华宇经济贸易合作区”,这个合作区总规划面积120公顷,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包括轻工、木业、种植养殖、机电、商业服务等产业,引进了鞋类、服装、家居、木业、建材、汽配、轻工、家电、酒店、餐饮等企业。目前,合作区已累计完成投资8494万美元(5.8亿元人民币),购买土地437公顷,辟建十月区工业园一区、十月区工业园二区、戈连金木业加工区、华森农场种植养殖区、海参崴商业服务区5个区,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500万美元、利润970万美元,向国内上缴增值税4000万元。合作区的启动建设,顺应了中俄互利合作的战略导向,为中方企业抱团整体“走出去”搭建了平台,也为产品注册俄商标、有效规避“灰色清关”提供了范本。

    从当初的1991年跑边贸,发展到现在的集团公司,从政府车队队长,到现在资产过亿的企业家,纵横商海数年,纪文楠经历无数次风波跌宕,终于带领大家闯出了一片天。

军人纪文楠

    “钱还是太少,再多点,可以让更多人过得更好。”

    “企业要发展,靠我一个人实干才有多少力量?调动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才是最关键的。”这是纪文楠这个“大智若愚”领头人悟出的最简单的道理。

    “军人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企业家因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同样意味着对社会的责任。因此,这些年我始终注重对社会尽好责任。”纪文楠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我的企业从不把下岗工人当包袱,而是优先安置。”近年来,华宇公司共安置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1200多人。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工程项目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公司把电话打到抗震救灾晚会现场:公司捐款30万元,职工捐款10万元。同时,他还积极关注家乡教育事业,捐资100多万元建希望小学,捐资10万元给第三小学用于校舍建设,与贫困女童结对子达5年时间,为牡丹江市重病救助基金会捐资10万元。近几年,他还出资80万元在县城修筑了四条街道,捐资24万元修建了夹信子村通村公路,出动人力物力参与生态建设等公益事业。

    几年来,华宇集团先后被牡丹江市政府授予“再就业突出贡献企业”、“捐资助学爱心集体”称号,被评为全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先进企业”和“光彩企业”。

    “我的钱是太少,再多点,我会让大家过得更好。”纪文楠一句很朴实的话语,让记者心生敬意。

    “作为一名创业者,我不认为我成功了,我还有许多路要走,但我走到今天,得益于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因为我保持了军人的优良品格,延伸了军人冲锋的姿态,保持了军人所向披靡的气概。”

    “此生,我为自己曾是一名军人而自豪,军人的荣誉就在于冲锋,哪怕当过一天兵,就该战斗不止!”

    “在我内心,还有更宏伟的规划和目标。”

    这位50岁出头的董事长,显示出了东北男人特有的魅力。

凡人纪文楠

    “有人说我低调,我只是不愿张扬。”

     90年代,他是带着劳务牌出去的第一批下海经商的干部。

     记者在互联网搜索华宇集团纪文楠,结果是少之又少。

    “我做事的原则是不高调,我主张不上市、不宣传、不要光环。”他似乎看出记者想要问为什么,“因为,我认为我做的还不够。从对俄规范角度讲,俄罗斯刚入世,贸易的形势、各种法律法规、自己的企业标准还都不够完善。要做好境外企业,就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要有科技含量,而且要让大家都能赚到钱,而不是现在的只是养家糊口。”

    这些年来,纪文楠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学习先进管理知识,每天读书、处理事务到深夜,很少12点以前睡觉。为鼓励员工学习,他给员工创办了图书馆、学习室,选送优秀员工参加学习培训。企业设立了党委、工会等组织,依靠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每年都搞文艺晚会;有丰厚的福利,职工生老病死,都要慰问。每年春节,纪文楠和集团领导层都要和驻外职工一块守岁,一起包饺子、放鞭炮。

    他对金钱与富裕有自己的理解。

    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个有钱人,算不上富人。他认为,富人是需要几代人才能培养出来的,他们从小过着富裕的生活和受过良好的教育,讲究社会文明和礼仪,他们的行为习惯具有绅士风度,他们对社会的理解更多的是关爱和感恩。如果能把下代培养成为富人,那才是真正的富人。

    纪文楠对开始创业时的印象颇深:“他们认为我是在瞎折腾,但我不这样想,我是军人出身,自古就有文不爱财、武不惜命的说法。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富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就是军人,如果连军人都不敢闯了,那这个民族就没有活力了,与其温温吞吞地苟活,不如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凡人纪文楠有不平凡的过去,而且,他正创造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