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略思维的五个法则

(2019-03-22 09:11:56)

不管是格鲁夫是从匈牙利的学术训练中逃脱出来的,还是比尔盖茨的家境殷实,或是乔布斯童年生活的比较困苦,这三个领导者的背景是不一样的,但他们都有共同的领导力框架,《战略思维》有一个重要的、核心的五条法则。

第一条是向前看,向回推理;第二条是下大赌注,但是不要赌上公司;第三条是打造平台和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产品;第四条是利用杠杆的权利,玩柔道和相扑;第五条是在个人抓手的基础上塑造组织。这五条重要的法则也是贯穿《战略思维》的核心思想。

这三个领导者的企业业绩都非常好,在令人瞩目的经营数据背后,我们会发现是好的战略定位结合突破性的产品、主导的产品品牌、产品平台等共同构成了他们的伟大成功。但是我们必须要说这三家公司都受到了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巨大挑战,包括服务、云计算、免费的广告、社交媒体、智能手机等爆炸性的增长。

这三个领导者都建立了强有力可持续的企业与文化,成为了时代性的企业。把聚焦灯转向新一代的企业和企业家,比如谷歌的拉里·佩奇,脸谱网的马克·扎克伯格,亚马逊的贝佐斯,包括腾讯的马化腾等都是沿着这些先人的足迹前进的,他们也都有相似的战略原则。

比如说佩奇对“云”有先见之明、扎克伯格大胆创立脸谱平台、贝佐斯充满热情地创造平台缔造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马化腾努力创造和拥抱互联网及网络技术,这些都让我们看到这些领导者的思想得到的传播。

“学习”这个词至关重要,在观察了这三个领导者20年之后,我们清楚地发现,精通战略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技能,这些伟大的领导者都是通过学习产生的战略思想家和领导者。

格鲁夫在早期是由战壕里的经理慢慢成长起来的,比尔·盖茨更是一个大学生辍学慢慢成长起来的,而乔布斯初次在苹果公司时差点令公司破产,慢慢最终形成伟大的战略家,这些都让我们形成一些重要的共识。

安迪·格鲁夫和英特尔。

安迪·格鲁夫1936年出生于匈牙利,他是纳粹的幸存儿童,在冷战的铁幕下长大,后来移居了美国。他边工作边学习,在纽约城市大学获得了化学工程学位之后继续深造,在加州大学伯克利获得了博士学位,1963年在美国飞兆公司开始了他的事业,1968年离开并协助创立了英特尔,那时候的盖茨和乔布斯还是少年。

英特尔最早期就是为大型电脑设计和制造存储芯片,由于英特尔的存储器业务很强大,公司在1971年上市了。同年开发了新产业——微处理器。这个产业使英特尔成为了全球的超级企业。微处理器也叫做中央处理器CPU,就是为计算机系统、数字手表等可编程电子设备执行计算服务的。

1980年,英特尔得到了和IBM合作的机会,为世界第一台PC提供了微处理器,1980PC市场兴起,英特尔X86系列的微处理器成为了PC行业的标准。那个时候的英特尔还认为自己是一家生产存储器的企业,到1985年,日本的生产厂家迅速崛起,存储器成了亏损产品。于是格鲁夫做出了非常重大的战略:放弃生产量最大的存储器板块,集中聚焦到微处理器。

1987年格鲁夫成为英特尔公司的首席CEO,完全退出了存储器市场,带领英特尔走向微处理器世界领导者的地位。1992年英特尔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6年后格鲁夫卸任首席执行官,英特尔的芯片支持了80%PC,在数据中心方面也成了全球的火车头,给全球大约90%的服务器提供CPU。英特尔之前是一个被大家熟知的零部件生产厂家,今天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有价值和品牌的技术领军企业。

比尔·盖茨和微软。

在格鲁夫出生20年后的1955年,比尔·盖茨出生,他人生的初期和格鲁夫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在西雅图长大,父亲是有着广泛社会关系的律师,而母亲是一个有声誉的公民志愿者,家境优越。

60年代后期,比尔·盖茨上中学的时候就接触了电脑,并且立刻对编程着迷了。他在高中时编了一个软件程序,管理人员用这个程序来安排学生的日程。他甚至还跟比自己大一点的同学保罗·艾伦建立了一个小企业来记录交通数据。比尔盖茨在1973年考上了哈佛大学,但两年后退学了。

1975年他和艾伦创立了微软,微软成立初期规模非常好,盖茨和艾伦最早是改编Basic语言程序慢慢成长起来的,盖茨和艾伦在1980年迎来了剧烈的转机:IBM要迅速的将它的第一台PC推向市场,他们找到的盖茨,让他提供操作系统。这是一款除了必要的计算功能之外与微处理器配合处理日常事务的软件,微软当时并没有合适的操作系统,它从当时的一家公司购买了一个,更名为DOS然后授权使用。IBMPC被广泛使用之后微软将DOS销售给了IBM的竞争对手,由此微软获得了行业主导地位,DOS成为的一个重要的软件平台。同时,微软建立了行业领先标准,发布了EXCELWORDOFFICE等。

1986年微软上市,1987年微软超过对手莲花(音)成为了全球最大的PC软件产品企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削弱了PC的重要性,但是PC依然是微软业务的重点,比尔·盖茨的应对策略就是把资源放在浏览器的开发上,加上了互联网的功能。微软成功击退来自网景等其他互联网公司,保持了它在软件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2000年盖茨卸任首席执行官,把权力移交给了他的好朋友和同事鲍尔默,2006年之前盖茨一直是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和架构师。

乔布斯和苹果。

和比尔·盖茨一样,史蒂夫·乔布斯出生于1955年,成长在PC革命刚刚开始的岁月里。他出生时父亲还是威斯康星大学的学生,一出生就被工薪家庭收养。乔布斯5岁时从旧金山搬到了硅谷,乔布斯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和机械师,出于这个原因他很早就接触到了设计和电子。

在惠普公司工作的邻居点燃了乔布斯对电路的迷恋,他鼓励乔布斯去摆弄这些安装的电子工具,并告诉乔布斯惠普有一个赞助项目,让惠普的工程师和当地的学生一周见一次面。

斯坦福或者伯克利这样的学校应该是乔布斯的下一站,但乔布斯选择了里德学院,这是俄勒冈州反主流文化而闻名的一所文理学院。乔布斯1972年开始在里德学院学习,6个月之后辍学。接下来几年他旁听课程,与朋友闲逛,最后去了印度旅游,他一回到硅谷就开始和沃兹合作项目,沃兹是乔布斯在高中时遇见的工程怪才,1976年他们创立了苹果电脑公司。

公司第一个产品称为苹果一代,在木头箱子里有一个电路板,这是他们在车库里组装出来的。一年之后有了苹果二代,这是一个组装完全的电脑和键盘,装在时髦的塑料盒子里边。苹果二代成了商业上最早的PC之一,帮助开创了这个新的行业,它的成功也让苹果在1980年上市。

IBM1981年出售其PC的时候,苹果遇到了巨大的新对手。IBM PC是用DOS在英特尔微处理器上运行,很快成为主导的电脑平台,在市场份额上超过苹果二代。为了改变这个局面,苹果在1984年推出了麦金塔电脑,并取得了部分成功。

可以说麦金塔是革命性的产品,但起初作为行业品牌发展缓慢,乔布斯也并没有培养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价格对于大众市场来说显得非常高。后来乔布斯从百事可乐挖来了首席执行官斯卡利,产生了巨大的权力斗争。

19855月,乔布斯被撤掉了电脑事业部负责人的职位,这个月之后他作为董事长卸任,也卖掉了手上所有苹果的股份,后来创立了NeXT公司,这是一家高端电脑工作站企业。1986年,他接手了动画工作室皮克斯。

接下来的10年里,在没有乔布斯的情况下,苹果赢得了忠实的跟随者,在桌面出版和教育等市场获得了主导地位,但在PC市场丢掉了很大的份额。90年代初期更是面临着巨大的亏损。

乔布斯在1997年作为顾问回到苹果,后来成了首席执行官。 乔布斯很快就把苹果的重点放到了少数产品上,目标是把每一个产品都变成世界级产品。他先是重新设计麦金塔电脑,更名为IMac1998年开始销售,三年之后苹果发布了其突破性的产品IPod,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产品。

有了这个新产品之后公司又把范围从电脑进行了延伸,当然包括iPhone手机。后面的故事可能大家也都知道了,到2001年秋天,乔布斯因病辞职,苹果已经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成功。

战略思维的五个法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