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马桶讨教控制撒尿 (三岁男孩,挪威)
(2012-11-16 05:13:44)
标签:
儿童成长儿童技能教养法芬兰教育杂谈 |
提供这个故事的咨询师是给挪威某城市的全日制幼儿园老师做培训和督导的。这个故事显示,稍稍加入一点点创意和游戏的部分,儿童技能教养法就能施用于年龄小至三岁的孩童。这个故事还说明,你可以很灵活地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不必严格执行15步,根据情况适当地施加相关的步骤,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咨询师在跟幼儿园老师做督导工作时,了解到三岁的阿里尔德有尿裤子的毛病。
“可不可以用儿童技能教养法来帮助这么小的小孩子呢?”一个老师问。
阿里尔德其实并不是这里唯一一个有这类问题的孩子,其他的孩子也偶尔会有这样的问题,但阿里尔德每天都会尿湿裤子,有时甚至会一天两次。
“原则上来讲,儿童技能教养法能够用于任何情况,只要是找到一个技能,通过学习这个技就能克服那个显现的问题,就都可以一试。”咨询师回答,“你觉得阿里尔德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才能不再尿裤子了呢?”
经过一些思考,加上跟家长的沟通,幼儿园的老师们得出结论:阿里尔德需要在一天里,时常停下来去倾听自己的身体,查看一下有没有上厕所的冲动,如果有,就要立刻去洗手间。他们解释说,阿里尔德是个非常活跃的孩子,他老是忙个不停,完全没时间去想上厕所的事。
“听起来这倒像是阿里尔德需要学习的技能”,咨询师说,“他应该在什么时间去停下来倾听自己呢?”
老师们觉得,阿里尔德应该学会在每次变换活动时,停下来,倾听一下自己的身体,比如,在大家要出门的时候,进门的时候,或者要吃午饭的时候。
“嗯,非常有道理。你们觉得他会同意学习这个技能吗?”
老师们觉得阿里尔德也许会同意试着学习这个技能的。
“你们会怎么帮助他来学习这个技能呢?”咨询师问。
一个老师说,“我们可以跟他约定一个“暗号”,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用这个“暗号”来提醒他停下来倾听自己的身体,这样他就可以知道自己该不该上厕所了。”
“对的,”另外一个老师说,“我们可以跟他约定,一旦收到这个暗号,就去厕所,站到马桶的前面,看看自己想不想撒尿。”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应该能够有效。”咨询师说。
“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第一个老师眼睛里闪着亮光,像是有了更棒的点子,“我们可以让他去跟马桶聊一聊,让马桶告诉他是不是该撒尿了。”
第二天,老师就把这个主意跟阿里尔德说了。阿里德尔同意去学习这个”倾听自己身体“的技能,并觉得跟马桶聊一聊这个主意很好玩。从那天起,每当孩子们要出去到院子里玩耍,或者刚进到房间,或者要吃午饭的时候,或者要去睡午觉之前,都会有一个老师用暗号提醒阿里尔德”跟马桶聊一聊的时间到了“。接到暗号,阿里尔德就会走进洗手间,站到马桶前面问,“你需要我的尿尿吗?”要是马桶回答说,“不要,现在还不要,”他就离开;要是马桶说,“是的,给我一些吧”,他就脱下裤子给马桶一些它所需要的尿尿。
阿里尔德非常享受这个游戏,仅仅用了两周的时间就改掉了尿裤子的毛病。另外,其他有类似毛病的小孩子看到阿里尔德跟马桶聊天,也争相效法。结果,几周以后,整个幼儿园小孩子尿裤子的问题就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