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

(2018-06-08 10:34:59)

《燃烧与灭火》是粤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要探究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认识燃烧的条件,另一个是探究灭火的方法或原理,学习如何利用科学知识和规律,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这些活动,使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的防火中,实现科学服务于生活的最终目的。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让学生在在实践中初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而学生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我认为有几个比较好的地方:

1、在导入部分,采用“油锅着火”的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科学现象入手,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问题的铺垫。使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2、活动设计中,以“你对燃烧产生了什么感兴趣的的问题呢或者说对于燃烧你想研究些什么呢?”的提问及时地让学生提出在头脑中产生的疑问或者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验证假设时,先让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和器材,然后让学生讨论利用这些材料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让学生讨论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实验桌上有哪些实验材料;二是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一起来设计实验方法;三是先讨论后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时做到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出现一上来学生实验漫无目的地进行。

3与传统灌输教育不同,这里不再只是教师演示实验,或教师引导学生做验证性的实验,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探究获得知识,这样更灵活更有效。虽然科学探究活动的水平或层次不是很高,但对于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其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

4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实践、观察、记录和交流分析等,让学生把问题逐一解决,真正实现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考虑到位,导致学生探究积极性太高涨,以至于学生自己撕纸燃烧。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下许多功夫,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处于最优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