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与秋冬》教学反思
(2016-05-25 21:44:15)春夏与秋冬”是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昼夜与四季”单元的第二课。春、夏、秋、冬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在我国各地,由于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四季现象也不同。教学本课时我从学生生活中感知最明显的夏冬差异入手,引出“为什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冬天太阳暖洋洋的”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可能会认为,这是由于地球在不同季节离太阳的远近不同造成的,可能并没有仔细思考过真正的原因。所以,教材安排了“直射与斜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差异,并根据这个结论推测四季形成的原因。接着,通过“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的活动,了解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种种方法。
在本课的学习评价中,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本地四季变化的科学短文,要求有气温、降水的数据或动植物生长的图片”。这一题目主要培养学生综合描述的能力。在本节课前,应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写科学短文前,教师应提出科学短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或指导学生读一篇科学短文,让学生明白科学短文要以事实为主体,简洁、明了,能说明问题,不需要过多修饰性的词语。学生写完科学短文后,建议教师选择一部分较好的文章供全班同学评价。
前一篇:《植物长大了》教学反思
后一篇:《种子和幼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