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考复习这件事儿
    这学期的新课刚结束,正准备转入复习,我只初步制定了复习计划,没有什么经验可谈,所以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
    中考复习的重要性,大家清楚得很,因为这是出成果的攻坚阶段。应试教育没有其他好处,唯一让我们心动的是可能带给我们光荣,所以大家虽然口头反对,但还是乐于身体力行。据说有个别私立学校的老师在上学期就完成了新课教学,本学期一开始就磨刀霍霍了,这种敬业精神让我惭愧。
    还好,我终于在该复习的时候投入复习了,尽管觉得前段时间的教学有些粗糙,但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完全具备自学的能力,没必要为自己的偷工减料自责。再说我这也是为他们的前途着想,这是个伟大的借口,大家已经形成共识。
    同志们冲着经验交流的目的聚会于此,一方面是取经,一方面是推介。取经是为完善自己,推介是为宣传自己,总之都是为自己。当然,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学生,最终是为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确定了奋斗目标,工作就有了重心,剩下的就是卖力争取。修成正果也好,修不成正果也好,我们总得为自己负责,否则有愧于学生,有愧于自己的职业。
    但是,我觉得,我们的经验交流不应该只限于对付中考,而应该在于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本,考试是末,本末不能倒置。我不推崇那些热衷于复习,热衷于研究考试的老师,总感觉他们功利心太强,教学很浮躁。大家别误会,我不是标榜自己多踏实,自己多高尚,我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实话,我也在意考试成绩,只不过因为一直没什么成绩,所以大放厥词罢了。可是事实就是事实,不容我们质疑。
    或许,我们一直都在重视课堂教学,而且可能已经重视了三年,或是若干个三年;或许我们已经在这三年里保质保量完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任务,实现了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或许我们确实到了该概括,总结,梳理,巩固,强化的时候。那么,复习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如果确实是这样,中考语文复习就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不需要兴师动众,太费心思。
    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来年,做的都是工匠的活,很难达到教学艺术该有的境界。经验是有,不过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升不到理论高度,比如对中考语文的认识,其他学科我没有发言权,这只是我对语文学科的看法。一份试题,四项内容,二十来道题目,花了几个月时间复习,临末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没有多少改变,这似乎是不争之实。想在几个月的时间有个质的提升,的确很难,因为基础的掌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此说来,平时的教学是最重要的,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习惯的培养,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在平时不去要求,不去规范,只寄希望于考前的强行灌注,终究不是正道。
    谁也不能否认复习的有效性,临时抱抱佛教,佛多少也会动点心,更不必说肯耐心的亲吻佛脸了,但这本不是复习的根本原因。复习,只是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从沉睡的状态转化为活跃的状态,从而使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不失时机的跳出来,让以前掌握的方法技能在再次遇到的问题中重新发挥作用,完成自己的使命。唤醒,是不需要多长时间的,如果一个学生需要几个月才能醒过来,那么我们的唤醒工作即使有效,对这样的学生也还是没用的。除非你只是想让他醒来完成你布置给他的任务,而不是为他自己。
    当然,此时说这话,有些迟了,毕竟我们已经进入复习。既然如此,说别的都是多余的了,还是安心复习为妙,谁也担当不起误人子弟的罪名。不过,我们的语文教学远没有结束,它还在漫漫征途中艰难的前进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